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時起,年代劇不僅逐步穩居春節檔排播熱門,而且多出引發全民追看的精品大劇。暖春熱播的《六姊妹》,亦是如此。
整部劇以跨越五十年的漫長歲月,鐫刻普通人的命運起伏,勾勒出了中國尋常百姓家庭形態、倫理觀念以及生活范式的多重變遷,以小見大地呈現中國社會幾十年來的風雨發展歷程,具有豐富的觀賞性與審美價值。播出至今,熱度飄紅、收視屢破紀錄的同時,更是收獲了全域全年齡段觀眾的喜愛與支持。
圖源:《六姊妹》官微
幕后操盤手西嘻影業,再次依靠領先的用戶需求洞察,實現了快市場半步的“新鮮感”。在關聯賽道交出亮眼答卷的同時,為國劇市場注入新血。
01
“她力量”群像突圍
拉高收視峰值
年代群像劇向來受眾廣泛,毋庸置疑。但近來關聯賽道作品井噴導致的同質化現象,意味著該題材類型的破圈門檻,其實遠不如想象中低。這樣說來,當前播出的電視劇《六姊妹》卻取得飄紅數據,其可喜的市場聲量無疑對同類型作品向上發展,起到一定提振效果。
據觀察,《六姊妹》開播首日德塔文景氣指數破1.3,播出第四天破2且持續至現在,累計14次登頂德塔文電視劇景氣指數日榜,穩居內容市場頭部位置。
圖源:德塔文科技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德塔文2024年年度白皮書統計,該劇景氣均值2.132遠超2024年年代劇賽道平均景氣,在年代劇賽道的競爭力依舊強勁。
圖源:德塔文2024-2025年度劇集市場白皮書
《六姊妹》同步登陸CCTV-1黃金強檔、騰訊視頻,2月15日起,東方衛視1.5輪跟播,臺網端成績斐然。一邊,央視一套CVB收視率破4啟航且不斷攀升,開播三周持續刷新CVB黃金時段電視劇史冠紀錄。單日最高收視峰值達5.002%,成為首部CVB單日收視率破5劇集。另一邊,東方衛視CVB收視率多次位列衛視黃金時段收視第一。在播收視成績相當亮眼。
圖源:《六姊妹》官微
同時,《六姊妹》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破29000,是最快躋身騰訊視頻“必看俱樂部”的年代劇。此外,一舉拿下騰訊視頻電視劇熱播榜、熱搜榜、飆升榜、女頻榜、家庭劇榜和總榜流行暢銷榜冠軍。
圖源:《六姊妹》官微
社交媒體平臺方面,亦掀起了《六姊妹》的追劇熱潮。笑淚碰撞,#六姊妹不夠看# #六姊妹一開口就是生活# #人只有為自己而活才舒服# #六姊妹11集哭死# #終于有全女性家族的國產劇了# 等微博熱搜詞條引發熱議。抖音主話題播放量累計高達82.5億,截至播出雙周,小紅書更有萬贊爆款筆記105個強勢出圈。
圖源:抖音
《六姊妹》的席卷全網,火爆背后離不開西嘻影業對“她題材”的駕輕就熟。結合輿情歸類分析,劇情、女性群像和價值觀是目前本劇在互聯網平臺上的主要輿論聲量輸出口。尤其是女性群像,被網友評價“每個角色都閃閃發光”。
如今,伴隨著“她經濟”的崛起,越來越多影視作品不再把女性角色按照單一模式去定位,而是將女性置入多元化的人生境況、職業背景、身份定位中進行塑造,融合女性婚戀、創業、育兒題材等多種元素,創新了“她題材”的表現維度。暖春熱播的《六姊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從大姐何家麗在父親走后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二姐何家文面對丈夫離世承擔起照顧兒子的責任,老四何家歡如愿以償考上大學、當上會計,老三何家藝和老五劉小玲,一個創業逆襲、一個勇敢追愛,老六何家喜在愛里任性長大……《六姊妹》從“女本位”敘述視角出發,展現了性格迥異的何家姊妹六人,于時移世易中經歷思想蛻變,不斷探索各自的成長空間。
圖源:《六姊妹》官微
