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許怡然個人分享,作者許怡然
前面視頻講過游戲平臺和產品公司博弈的話題,我覺得這個平衡很可能要被AI發展的這一波給打破了。咱們來分析下。
前幾天在國泰君安組織的分享會上,我又說了一遍我的觀點。數字文娛產品主要的六種形式:影、視、動、漫、游,小說。只有小說最特殊,因為創作成本低到幾乎為零,可以一個人在家就做出來,不需要成立公司、融資、雇人。
好處是產品可以極大豐富,創意發揮不受制約,但帶來的后果就是:平臺權力超級大,用戶很難在浩如煙海的產品中選擇,而平臺就擁有巨大的權力,能決定用戶看到哪部作品,很難有哪個產品生產者有跟平臺角力的可能性。
當前面這5種產品全都能借助AI很便宜的1個人在家就做出來的時候,強勢的產品公司,靠強大的組織優勢和資本優勢,高品質產品構建的護城河,跟平臺角力的資本,就都將不復存在。唯一還能抗衡一下的,可能是手握幾個已經深入人心的超級大IP。
但未來平臺會非常小心,他們會用千人千面的AI算法,讓每個小群體看到的內容都不一樣,而不是很大量級的用戶群看到一樣的內容,避免任何新出來的IP,形成萬人空巷的勢力,來跟自己角力。
所以我建議投資人重點投資有平臺實力的公司,內容公司就優選那些手里有強勢IP的,或者還有能力在AI顛覆之前再創造幾個成功新IP的公司。
那有人問,現在還有機會造個新平臺出來嗎?Epic最近正在做自己的移動發行平臺。他們在PC端已經扔了無數的錢,也沒砸出來一個能跟Steam抗衡的平臺。移動這邊只能靠打反壟斷官司,從Google Play和Apple Store生生撕開口子鉆進去,我覺得非常難。光靠《堡壘之夜》那一點用戶,Unreal引擎帶動的開發者生態,30%降到12%的平臺稅優惠這幾條,很難顛覆行業格局。微軟財大氣粗的收購戰略和跨平臺的Game Pass戰略,目前來看也還很難奏效。
要我說,當今最大的機會肯定是:誰能最早做出來,一個人就能在家做出3A游戲的AI開發工具,他的確有可能造就一個全新的游戲平臺,我們可以拭目以待。但這個機會看上去還有點渺茫。
落地一點,我覺得當前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其他的平臺機會,其實B站和TapTap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主要面向中國本土市場的平臺機會,仍然非常有價值。在3A單機游戲和高品質手游全都反殺回PC的新時代大潮下,難道不應該搞一個屬于中國市場的PC游戲發行平臺嗎?
就光看咱們這邊幾家視頻平臺,每年都要拿出來數百億,資助拍攝影視劇,或購買影視劇版權,但基本都不賺錢,而且出海收入能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加在一起也遠抵不上人家一個Netflix。這邊比較強的內容廠商,光線傳媒的動畫電影孵化戰略,算是這個行業做的非常成功的了,跟當年盛大的“18計劃”和我在巨人做的“贏在巨人”計劃很類似,廣泛尋找餃子、田曉鵬這樣的優秀制作人,投資支持他們孵化新的IP產品,力求將多個IP組合,形成“中國神話宇宙”合力,這樣的戰略雖然對行業非常有益,但并不能真正對抗“黑馬經濟”的行業底層規律,最多運氣好能搞出來幾個大IP,很難形成強大的平臺,不小心還是可能會被AI顛覆。
相比之下,如果能拿同樣多的錢,資助國產3A游戲,完全有可能孵化出更多新的《黑悟空》、《影之刃零》出來,僅一款《黑悟空》就能幫你帶來2000萬用戶,而Steam中國一共只有5000萬用戶,幾家視頻平臺的PC視頻客戶端的量都是過億的呢!想超過Steam中國真的很難嗎?
按我前面的分析,這個市場中國每年有1000億人民幣的潛力,遠超這幾家視頻網站每年的總收益。而且游戲產品出海的收入能力,更要遠遠大于視頻。根據我前面文章的分析,這些影視公司手里還有很多適合改編成PC單機游戲的大IP,單機游戲最需要的編劇、導演、美術、世界觀設定、服裝、道具、動作設計、特效專家等等,可以給3A單機游戲賦能。
所以PC游戲平臺絕對是一個不錯的生意,也可能是行業里剩下唯一能搏一把的平臺機會了,我們可以認真期待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