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種魚類。小時候,在池塘里挖泥鰍是大家最喜歡玩的游戲之一,陪伴不少人度過童年時光??赡苁怯捎谶@種特殊的情感,長大后,有人把它們當成了寵物,養在魚缸里。
甚至,有網友把泥鰍直接“養成豬”——圓滾滾的身體看起來全是肉,趴在魚缸底部,活像一條“充氣版香腸”。
近期,云南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的“泥鰍豬”徹底火了——這條泥鰍體型堪比成人手臂,網友看完直呼逆天:“再養兩年怕是要化龍了吧!”
這條泥鰍,已經成了“網紅”,這位云南網友不時便分享他養泥鰍的視頻,在網絡上點贊量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
網友稱其為“中國最大泥鰍”!雖然這個說法可能有點夸張,但見慣了小泥鰍的網友們,看到這條被養成“豬樣”的巨無霸,還是有點忍不住感嘆——
這也太大了吧。
這條泥鰍,據養殖它的網友稱,已經在魚缸養了好幾年,每天喂魚飼料,比如蚯蚓、紅蟲等,并不定時給它消毒,在主人的細心照顧下,這條泥鰍已經胖成了“豬樣”。
網友用雙手將其捧起來,就能感受到它的體型,此時此刻應該稱其為“泥鰍PLUS”!據稱,這條泥鰍的體長,達到了驚人的32厘米。
這體型,說是黃鱔它二舅我都信!
而且,更讓人驚奇的是,這條泥鰍的體表已經布滿了鱗片,看起來十分明顯。
這一點打破了很多網友固有的印象。
有位河南網友看到這條長了鱗片“豬鰍”,驚嘆道:“泥鰍表面光滑如水,只有墮龍養的時間長了才會長鱗,從泥鰍出生開始輕則五六年長鱗,慢則十來年。”
其實,泥鰍本身就有鱗片,只不過我們平時見到的泥鰍太小,它們的鱗片通常隱藏在皮下,一般情況下很難被發現。當其體型大到一定程度之后,鱗片就越發明顯,看這位云南網友養的大泥鰍,鱗片已經布滿全身!
所以,才會有網友稱其為“墮龍”。
泥鰍在民間有“墮龍”“化龍魚”等稱號,古人云:生鐵必難成金,化龍定是鰍鱔!講的就是這一層意思。
其中,有兩個傳說挺有意思:
1、泥鰍渡劫化蛟龍:傳說中,修煉千年的泥鰍會迎來“雷劫”。若成功扛過天雷,就能褪去凡身化為蛟龍;若失敗,則要么被打回原形,要么墜地成“豬婆龍”(鱷魚的古稱)。
2、泥鰍是龍的“私生子”:《爾雅》把泥鰍稱為“鳛魚”,稱其“形似龍而無角”。一些地方的傳說中,至今流傳著“龍生九子”的變體故事:龍王與鯉魚精私通,生下的孩子既不會飛也不會控水,只能憋屈地活在泥里,成了泥鰍。
而且,在《西游記》當中,孫悟空稱龍王為“老泥鰍”,也從側面證實了這種傳說。
難怪有網友看到這條巨無霸泥鰍后嘆道:“你可別再養它了,再養下去就要化龍了!”
可見,關于泥鰍“化龍”的傳說,很多網友都聽說過。只可惜,泥鰍有“化龍”的愿望,但卻只有龍形而無龍骨,只能潛伏在水底的淤泥中,想要一飛沖天,談何容易?
正是有“泥鰍化龍”這種文化寓意,才會有人將泥鰍當成寵物飼養。云南網友養的這條大泥鰍,在網絡上已經成了“網紅泥鰍”,不少網友紛紛把自己見到的大泥鰍分享出來,想要一較高下。
比如,天津一位網友也在網絡上曬出了自己養的巨型泥鰍,看起來甚至比人的胳膊還要粗。
但經網友鑒定,這條“泥鰍”其實是一種被稱為“電貓”的魚類,并不屬于鰍類。
大家為了把這條大泥鰍給比下去,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一位山東網友稱:“這不算大,04年我在野河里抓住一條8量的(泥鰍),只不過從此以后再沒見過那么大的?!?/strong>
通常情況下,泥鰍體長在10-15cm之間,體重不足一兩。能長成32cm、重達半斤的泥鰍,確實不多見。
那么,這條大泥鰍是啥品種呢?
在小編看來,這種體型龐大的泥鰍,和我們本土常見的土泥鰍,不是一個品種,應該是一種“臺灣泥鰍”,體型比我們常見的泥鰍要大一些。
它們天生就具備“開掛技能”:吃得多長得快、抗病性強,通常被水產養殖戶作為經濟魚類進行養殖。
不過,就算是“臺灣泥鰍”,能長到這么大也不多見,這可能是喂養它的人照料得當,才將其“養成豬”。
雖說不能化龍,但如今這條泥鰍被養成一條快樂的“小胖鰍”,照樣也能驚艷全網!網友們見過這么大的泥鰍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