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最后一位五虎上將趙云帶著五千士兵來到天水郡城下,大聲喝道:“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汝知中計,早獻城池,免遭誅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諸葛亮雖然足智多謀,但是姜維在暗處,早已洞悉諸葛亮的計策,知道諸葛亮騙出天水郡的主力部隊救援駙馬夏侯楙,然后乘虛奇襲天水郡。姜維于是將計就計,讓太守馬遵帶領大軍出城,只行軍三十里便返回,和姜維的軍隊前后夾擊蜀軍,一定可以取得大捷,如果諸葛亮親自領軍而來,一戰可擒諸葛亮也。
事情的發展和姜維所料相差不大,趙云看到馬遵帶領軍隊出城后,于是前來攻城,突然“喊聲大震,四面火光沖天”,姜維挺槍刺向趙云,兩人大戰在一起。姜維打了趙云一個措手不及,“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趙云暫時處于下風。此時天水郡太守馬遵帶著軍隊殺回來了,和姜維前后夾擊趙云的軍隊。趙云首尾不能相顧,只能敗走,姜維緊隨其后,追殺趙云,如果姜維此時全力追殺趙云,趙云會不會喪命?答案是否定的,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其一,趙云老當益壯,戰力不減當年。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蜀漢五虎上將之中的關羽、張飛、馬超、黃忠早已去世了,只剩下趙云一人。趙云雖然健在,也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將了,早已到了該退休的年齡了。然而,趙云老當益壯,依然活躍在戰場上,跟隨諸葛亮北伐。
鳳鳴山之戰中,趙云一人大戰西涼大將韓德及其四個兒子。韓德的武器是開山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他的四個兒子分別是韓瑛、韓瑤、韓瓊、韓琪,個個精通武藝,戰力高強。第一個和趙云交手的是韓德的長子韓瑛,然而不到三個回合便被趙云一槍刺死,第二個上場的是次子韓瑤,沒幾個回合處于下風,勉強支撐,三子韓瓊手持方天畫戟來助戰,前后夾擊趙云,四子韓琪也來湊熱鬧,手持兩口日月刀加入戰團,圍攻趙云。這便是韓家三子戰趙云。
趙云雖然被三員魏將圍攻,但他越戰越勇,不一會兒,老四韓琪中槍落馬,老三韓瓊對著趙云連射三箭,都被趙云用槍撥落,韓瓊隨后被云一箭射中面門,當場戰死。戰場上只剩下韓瑤一個人,更加不是趙云的對手,被趙云生擒活捉。韓德在四子都被趙云解決掉后,親自迎戰趙云,也被趙云刺死。通過鳳鳴山之戰,可知趙云老當益壯,戰力不減當年,不是姜維能夠困住的。
其二,張翼、高翔兩員蜀將接應趙云。
張翼、高翔兩員蜀將原本是奉諸葛亮之命,半路劫殺馬遵的軍隊,然而左等右等都沒見到一個魏兵,他們便知道大事不妙,于是向天水郡而來,正好碰上趙云被魏軍圍攻。幸好張翼和高翔及時趕到,趙云才在此二人的接應下,殺出重圍,轉危為安,回到蜀軍大營,面見諸葛亮,夸贊姜維的槍法和智謀。
其三,趙云沖陣經驗豐富,很難被大軍困住。
即使沒有張翼和高翔兩人接應,趙云也不會有事。姜維殺了趙云一個措手不及,只要趙云從最初的驚訝中反應過來,他和姜維的單挑中便能扭轉不利的局面,占據上風,進而擊退姜維。
即使退一萬步,趙云被姜維擊敗,他也能夠順利逃走。這是因為姜維的混戰經驗非常豐富,他最不怕的便是在千軍萬馬之中沖陣,想當年在長坂坡之戰中,趙云帶著小阿斗,竟然也能沖出數萬曹軍的包圍圈,將小阿斗交換給主公劉備。天水郡城外這一戰和長坂坡比起來,便是小兒科,趙云想要沖出來,一點也不費勁。
結語
姜維雖然在天水郡城外擊敗趙云,但他即使全力追殺趙云,也無法干掉趙云,主要有三個原因,趙云老當益壯,戰力不減當年,還有張翼、高翔兩人接應,再加上趙云有勇闖長坂坡的經歷,一定能夠從姜維和馬遵的包圍圈中沖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