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圈內辟谷奇人:不飲食只吃棗,一次連續21天,一年5次
奇人
Cindy是圈子里的奇人。她修行辟谷到走火入魔。
她過去是上海律師圈的女強人,一個人支撐一家所,一年打數百宗案子,勝算頗高。對她來說,掙錢很容易,事業很容易,好像一切都很容易。
疫情前,她病倒了。與人斗,與自己斗,斗了幾十年,身體垮了。
事業也不行了,2/3的大客戶都消失了,合伙人背叛了她。
她老公也出了問題,經濟上欠了一大筆錢。
Cindy病了一年多,病愈后幫老公還清了債務,兩人和平分手——很早以前就沒感情了,婚姻只是拖著。
等到一切都處理完了,Cindy問自己,有沒有什么事情是特別想辦的?有沒有什么地方是特別想去的?
問題一的答案:練辟谷。
問題二的答案:洱海。
辟谷
很多年以前,Cindy畢業旅行,在云南認識了一個師傅,勸她練習辟谷。
那時候的Cindy,體重才50多公斤,對自己的管理也比較嚴格,覺得師傅說的也沒什么,就沒有聽。
30年以后,Cindy變成了中年大媽。體重超標,有心血管疾病,血糖、血脂指標都不樂觀。半輩子掙的錢,都花完了,還攢了一生病。
這個時候她開始認真安靜下來,練習辟谷。
作為上海灘來的老白領,Cindy剛接觸辟谷時,擔心自己無法完成。
真正上課后,效果卻大大超乎預期。“整個瑜伽過程充滿法喜,那種身心愉悅的感覺難以言表。”
Cindy在上海練過辟谷,到了洱海練習辟谷感覺不一樣。“一定要找個讓自己安心定坐的地方,一屁股坐下來就知道這是我的‘洞天福地’,再也不挪動了。”
兩個小時的禪坐與心法課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全然沒有以往自己在家打坐時的那種“任務”感。
靜坐修行,大都采用莊子的“心齋”,又稱為“聽息法”,功法的重點是排除雜念、收視返聽,以避免眼見耳聞消耗能量;此外,道家認為“日出千言,不死亦傷”,多說話最耗費元氣,尤其與人爭辯更加損氣傷身。
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說:“內不覺其身,外不知乎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遣”,指出坐忘時識神會歸零,由坐忘而生“定解”,洞徹生死邪正。
這就是老子“有欲觀竅,無欲觀妙”的分野。
與大部分修行者持有循序漸進的戒律不同,Cindy練習辟谷也是貪圖走捷徑,一上來她就接觸了“水禁”的辟谷(不喝水)。
在云南練的第一天開始就不喝水,唯一遺憾的是自己偷偷摸摸叫的外賣,被老師發現,直接從休息室的窗口扔了出去。
“是過橋米線。我最喜歡的云南面食。”
Cindy不折不扣是個吃貨。經歷了那么多挫折和煩心事,“吃”是她唯一解脫人間的方式,不能吃東西簡直是要了她的命。
老師跟她說,不僅不能吃東西,不喝水,甚至連藥也不能吃。Cindy就想不通了。
之前參加辟谷的一些三高學員,他們在辟谷期間不僅停止進食,還必須停用藥物。令人稱奇的是,回去之后即便不再吃藥,身體指標也一切正常。
老師說,通常情況下,辟谷三天便能重啟免疫系統,但若是有經驗或是修行深厚、身體通透之人,或許一兩天就能達成。
“上完課我的第一反應是該去吃飯了,瞬間意識到自己正在辟谷,無需進食。一種莫名的輕松與欣喜涌上心頭,仿佛省去了一樁麻煩事。”
那天晚上,Cindy沒有吃隨身帶的二甲雙胍(糖尿病藥)。
此前,她連續服用了八年這個藥,晝夜未停。
第三天
很多人搞不清楚,絕食與辟谷的差別。從“相”上看似乎都是不吃飯,但實則有著本質的區別。
絕食傳遞給身體的指令,是“你去死你去死”;而辟谷傳遞的則是“清理、凈化、升維”的信號,所以二者所呈現出的精神狀態截然不同。
國外養生界有一種“生酮”的觀點,即讓細胞適當饑餓,它們會彼此吞噬,健康細胞吞噬了不健康、有癌變可能的細胞,從而維護了人的機體平衡。
辟谷到了第三天,Cindy覺得自己熬不下去,她原以為身體已經適應了辟谷的節奏,沒想到“打臉”來得如此之快。
剛一坐起身,一陣頭暈眼花便席卷而來。
