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構成中,與職稱級別掛鉤的崗位工資在教師工資整體上偏低的情況下是提高待遇最直接也是最穩定的渠道,但通過這個渠道提高自己的工資待遇取決于能否實現職稱級別的晉升,尤其是能否晉升到絕大多數教師職稱方面的最高追求也就是副高職稱,因為職稱級別越高,職稱崗位工資標準也就越高。
但副高職稱評審的條件苛刻和名額指標限制使得絕大多數教師又無法如愿以償,甚至很多老師退休時都還是初級或中級職稱,這不僅不能整體提升自己的工資待遇而且還使得自己今后的退休金數額大打折扣,因而近些年來取消職稱評審并按教齡自然晉升或者可以有職稱評審晉升但要與崗位工資脫鉤的呼聲逐漸高漲。
這兩種呼聲在中小學教師當中很有代表性,但一直以來也終究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此外,還出現了另一種呼聲,也就是讓三十年以上教齡的老教師享受高級職稱待遇或給未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按照高級職稱提高待遇,職稱制度本身的屬性以及地方財政支出的能力這兩個因素決定了以上的所有呼聲都是很難實現的愿望。
雖然呼吁歸呼吁,但終究還應算是一種美好的愿望,然而,經常在網上總是能看到這樣的信息(如上圖所示),說教育部發布了倒查教師職稱的文件,對于已經評定的職稱,可以倒查其之前的職稱評審過程,如發現問題就要進行處理。很多老師說教育部發文要倒查教師職稱?哪有這樣的文件?看看人社部的規定就知道了。
人社部2022年11月30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對職稱申報、推薦和評審中存在的“四唯”做法及時約談整改;加強職稱評審備案管理、巡視巡查、信息公開、數據監測等工作,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嚴肅處理“說情打招呼”“圈子評審”等現象,營造風清氣正的職稱評審環境。
教育部發布倒查職稱文件這樣的信息是眾多自媒體為了博取眼球賺取流量而肆意編造的謠言。盡管教育部從未發布過這樣的倒查職稱的文件而且人社部發布的通知也只是說要加強職稱評審過程的監管,但有件事卻時常發生,參評高級職稱的教師在參評過程中和評上副高職稱后還是要注意點為好,那就是有可能因造假而被舉報。
副高級職稱評審中存在的造假主要包括花錢買不同級別的論文、制作虛假的農村任教經歷、虛構不真實的教學成績、編造不符合要求的課時數、隨意填寫各種應填的表格、憑關系獲得各級各類榮譽證書和優質課證書、找熟人打通職稱評委等等,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很多交上去的造假材料都能順利通過。
副高職稱評審中一直存在的造假之風盛行在名額指標極其有限的情況下讓造假者能夠如愿以償而憑借真材實料參評者卻未必能如愿,這嚴重損害了職稱評審應有的公平和其他參評教師應有的權益。在這種評審環境無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凈化時,為了公平和權益通過相關投訴舉報渠道對造假者進行舉報也就成為了必然。
去年網上有報道說四川有位在職教師實名舉報學校16位人員副高級職稱評審的弄虛作假,包括前校長、前書記、前副校長、現任校長和副校長、工會主席以及財務主任等,之前也有很多地方公布過因為弄虛作假被舉報經查實后取消任職資格的通告。按照人社部暢通投訴舉報通道的要求,有舉報就會有核查,經查實后就會有處理結果并能起到震懾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