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然老化過程外,環境因素如空氣污染和光污染也被認為是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增加的原因之一。最近的一項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戶外夜間光照(即光污染)可能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有著顯著的影響,尤其是在65歲以下的人群中。
研究背景及發現
來自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在《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的夜間光照強度與阿爾茨海默病的流行程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該研究通過分析Medicare記錄以及基于衛星的光污染地圖來評估全國范圍內48個州的夜間光照水平,并將其分為五類:從最暗到最亮。
結果顯示,在那些夜間光照最強的地區,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關聯在65歲以下的人群中尤為明顯,提示這一年齡段的人可能對夜間光照更加敏感。
關于為什么夜間光照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風險
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與睡眠中斷有關。夜間光照可能會干擾正常的睡眠模式,進而激活大腦中的免疫細胞并引發炎癥反應。此外,睡眠障礙還會影響大腦清除β-淀粉樣蛋白的能力,這是一種與阿爾茨海默病密切相關的蛋白質。這些變化可能導致神經元損失和腦萎縮,從而影響認知功能和記憶。
因此,減少夜間不必要的光照暴露或許可以幫助降低患病風險。例如,采用遮光窗簾、調整室內照明以減少藍光成分等方式都可以作為預防措施。
這些夜間睡眠“殺手”您注意到了么?
1. 臥室光線:即使是微弱的光線也可能影響睡眠質量,因為它們會干擾褪黑素的分泌,這是一種調節我們晝夜節律的重要激素。因此,建議在睡覺時使用遮光窗簾或眼罩來確保臥室盡可能黑暗。
2. 電子設備的藍光:現代電子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計算機屏幕發出的藍光可以顯著干擾褪黑素的分泌和生理節律,進而影響睡眠質量。為了改善睡眠,睡前應避免使用這些設備。
3. 空氣質量:雖然這一點經常被忽略,但研究表明臥室內的空氣質量對睡眠有直接影響。如果空氣質量差,可能會導致呼吸問題或其他不適,從而影響入睡和保持睡眠的能力??諝鈨艋骺梢詭椭岣吲P室的空氣質量。
4. 溫度:適宜的臥室溫度對于獲得良好的睡眠至關重要。通常推薦的理想室溫大約在15.5℃到19.4℃之間,有助于促進自然降溫過程,這是進入睡眠的關鍵。
5. 噪音水平:即使是很低的噪音水平也可能影響敏感個體的睡眠。使用耳塞或者選擇靜音家電(如冰箱、空調)可以幫助減少外界噪音對睡眠的干擾。
6. 床頭物品:放置在床上的一些物品,比如手機、毛絨玩具或靠墊,實際上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例如,手機可能成為熬夜的誘因;而毛絨玩具可能藏有灰塵和過敏原,影響呼吸道健康。
7. 睡姿與枕頭:正確的睡姿和合適的枕頭高度對于維持脊柱的自然曲線非常重要。錯誤的睡姿可能導致頸椎和腰椎的壓力增加,引起不適甚至疼痛,這都會影響到睡眠的質量。
8. 飲食習慣:晚上攝入過多的食物或含有咖啡因、酒精的飲品都可能干擾睡眠。特別是高脂肪飲食已經被證明與較差的睡眠質量和白天嗜睡有關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