還有隱忍善良的媽媽劉美心、溫厚無私的奶奶何文氏,面對生活拋出的一個個難題,大家始終選擇共同面對、悲喜共擔。她們是彼此最信賴的后盾,也是屬于對方的溫暖港灣。每一個人在時代的浪潮中從懵懂向前,歷經痛苦迂回、自我醒悟,最終調整好心情、再次出發,踏上人生的漫漫征途。依托親緣情感輸出的綿密力量,一幅彰顯向上生命力突破的女性群像躍然于屏。
圖源:《六姊妹》官微
從以女性用戶為主體的社媒平臺小紅書來看,開播至今 #六姊妹 主話題瀏覽量達9.3億,細膩筆觸解構“她力量”群像故事,有效助推劇集出圈。
當然,《六姊妹》并未將敘事格局局限于“她力量”群像遭遇生活困境時的突破和成長,整體故事能夠讓普通觀眾產生真切的代入感,同樣離不開劇中一眾重要男性角色的加持。
例如,最可靠的伴侶和兄長張建國,努力奮進、對老婆孩子疼愛有加的何家人“保護傘”何常勝,以及放下過往世仇恩怨、主動握手言和的大老湯等等。該劇跨越多個家庭界限,借由一個個個性鮮明飽滿的個體角色,延展出緊密交織的人物關系,在姊妹、母女、父女、婆媳、夫妻、祖孫等多重關系交織的細密脈絡中,讓觀眾對這個團圓和美的暖愈群像故事,生出更多期待。
圖源:《六姊妹》官微
02
落地年代敘事
觸達全域全年齡段受眾
根據德塔文監測顯示,臨近收官,《六姊妹》的網絡輿情討論熱詞多集中于“喜歡”、“好看”、“年代質感好劇”、“劇情溫暖治愈”、“情感細膩”和“細節”等,落地年代敘事的人情冷暖治愈故事,引發追劇受眾的強共情、強共鳴。廣大觀眾對劇作品質的認可,不言而喻。
圖源:德塔文科技
用對話與守望講述傳統與民間,構成了當前年代劇創作者觀察生活的方法。在《六姊妹》中,輕型版編年體敘事風格,突出表達了跨越五十年的家長里短、悲歡日常人生況味,編劇通過何家六姊妹的成長過程,以小見大勾勒了中國社會幾十年來尋常家庭形態、倫理觀念、生活范式的多重變遷。
就像物資匱乏時期,何家麗偷吃油渣、馓子就算改善伙食;一家人想吃限量供應的豬肉,排隊靠后就買不到。還有結婚著裝樣式的演變、婚禮環節結構的調整以及婚姻習俗要求的更迭等的出現,一幕幕讓年代故事變成了一幅生動、開闊的社會畫卷。
圖源:《六姊妹》官微
劇組對“年代”作出最大程度的物理還原,從何常勝送給何家麗的電影票、張秋芳在雜貨店里的送錢方式,到八公山豆腐宴、淮南牛肉湯、徽州臭鱖魚,從懷舊元素到特產美食,和處處可見的徽派建筑,大大降低了年輕觀眾的代入門檻。
但年代劇終歸是要定義主題精神,或者說,“有溫度”本就是現實主義作品的題中應有之義。《六姊妹》里何家四代人經歷的歲月波折,巧妙容納了主人公們情感婚姻的變化、職業生涯的斷續、代際的爭端與和解:諸如何家麗人到中年遭遇下崗,在丈夫張建國的支持鼓勵下重拾賣菜營生;母子久別多年孩子賭氣不見,離別前洋洋的一聲“媽”,讓劉小玲徹底淚崩了;方濤聽到妻子何家歡入獄一夜白頭,面對昔日情敵的主動幫忙,放下心中芥蒂、誠懇表達感謝……
圖源:《六姊妹》官微
悉心體會就能感受到,盡管《六姊妹》的強情節、長敘事中,蘊含著何家人一路走來的辛酸淚水——或是定海神針般存在的何文氏病逝,或是何家歡因涉嫌公司財務案被捕,抑或是陳衛國查出肝癌晚期放心不下家文和光明,但主創團隊從始至終既未神化母性,又沒有刻意渲染悲苦來傳遞以家庭為單位的各種尖銳矛盾,而是選擇溫暖厚重的表達浸潤觀眾身心。
甚至說,《六姊妹》讓人唏噓感嘆的不僅僅是劇中故事,更是其背后的復雜人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生浮沉和人性蝶變。其間凸顯和召喚的善與愛、真與美、忠誠與正直這些中國文化密碼的價值與意義,激活了年代劇潛藏的豐富性和生長性。
播出期間,《六姊妹》追劇觀眾年齡雖多集中于31-40歲,卻相較于一般年代劇,在18-23歲年齡段收獲了較高偏好度。涉及地域分布,在各線級城市均有不少粉絲關注,一、二線城市的偏好度不容小覷。
圖源:德塔文科技
這里必須要提到的是,拿《六姊妹》18-23歲、24-30歲的受眾占比與2024年下半年年代劇的18-23歲、24-30歲受眾占比作比較可知,憑借在歷史跨度中演繹跌宕起伏的故事,展現人物曲折的命運史、心靈史的內容優勢,《六姊妹》在實現了類型劇受眾鞏固的基礎上,有效拓寬了作品受眾圈層,最終贏得了全域全年齡段觀眾的青睞。
