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日本軍醫松本勝(一般翻譯成“松本草平”)邁著沉重的步子,在大戰結束后的諾門坎草原上跋涉前行,收尸車已經快堆滿了,可是他還想再多裝幾具。
蘇軍只給一個星期的時間,這點時間要收殮1萬多具尸體是不夠的。
蘇軍指揮官視察戰場
松本勝作為唯一幸存的軍醫,在幾天前目睹了日軍的慘敗。第23師團的64聯隊和13聯隊被蘇軍殲滅,蘇軍的坦克將兩個聯隊的日軍包圍,鋼鐵洪流像收割機一樣收割著日軍,日軍的騎兵和步兵成片倒下。
蘇軍的T-34坦克無情地碾壓著步兵,騎兵連人帶馬被噴火坦克燒得焦黑冒煙,倒在草原上像一堆堆焦炭。在雨夜過后的草原上,兩個聯隊的日本兵被坦克碾得血肉分離,爛泥坑里已經分不清哪些是肉哪些是泥。
第64聯隊的聯隊長山縣光武和第13聯隊的伊勢高秀,親眼看見士兵被燒成焦炭,被碾成了血泥,在絕望中拔槍自殺。尸體倒在第747高地上,收尸隊再晚來兩天,野狼就會尸體啃成骨架,到時候兩個聯隊長只能報失蹤了。
日軍的收尸隊
在最后的決戰中,蘇軍統帥朱可夫調集了重兵,集中了蘇軍的坦克和裝甲車集群,以不可阻擋的氣勢直接開進日軍陣地。日軍組織了人肉沖鋒,以自殺式的沖鋒發起反撲,這一招在坦克面前卻不起作用,蘇軍的坦克都換成了柴油驅動,手持燃燒彈的日本兵死得很慘。
日軍伍長藤原被稱之為“坦克克星”,在第一次諾門坎戰役中曾使用燃燒彈燒毀了4輛蘇軍坦克。可是在決戰那天,當他爬上蘇軍的坦克時,燃燒彈卻不起作用了,蘇軍將他頂翻在車下,直接將他碾成了兩截。藤原的下半截身子,被蘇軍坦克拖出去了很遠。
蘇軍在諾門坎使用的坦克
日軍出動了唯一的坦克師團與蘇軍決戰,日軍的坦克被視為戰勝蘇軍的殺手锏。可是當日軍坦克沖向蘇軍時,他們才發現蘇軍的坦克像小山一樣,它們像掀火柴盒子一樣掀翻了日軍的坦克。
在哈拉哈河西岸的一處交戰陣地上,蘇軍的坦克甚至連炮都不開,直接開過去將日軍坦克頂翻,然后開上去反復碾壓、來回揉搓,日軍坦克被壓成了鐵餅,坦克里的日軍變成了“肉夾饃”。
有的蘇軍坦克直接把日軍坦克推進河里,日本兵掀開坦克蓋子爬出來時,又遭到了坦克上重機槍的密集掃射。這樣的戰斗已經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
尸橫遍野的日軍
這一次決戰,日軍才恍然發現,1905年日俄戰爭的榮光已經不再,蘇軍完全具備了碾壓日軍的實力。人肉沖鋒和自殺式攻擊,在鋼鐵洪流面前徹底失去了作用。
第23師團全軍覆沒,遍地都是被殺死的日軍尸體,騎兵的軍馬和尸體倒在一起,實際上已經分不清哪些是人的,哪些是馬的了。
松本勝等人收殮的尸體總共有4445具,這些尸體是能夠撿得起來的,更多的尸體已經化為了泥,已經成為禿鷲腹中的食物。時間和條件不允許,只能就此作罷。
戰場上檢查尸體殘留情況
松本勝最難忘的是,幾乎每具還成人形的尸體,雙手雙腳都被蘇軍用刀砍斷了。蘇軍在擊殺了日本兵后,又不厭其煩地用刀砍斷了他們的手腳,這種連尸體都要砍上兩刀的做法,著實令人看了不寒而栗。
蘇軍連死人都不放過,這就是他們的做法,這樣做的目的也許是為了防止假死的日軍偷襲,也許是為了發泄心中的憤怒,或許兩種原因都有。但不管怎么說,殺人斬尸的做法的確令人震撼。
陣亡的日軍
松本勝的收尸隊用車拉了一個星期,終于將4445具尸體運回了日軍的指揮部,這一路都有蘇軍的坦克和步兵監視,松本勝看著蘇軍士兵蔑視的表情,心中有說不出的難過。可是作為戰敗的一方,尊嚴早已經沒有了。
日軍挖了四個巨大的火葬場,每個火葬場挖了四五個巨大的土坑,每個土坑能裝上百具尸體。大火點燃后,燒尸的煙柱像巨大的黑龍竄上了天空,方圓幾里之內都是難聞的氣味。
燒尸體的時候還出現了狀況,一顆手榴彈藏在日本兵尸體的肚子里,收尸時沒有發現,手榴彈爆炸彈起彈片當場炸死了兩個點火燒尸的日本兵。于是,日軍的尸體當場變成了4447具……
日軍成堆的武器被收繳
松本勝一輩子也忘不了這段往事,這段收尸的往事被他寫進了日記中。松本勝晚年回憶日軍在諾門坎的慘敗時,他總是這樣感嘆道:
“諾門坎蘇軍打日軍有多狠?他們連尸體都要砍上兩刀,連死人都不放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