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腕兒 今日報道
在2024年即將結束的那段時間,整個短劇度市場在回顧著過去的一年。在總結的同時,對即將到來的一年,各家公司仍抱有樂觀的心態。放假前,新腕兒跟多家頭部短劇公司交流,他們2025年的目標言簡意賅——繼續留在牌桌上,玩得更大、更精彩。
短劇的2024年,是個很正向的年份。這一年,短劇營銷勢能進一步釋放,已經實現營銷場景全覆蓋,精品內容收益持續放大,同時還找到了高價值用戶。各家公司完成從0到1,那些曾經的腰部公司得以走上牌桌,那么在2025年,注定是一場關于硬核勢力的比拼。將考驗選手們的經營力、運營水平,對短劇內容的理解和制作能力。
當然,態度永遠是第一位。我們不知道來年會迎來哪些變數,也不知道游戲規則會有哪些改動,總而言之,不離場,是大家對自己的要求。剩下的,還是一頭霧水。在迷茫和篤定的交織下,就攪渾成一股子不純粹的情緒:
一邊踉踉蹌蹌,一邊沖沖沖。
剛來到2025年的賽場,又有了新的規則和側重。短劇行業更強調更豐富的內容、營銷場景和變現能力,對內容能力、營銷嗅覺和運營能力,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2月24日,巨量引擎在云南昆明舉辦短劇行業首場規模盛大的行業峰會。
在這場會議上,巨量引擎大眾業務互動影視行業負責人萬立會帶領大家洞察2025年的新機會;巨量引擎大眾業務負責人劉帥幫助大家了解具備增長潛力的方向;還有抖音短劇運營負責人王晨會進一步分析內容分發和經營雙引擎的增幅情況;還有巨量引擎大眾業務互動影視行業運營負責人何轢葳拆解精品內容營銷進階方法論,還有更多對創作者們的鼓勵和支持等資訊,會在這場生機大會上,同一時間告訴市場。
這場大會之后,你會更了解平臺的喜好和側重,也更能判斷短劇的下一年,指向何方?
2025年,短劇會更加「成熟」
自2024年結束后,短劇產業增長邏輯回歸到內容本身。
與2024年相比,2025年的短劇市場展現出更多的穩健與成熟。這種成熟最鮮明的體現,就是短劇在內容和制作上的持續優化與升級。短劇市場在經歷了早期的野蠻生長后,如今更加注重內容的打磨和題材的多元化。
嚴格來講,短劇內容的市場起點開始于2022年,在行業萌芽期,官方認可將短劇正式納入監管體系,也是在這個時候,短劇正式從“段子”身份過渡到“劇情向”,開啟一段難得而珍貴的付費生涯。
后來到了高速增長期,廣電總局建立常態化治理機制,同時加大對創作的扶持引導,小程序劇有了新的突破,愛情、都市、古裝等題材,均在當時打開市場。
緊接著就到了精細發展期,政府在引導短劇精品化,鼓勵大家制作更正向精細的內容,同時保護用戶權益。
在這個階段的一個信號是,端原生、IAA、IAP,包括各大平臺的短劇通道接連開通,加上內容質量和題材日益豐富,短劇市場的成長顯得越發克制。
一組數據說明了一切。據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4年,短劇市場上游收入規模增長75%,可2024年到2025年的增長預測數據,僅有15%。
這組數據會是市場悲觀的信號嗎?
