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8年,劉邦的嫡長子,呂后的親兒子,大漢朝的第二任皇帝,年僅二十三歲的劉盈掛了。
劉盈在世時,呂后就擔心自己這個有資格沒資歷的兒子,會在劉邦死后,搞不定和老劉打天下的功臣,于是呂后就早早動手,辦了不少老人。
等到劉盈一去世,呂后就更擔心了,因為按照禮法,繼承劉盈皇位的,應該是劉盈的兒子,劉盈掛的時候沒多大,他的兒子又能有多大,至于資歷什么的就更永不說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呂家其他人未必沒有其他心思,老劉那個破落戶都能當皇帝,我們老呂家比老劉家又差啥?
因此在劉盈去世以后,呂后很快就找右丞相王陵商量,咱能不能把我老呂家的親戚,也分封為諸王。
王陵當即表示反對,因為你爺們早年為了防止出現問題,曾殺白馬抹紅血,立下了非劉姓不能稱王的規矩,現在你男人前腳剛走,你就想搞改革,我不同意。
呂后一看王陵態度堅決,扭臉就去找了位次比王陵略低的左丞相陳平,說的也是這事,不過陳平沒有像王陵那樣讓呂后失望,他明確表示支持。
結果呂后很快就把王陵調離了相位,而提拔了陳平,并大肆為她們老呂家封王。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會問,陳平這個高級員工,在面對領導的無理要求時,是不是喪失了說否的能力,他的為人是不是有失原則。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再來看一則事例。
公元前195年前后,劉邦看很多大將都不順眼,于是就想一個個地把他們除掉,這其中就包括他的發小,革命戰友,以及連襟樊噲。
不過當時的劉邦沒有御駕親征,而是安排陳平去辦這件事,辦到什么程度呢,劉邦對陳平的要求是,時間上要盡快,結果上要死的不要活的。
當時劉邦對老人下手是又快又狠,所以他的這種安排算是相對正常,但是陳平在實際執行的時候,卻并沒有完全聽從劉邦的安排。
他當時雖然借機抓住了樊噲,卻沒按老劉的要求,把樊噲給斬首,然后把樊噲的頭拿回去給劉邦交差,而是把樊噲給綁了,把活著的樊噲給帶了回去。
陳平加入劉邦陣營的時間不算早,而且劉邦當時已經擊敗楚霸王,建立了大漢朝,還一手平定了諸王的叛亂,威望不止比呂后高了一籌,陳平為啥后面能接受呂后的不合理安排,卻敢對劉邦的“合理”要求陰奉陽違呢?
據相關史料記載,當年陳平抓樊噲,不是一個人去的,跟他一起去的還有大將周勃,周勃曾質疑過陳平的做法,陳平的解釋是:
樊噲和領導的關系,打著骨頭連著筋,他現在的安排,可能是頭腦一熱,咱們要是照做,等領導冷靜了,就麻煩了,而且領導現在身體不好,領導夫人又是樊噲的大姨子,人家算是一家人,萬一領導有個好歹,你懂的。
結果陳平還在半道上,劉邦就掛了,呂后很快掌權,并因為陳平對樊噲的合理做法,對陳平另眼相看。
另據史料記載,當年陳平同意呂后封賞自家人為王以后,王陵曾找過陳平,批評他沒原則,但是陳平卻說:
論直言敢諫我不如你,但是我能保全老劉家的江山。
結果陳平后來果然和一幫人,搞定了呂家,守住了老劉家的江山,陳平也得以風風光光地善終。
相比耿直到底的王陵,陳平這種善于審時度勢的人,才是老板眼里最杰出的員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