洗漱完后,她喝了一杯水。前兩天,她是完全聽從身體的本能,喝水量并不多,但那天早上卻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一口氣就把整杯水灌了下去。
老師并沒有阻止她,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反應,不我執。
第三天最難熬。
這一天身體里的好細胞和壞細胞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只要熬過第三天,好細胞就能戰勝壞細胞,身體也會隨之越來越好。
銅鑼浴開始前,老師先帶領大家盤腿坐下,做了一些呼吸練習。她解釋說,先打通身體,再進行銅鑼浴,效果會更好。
躺下后,Cindy開始享受那美妙的銅鑼音樂。隨著銅鑼聲緩緩流淌,她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夢鄉。
這次的銅鑼音樂和她之前體驗過的不太一樣,沒有那種從輕柔到強烈再回歸輕柔的起伏變化,整個過程的感覺是從輕柔逐漸過渡到中強,最后回歸輕柔。
睡醒以后老師建議她到外面走走,她便一個人來到洱海邊。
找了塊大石頭坐下后,美景在她眼前舒展開,過去從未意識到,洱海這么美。
白鷺在湖面上忙碌地穿梭,野鴨悠閑地游弋著,天空中的云朵瞬息萬變。湖邊的石頭常年被湖水浸濕,長滿了墨綠的青苔。湖浪有節奏地拍打著石頭,濺起層層水花,發出悅耳的聲響,偶爾還調皮地濺濕我的衣褲。
曬著溫暖的太陽,一個人靜靜地感受著這美好的一切,內心無比寧靜和滿足。
年齡
上午的瑜伽課結束后,Cindy神采奕奕地和同修分享今日的狀態。她內心是崩壞的,她本能地感到餓。
然而,她一眼瞥見老師旁邊擺放著兩大盆色澤誘人的蘋果時,內心的防線瞬間崩塌,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她的心思完全不在打坐上,心心念念著什么時候才能吃到蘋果。
好在打坐結束后,老師講解了一些辟谷的注意事項,隨后便給每人發了一個蘋果。老師說,在接下來的4天里,每天可以吃一個蘋果,喝一碗養生茶。蘋果可以當場吃掉,也能留著慢慢享用,甚至分幾次吃完,但一天就只有這一個。
有些同學婉拒了蘋果,可Cindy毫不猶豫地挑選了一個又大又紅又美的蘋果,剛拿到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那滋味簡直妙不可言!
生物學家曾觀察冬眠的烏龜,發覺它是利用小腸呼吸,其實烏龜冬眠用的即是胎息。根據調查,冬眠的動物比其他同體重的動物壽命長20倍,美國地理學會曾說:“如果冬眠的奧秘被研究出來,人類便可活到1400歲。”動物冬眠皆采胎息呼吸,因此能夠長時間維持體能。
我們所吃的食物皆取材自植物、動物,植物、動物在生長過程中吸取了天地的營養及能量,我們將食物吃下肚之后,便占有它們的營養及能量,這是間接的攝取;但是進入胎息呼吸時,人體可以直接吸取天地的營養及能量,不必再透過動植物的轉化,這是直接的攝取。
太古醫書《神農經》云:“食元氣者地不能理,天不能殺。”食氣能讓人身體純粹無病,是不死長生之道,《神仙絕谷食氣經》《抱樸子·雜應篇》這些書也舉出各種“辟谷之法”。
有些修道人學會這些絕糧功夫而不飲不食,修道家閉關入定也常要絕糧,即因身體能夠直接從天地間采取細胞所需的生物能量。
現代人也常采用短期的“斷食療法”,主要的作用是在于清除身體所累積的廢物及毒素,能對健康產生正面效應。
Cindy讓我猜她年齡。
我猜不到。
她是1981年出生的,看起來很年輕,皮膚白皙,看不出真實年齡。
她有著長達10年的辟谷經驗,以前每年辟谷一次,近幾年則每年跟著師父線上辟谷5次,每次21天,幾乎不喝水,就吃幾粒棗和花生,偶爾加一頓小米粥,而且都是在正常工作的狀態下進行的。
即使不在辟谷期間,她每天也只吃一頓晚餐。她告訴我,她以前身材比較肥胖,如今已經成功瘦了40斤。
不過,她強調體重減輕只是辟谷的附加收獲,更重要的是身體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平時,她還堅持每天站樁一小時,原本嚴重的亞健康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