實則不然。
2024一年內各界選手以極快的速度沖進市場,大家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做短劇?」,到了2024年底,大家不約而同的開始思考:「如何做好短?。俊?。
從公眾對問題思考變化能清晰感知到,市場正對短劇內容、市場、規則環境等更加尊重,這就是一種成長。
在克制的成長中,短劇玩法正萌生出更為新式靈活的規則。
2024年,短劇市場還是以IAAP混合變現模式為主,面對不同群體均有對應的渠道,同時開啟廣告立即解鎖和付費頁廣告免廣的觀看方式,打開整體市場的用戶的轉化率。
除了常規劇,還有定制劇、達人劇和精品劇,受市場各個群體的關注。例如定制劇,被品牌們視為新廣告營銷流量來源,還有達人劇,借助外部達人影響力,拉動劇目的關注度。
將劇情拉到2025年,短劇市場變得更加有層次感。在渠道方面,不再是以往的IAA和IAP模式,端原生、小程序、APP,還有其他互聯網平臺同時分布于市場。
這里要強調的是,在不同渠道上發行,一部短劇內容的側重有著本質的區別。例如以端原生首發的短劇,劇集普遍不會太長,降低用戶的付費壓力。一部劇即便在某一渠道首發上線,其素材可以在其他平臺繼續使用,保證一部劇的長尾效應。
2025年新增量在哪里?從巨量引擎這場短劇行業生機大會上,我們了解到,25年增量在豐富的內容、營銷場景下,各類內容的變現效率正在提升,而無論是營銷鏈路,還是一部劇上線渠道的規范化、標準化處理,都是短劇市場接到的一場難得的機遇。
全方位的政策扶持
在增量的基調下,2025年注定是個強調高精密經營的年份。
在2025年,短劇有三個可以重點發力的方向,分別是內容,營銷,變現。相對于上一年來講,這三塊雖不陌生,但均有新的升級和側重。
首先來看內容,觀眾的題材喜好從30+增長到50+,戰神和王妃、甜寵和將軍類型的題材占比同樣多,虐戀萌寶的受歡迎程度跟男頻相差并不大。 每種題材的受眾是固定的,例如有的用戶會常年喜歡重生,或者萌寶,但長期只看一種題材,也會審美疲勞,熱點的流量效益在此時尤為明顯。
在抖音平臺上,節點+熱點與題材的組合,是爆款率的一項流量密碼。例如1月至3月,有春運、情人節、婦女節等,均可以制作相關熱點的內容。內容制作完成后,可以快速測算其爆款率,降低制作團隊的時間成本。一般一部劇上線7天內,爆款率是9%,而如果是在全周期內,其爆款率可以維持在11%同時抖音會給到對應的流量扶持。
第二階梯的內容營銷,則建立在內容彈性多元的基礎上。巨量引擎的“火劇計劃”,在內容價值升級的基礎上,為一部劇挖掘商業潛力。具體來講,就是將品牌元素植入到小程序劇集中,借助劇目發布和票房常規投放,使該品牌獲得曝光。而制作方也可以獲得額外收益,拉高利潤率。
在營銷效果上,有一種方法可以進一步增強營銷效益。之前我們都是通過一部劇認識某位演員,不過,現在可以嘗試“人帶劇”玩法。
怎么講?
以春節期間舒暢飾演的《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為例,多數人因為舒暢而看了這部劇,保證了該部劇的熱度。像這種借助外部達人的影響力,拉動劇目的關注度,開發出更多生意模式,拉高整體利潤率。
最后平臺提供自動化投放的變現模式,提升了整體的投放效率。
除了火劇計劃,節點流量扶持,抖音對精品短劇組合成IP“辰星計劃”。還有達人短劇的增長和營銷鏈路,推出了“IN星光”計劃,達人的短劇在賬號上線了,可以順利完成直播等環節,整體配合度更高。
2025年,如何升級自己?
新腕兒就巨量引擎大會上分享的內容,梳理出2025年的短劇,有哪些可突破狙擊的地方。
首先是AIGC-AI制作的短劇內容,越來越符合公眾審美,外界也認可了其內容價值。無論是純AIGC-AI制作的內容,還是作為特效輔助,在創意和處理足夠有新意時,內容效果一般都不錯。
其次是新題材的探索,分別動漫AIGC題材、互動劇、選擇式結局等。像是動漫AIGC題材的本質是二次元群體。隨著二次元人群不斷擴大,街頭市場看到的Coser,印證二次元市場的價值。從產業端來講,二次元動漫短劇內容成本比較克制,制作時間周期也不長,是很適合的創新方向。
還有多結局短劇,以單部劇的多種結局做成彩蛋,豐富劇情支線,滿足用戶們的期待,還能提高一部劇的話題度。
互動短劇還在建設中,這種內容類似于游戲體驗,無論是劇情、內容還是觀看體驗,都很是新鮮。
最后是跟年輕群體合作,例如全國大學生AIGC大賽,大學生短劇計劃等,新血液的加入,永遠是希望所在。
從內容到商業,從商業到內容體驗,短劇看起來并不是那么難,卻又十分復雜縝密。
巨量引擎這場生機大會舉辦于2月24日,也就是正月二十七。據說這一天叫“人七日”。在“女媧創世”的神話故事中,女媧在初七這天用泥土仿照自己的模樣,捏出了一個個泥人,就有了人的誕生。因此,后人在每年正月逢七,叫做“人七日”。
這是個充滿生機的日子,冰雪融化,萬物復蘇,沒幾天就要春天了。
就要到來的春天,會讓短劇在一年內瘋長不止。
歡迎,春天。也歡迎,生機。
了解短劇,請關注新腕兒。
加入新腕兒社群請掃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