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做的事情就是喝水,“每天8杯水”這個說法,一度被當成了喝水的金科玉律。但近年來也有人認為這是偽科學。
那么,“每天8杯水”背后是否有科學依據?每天喝多少水才健康?
01 “每天8杯水”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介紹,我國成人的飲水量中位數為1488毫升,其中男性為1679毫升,女性為1370毫升。在溫和氣候條件下,輕體力活動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升。如果按1杯水約200—250毫升計算,大致就是每天8杯水。
科學補水可以參考一個簡單的公式:人每天需要的水量=代謝消耗的水+排泄(呼吸、出汗、尿液、糞便)出去的水。
那么,我們每天間隔多久喝一次水比較科學?一次應該喝多少?
專家介紹,很多人都會等到口渴再喝水,其實那時機體已經對口渴和缺水的狀態進行調節了,尿液的滲透壓已經開始升高。因此,更建議維持主動規律的飲水方式,比如每隔兩個小時喝一杯200多毫升的水。
02 喝水太多會“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短時間喝水量超過了腎臟代謝能力,導致體液濃度降低,血漿鈉離子濃度減少,血液稀釋,血漿蛋白質總量、血紅蛋白、紅細胞比積減少等問題。
曾有新聞報道過,有人一次性過量飲水導致了水中毒。專家表示,這種情況的確可能發生,但概率很低。當我們在炎熱的夏季進行了劇烈運動后補充了大量水分,但沒有補充電解質,就可能水中毒。
建議有腎功能不全的人群,運動員或者是高溫作業者,分次飲用含有電解質的水,避免過量飲水后誘發電解質紊亂。
03 吃飯時喝水會稀釋胃液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吃飯的時候不能喝水,會稀釋胃液。
專家表示,這其實是個謠言。吃飯時,吃進去的蔬菜或湯類本身就含有水分,所以正常喝水的量并不會稀釋胃液,也不會導致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04 喝什么水都能補水嗎?
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不愛喝沒有味道的水,喜歡喝含糖飲料,實際上,含糖飲料并不補水。
專家表示,很多科學研究比較了含糖飲料和普通水對改善水合狀態(指機體內部水分的動態平衡狀態)的作用。喝水可以幫助機體維持一個好的水合狀態,而含糖飲料雖然也能補充液體,卻對水合狀態有負面影響,反而會增加脫水風險。
05 千滾水、隔夜水致癌嗎?
喝開水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但有一種說法是煮沸了很多次的千滾水不能喝,有致癌的風險。還有一種說法是,反復煮沸超過2次的水,亞硝酸鹽暴增40倍。
其實,千滾水和隔夜水并不會致癌。隨著煮沸次數的增加以及放置時間的增加,水內亞硝酸鹽的含量確實會增加,但是增加的量并不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巨大風險。如果長時間放置的水被污染或者受到細菌的污染,就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特別要提醒的是:開水很燙時不要喝。研究表明,飲用過熱的飲料會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傷,長期飲用可能會導致黏膜細胞的異常增生,最終可能會發展成癌癥。
06 淡鹽水、蜂蜜水,晨起喝哪種?
大多數人早上起床后都會喝一杯水,有的還會喝淡鹽水或者蜂蜜水。對此,專家并不推薦喝淡鹽水。歷次居民營養調查的結果顯示,我們國家鹽的攝入量已經遠遠超過了5克限制,所以沒有必要再去額外地補充鹽。
而蜂蜜水對于一些特殊生理階段的人群,或者本身胃腸道功能較弱人群來說也不推薦;另外,一歲以內的幼兒也不要喝蜂蜜水。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
監制/李浙主編/王瑄 編輯/楊惠珺
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