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2月24日至3月2日是國際帶狀皰疹關注周。在這個充滿生機的蛇年,我們一邊迎接新的美好,一邊也要警惕一種與“蛇”有關的健康“殺手”——帶狀皰疹,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蛇纏腰”。
一、揭開“蛇纏腰”的神秘面紗
帶狀皰疹并非蛇年才有的特殊疾病,它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是由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十分狡猾,初次感染人體時,往往會引發(fā)水痘。
而當水痘痊愈后,病毒并不會被徹底清除,它會潛伏在神經節(jié)這個“隱秘角落”,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免疫系統(tǒng)不像年輕時那般強大;又或是長期勞累、精神壓力過大、患有慢性疾病等情況,病毒就會抓住機會,再次活躍起來,沿著神經纖維一路轉移到皮膚表面,從而引發(fā)帶狀皰疹。
二、從刺痛到劇痛:一場皮膚與神經的雙重災難
帶狀皰疹的癥狀十分顯著。發(fā)病前,患部皮膚常常會有感覺過敏,像是有隱隱的刺痛、灼熱感,同時還會伴有全身不適,比如疲乏無力、輕度發(fā)熱等。隨著病情發(fā)展,皮膚上會率先出現皮損,起初可能是局部的疼痛、灼熱,接著晶瑩的水皰就接踵而至。這些水皰和紅斑沿著神經的走向呈帶狀分布,多出現在腰背部,故而得名“蛇纏腰”。不過,它也可能出現在胸部、面部等其他部位。
“蛇纏腰”帶來的不僅僅是皮膚的痛苦,更可怕的是它常常伴隨的神經痛。這種疼痛堪稱“惡魔般的折磨”,被形容為電擊般的瞬間刺痛,又像是刀割般的劇痛,而且持續(xù)時間長。
有些患者的這種疼痛會持續(xù)數月,甚至數年、數十年之久。研究顯示,9%~34%的帶狀皰疹患者在皮疹消失后,依然要長期忍受神經痛的折磨,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有的人會在夜深人靜時被疼痛驚醒,難以再次入眠;在日常活動中,哪怕是輕微的觸碰或摩擦,都可能引發(fā)劇烈的疼痛,連穿衣、洗澡這樣平常的事都變得無比艱難。
三、科學應對:黃金搶救期
不過,面對“蛇纏腰”我們并非無能為力。在治療方面,抗病毒是關鍵,早期、足量的抗病毒治療有利于減輕神經痛,縮短病程。同時,鎮(zhèn)靜止痛藥物和糖皮質激素也是治療的重要手段。外用藥物如爐甘石洗劑、阿昔洛韋乳膏等能緩解癥狀,物理治療像紫外線、頻譜治療儀、紅外線等局部照射,也可促進水皰干涸、結痂。
四、重在預防,勝于治療:構建免疫防線
預防同樣重要。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量的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壓力,這些都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50歲及以上、患有基礎疾病等高危人群,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
在這個蛇年,讓我們重視帶狀皰疹的防治,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真正遠離“蛇纏腰”的困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