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季
在《紅樓夢》中,邢夫人重要卻不顯眼。
作者的評價是“嫌隙人”。
這個詞很準確,她的所有言行,都是圍繞“嫌隙”展開的。
我們能看到她在賈府復雜環境中的心理不安與地位缺失,也可以看到她一步一步展現不安、貪婪、吝嗇以及挑釁。
Part1
邢夫人出嫁時將家中錢財拿走大半作為嫁妝。
這當然是為了顯示體面,也反映了她內心的不安。
她出身不算顯赫,嫁入賈府這樣的大戶人家,難免感到自身條件的不足。為了在新的家族中立足,她選擇用豐厚的嫁妝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她對自己的價值有懷疑,她希望通過外在的物質彌補內心的不安。
賈赦求娶鴛鴦,邢夫人是很起勁的,很“賢惠”的。
但動機恐怕不像她表現得那么純潔。
鴛鴦是賈母身邊的得力助手,地位特殊,代表著賈府核心資源的一部分。賈赦夫婦將鴛鴦納入賈赦房中,自然也是掌握了賈母的鑰匙。
當年武則天權傾天下的時候,她的兒子,她的侄子,都和武后身邊的上官婉兒搞得亂七八糟,而武后的兒媳侄媳婦,也是拼命巴結,恨不得代老公出發,以身相替。
這其中的利益糾葛,可遠超過男女之間的那點樂趣。
所以,邢夫人不僅是為了丈夫納妾,更是為了借此獲取更多的家族影響力。她在賈府的處境不如王夫人穩固,權力有限,這使她想通過控制鴛鴦來改變現狀。
然而,這一行為并未帶來她期待的結果,反而加深了她的孤立。
Part2
邢岫煙前來投靠姑媽,生活本已艱難,而邢夫人卻克扣了她每月一兩銀子的月例。
這真的是吝嗇到荒唐。
一兩銀子對賈府不算什么,對她自然也不算什么。
但她就是這么做了。
每一分資源都顯得珍貴,哪怕是微小的支出,也要嚴格限制。
一個小小的繡春囊,本可以通過低調處理化解風波,但邢夫人選擇將事情擴大,迫使王夫人采取行動。
她這么做,當然是想借機敲打王夫人的權威,提升自己的存在感。
在賈府中,她長期處于邊緣位置,她很需要一個機會來制造沖突,以此證明自己的重要性。
而在“嫌隙人有心生嫌隙”一回中,邢夫人對鳳姐的態度變了。她借機發作,以婆婆的身份稱呼鳳姐“二奶奶”,還帶著笑意說情。
表面和氣,實則是公開決裂。
大房和二房的矛盾徹底公開化了,到了中秋賞月,賈赦已經用“偏心”來當段子說了。
Part3
邢夫人是《紅樓夢》中一個典型的心理學案例,她的匱乏感——一種源自資源、地位或認同不足的心理狀態——貫穿其行為與決策。
從心理學角度看,匱乏感常使個體產生補償性行為,以填補內心的不安與缺失。
邢夫人出嫁時帶走家中大半錢財作為嫁妝,反映了因出身普通而生的自卑,她試圖通過物質展示彌補身份的匱乏,體現虛榮傾向。
她慫恿賈赦求娶鴛鴦,則是匱乏感驅動的貪婪,渴望借助核心資源提升自己在賈府的影響力。
對侄女邢岫煙克扣月例銀子,顯示出吝嗇特質,源于對資源流失的焦慮,害怕自身掌控力削弱。
繡春囊事件中,她將小事擴大,挑釁王夫人,是匱乏感引發的邊緣化抗爭,試圖證明存在感。
而對鳳姐的怨恨,則是因權力與地位對比落差導致的嫌隙心理,表現為表面和氣、實則敵意的復雜情緒。
邢夫人的匱乏感是一種深層心理機制,使她在虛榮、貪婪與吝嗇中掙扎,最終釀成與家族成員的嫌隙。
她的情況揭示了匱乏感如何在高壓社會環境中扭曲人性: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通過過度控制或沖突來尋求立足之地,卻適得其反,陷入更深的孤立。
這種心理現象,不僅是邢夫人的悲劇根源,也為理解《紅樓夢》中人物動機提供了深刻視角。
文字丨小季
圖片丨網絡
紅樓夢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