圖源:德塔文科技
03
以“前瞻性”為刃
西嘻的創新表達擲地有聲
作為最能承載電視劇書寫生活史詩的代表性類型,事實上,近些年的優質國產年代劇,從文體到內涵都在不斷向外擴展。創新表達層面,除了“年代”的限定在遷移,劇情設定也已經從早期特定歷史時空中的人物傳奇、家族興衰、家國同構的命運,逐漸演變為當下著力還原年代氣象,與時代同構,力求用深描的家庭關系與更廣闊的日常生活揭示社會發展內在動因的“中國故事”。
以電視劇《六姊妹》與市場上的其他年代劇相比,《六姊妹》在國內一、二線城市收獲了的高TGI(偏好度)。結合德塔文2024年度白皮書對年代劇2025年內容趨勢的展望,《六姊妹》緊跟類型劇潮流發展傳遞出的情緒價值,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觀眾心理需求。發生于高速發展時期的故事,對緩解人們的焦慮情緒有一定幫助。
圖源:德塔文2024-2025年度劇集市場白皮書
加之當前市場越發對虛構人物與敘事失去信心,有真實藍本的人物、故事,都更加讓觀眾相信、拉近“年代”與觀眾的距離。該劇以皖淮小城淮南為背景,扎實質感描繪點滴日常,能夠觸達全域全年齡段受眾,不足為奇。
而《六姊妹》涉及內容標簽包括時代發展、現實主義、正能量等,亦是其符合年代劇未來發展趨勢的強有力證明。由此可見,西嘻影業領先的用戶需求洞察,達成了快市場半步的“新鮮感”。
圖源:德塔文科技
成立五年,西嘻影業以“前瞻性”為刃,有的放矢做類型創新,可謂從未止步。時間倒推,《煙火人家》用“家文化”統領選題立意、多線并行編織復雜關系網,對當下大眾關注的社會議題進行“溫暖解答”,帶來都市家庭女性群像劇的新解。
《好事成雙》塑造了兩位性格迥異、經歷不同的尋“我”之路女性角色,角色之間的相互對比和彼此觀照,是對“她題材”劇作特色敘事范式的擴容;《夢中的那片海》透過年輕化視角,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與情感共鳴,以小細節營造大氛圍與心靈共振,探索出“年代劇+青春”的裂變打法。
《神隱》和《且試天下》,前者主打仙俠經典題材+養成系新鮮內核的組合拳,反套路破除仙俠劇的創作窠臼;后者群像表達擺脫臉譜化桎梏,家國大義切中男性受眾的嗨點與痛點。
圖源:德塔文科技
從古裝到年代再到都市或家庭劇,西嘻影業在多類題材都交出亮眼答卷,均衡發展無短板。不管是對女性個人成長和多元情感關系的深度剖析和表達,還是堅持不變的溫暖底色,利用好故事提供集體精神療愈。面對用戶不斷進化的審美喜好,多年來西嘻影業多元化與差異化雙管齊下,布局劇集矩陣夯實綜合實力。
04
結語
橫向對比其他同類型作品,《六姊妹》是一部飽含溫情色彩的輕型編年史、女性成長史、家庭進化史,為未來“她題材”年代劇的創新向上帶來更多可能性。縱向放置于公司可持續性發展戰略,除了傳統優勢仙俠外,已經在現實題材和年代劇中積累方法,形成作品“護城河”的影視中堅力量——西嘻影業,延續以明確的主賽道和超頭部能力建立廠牌壁壘,保持以對市場情緒和用戶需求的超前洞察創新力,相信之后會給普通觀眾奉上越來越多誠意精品劇集。
撰稿:大福
責編:胡胡
德塔文科技誠聘兼職記者:須擅長影視行業數據分析稿件,請攜簡歷及過往作品,發送至zhangqing@datawinteam.com。
近期市場盤點與精品文章
德塔文科技
輿情數據監測|賽道競爭掃描
項目評估服務|宣傳策略咨詢
官方微博@德塔文影視觀察
版權聲明:德塔文影視觀察媒體號致力于發布原創影視數據解讀與影視市場觀察文章,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與作者,公眾號申請轉載請在文末留言。德塔文榜單算法設計、版面設計及公眾號原創內容版權皆屬德塔文科技所有,請勿盜版,盜版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