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DeepSeek的橫空出世,也讓國內進入了這場 AI 狂歡中,仿佛一夜之間所有能搭上邊的行業都看到了美好的未來。這當中,AI Agent 作為其中備受矚目的領域,更是被寄予無限期望。然而,近期的一系列消息卻給這股熱潮潑了一盆冷水 —— 第一批 AI Agent 企業開始倒下。
上海瀾碼科技公司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這家成立于 2023 年的企業,以基于大語言模型打造新一代自動化平臺為方向,懷揣著讓人人都能設計自己智能體的愿景,一度在 AI 領域嶄露頭角。其創始人周健履歷光鮮,不僅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還擁有在谷歌、阿里云等知名企業的工作經驗,以及豐富的創業經歷,甚至自稱是李開復的 “關門弟子”。在 2023 年 8 月,瀾碼科技成功獲得了由 Atom Capital、IDG 資本、聯新資本參與的 A 輪融資,數千萬元的資金注入看似為其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但好景不長,從 2025 年初開始,瀾碼科技陷入了危機漩渦。公司對數十名員工直接解除勞動合同,停薪、停社保長達三個月。今年 1 月 6 日,約 50 名員工被裁掉,到了 2 月初,更有員工在公司拉橫幅討薪,“瀾碼科技周健程文淵 還我血汗錢社保公積金” 的橫幅,揭示著這家明星 AI 公司的困境。面對危機,創始人周健表示公司還留有 20 名員工,主要問題出在融資上,目前正在尋求被并購的可能性。
瀾碼科技并非個例。從行業整體數據來看,AI 領域的企業 “倒閉潮” 已經出現。自 2022 年至 2024 年,接近 8 萬家 AI 相關公司倒下。2018 - 2024 年間,新注冊成立后處于注銷或停業狀態的 AI 相關公司數量不斷攀升,2021 年達到了 99177 家的峰值,到 2024 年 7 月 29 日,這一數字仍有 78612 家。在 AI Agent 細分領域,隨著熱度的退潮,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愈發凸顯。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第一批 AI Agent 企業的倒下呢?
一方面,融資環境的不佳是重要因素。AI 行業研發投入巨大,需要持續的資金流支持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但近年來,整體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變得更為謹慎,對 AI 企業的投資趨于保守。像瀾碼科技,即便前期獲得了融資,也可能在后續的資金鏈維持上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激烈,技術落地難度大。AI Agent 領域吸引了眾多企業涌入,市場競爭白熱化。同時,雖然 AI Agent 概念前景廣闊,但要將其技術真正落地到實際應用場景,實現商業化盈利,面臨諸多挑戰。很多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之間難以找到平衡,無法快速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和盈利點,最終在資金耗盡后走向倒閉。
第一批 AI Agent 企業的倒下,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這既不是簡單的行業泡沫破裂,也不能僅僅歸結為發展中的轉型陣痛。對于 AI Agent 行業而言,這是一次必要的 “洗牌”。那些單純依靠概念炒作、缺乏核心技術和可持續商業模式的企業被淘汰,而真正有技術實力、能夠精準把握市場需求的企業將有機會在后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對于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也需要更加理性看待 AI Agent 領域。創業者不能盲目跟風,要深入研究市場需求,注重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的結合,打造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投資者則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項目的可行性和潛力,避免盲目投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