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2025年2月24日,哪吒汽車法務部通過官方渠道發布聲明,明確否認近期網絡流傳的“起訴《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電影出品方并索賠500萬元”等消息,稱相關內容均為捏造。同時,要求傳播不實信息的網絡主體在三天內刪除內容,否則將采取法律手段追責。
聲明核心內容
- 未對電影方提起訴訟
哪吒汽車強調,從未因電影名稱或內容起訴《哪吒2》出品方,網絡上“索賠500萬”“起訴侵權”等說法均無事實依據。公司表示,早在電影公映前,已組織上百場線下觀影活動,向車主贈送電影票,以實際行動支持國產動畫。 - 與光線傳媒的合作關系
聲明中提到,哪吒汽車與《哪吒2》出品方光線傳媒曾在《哪吒之魔童降世》期間有過合作,并祝賀《哪吒2》票房突破136億元(截至2月24日數據)。 - 法律行動進展
針對謠言,法務部門已完成網絡取證,并限定傳播者三日內刪除不實信息。逾期未處理者,將面臨法律追責。
商標糾紛:舊賬被翻出
盡管此次聲明否認訴訟,但哪吒汽車與光線傳媒的商標爭議早已存在。公開資料顯示:
- 2023年,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公司曾對光線影業注冊的“魔童哪吒”商標提出無效宣告申請,但被駁回。
- 同年,光線影業也申請對哪吒汽車持有的“哪吒大魔童”“哪吒魔小童”等商標進行無效宣告,最終部分商標被撤銷。
- 更早的2021年,哪吒汽車曾申請“我命由我不由天”(電影《哪吒》經典臺詞)相關商標,但因明顯蹭熱度遭網友質疑,最終未通過審核。
企業為何急于辟謠?
- 避免品牌形象受損
“起訴國產動畫電影”的標簽可能引發公眾反感,尤其《哪吒2》票房已破紀錄,輿論風向對企業至關重要。 - 維護商業合作
哪吒汽車與光線傳媒此前有合作關系,若放任謠言發酵,可能影響未來跨界聯動的可能性。 - 法律風險控制
放任不實信息傳播可能被認定為默許,進而承擔連帶責任。
觀點:蹭熱度與維權的邊界
從商標爭議到此次謠言事件,哪吒汽車與“哪吒”IP的關聯始終存在爭議。企業借文化IP提升知名度是常見策略,但需注意法律風險。例如:
- 商標注冊需避免直接復制他人創意,否則可能被認定為“惡意搶注”;
- 澄清謠言時,需提供明確證據(如聲明中的贈票、觀影活動記錄),否則難以取信公眾。
總結
哪吒汽車此次聲明,核心目的是切割不實傳言,維護品牌聲譽。但從歷史糾紛看,企業與“哪吒”IP的糾葛短期內難以徹底厘清。對消費者而言,車企與文化IP的聯動若缺乏原創性,容易引發爭議;而對行業來說,如何平衡營銷創新與法律合規,仍是長期課題。
你怎么看?
企業蹭IP熱度是否算“合理操作”?面對謠言,三天刪帖的“通牒”又是否足夠?評論區聊聊你的觀點。
(文中數據及事實均來源于公開報道,不代表作者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