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看似是一個講述何家六姐妹人生歷程的故事,可實際上這個故事的時間跨度遠比一代人更加漫長。
雖然《六姊妹》的故事是從奶奶帶著孫女來投奔兒子開始的,但卻讓人從奶奶的名字上看到了更多,從奶奶的行事作風上體悟到了更多。
這個名字,就是何家六姐妹的奶奶何文氏,一種在那個時代幾乎不會再有人使用的名字。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之所以長大后的老二何家文在性格上與奶奶最像,或許也跟她名字中帶有奶奶娘家姓氏有關吧。
在很多人眼中,這是一種多少有些不重視女性的古代稱呼方式,但也恰恰因為有了這樣一種名字,讓何文氏乃至她的兒子何常勝,在很多為人處世上有了可信的解釋。
比如何文氏與兒子對待大老湯一家人的態度,又比如何文氏與兒媳婦同心協力將六個孫女拉扯大的堅韌。
作為一個1955年出生于上海的老戲骨,現實中的奚美娟雖然只可能是劇中劉美心這一代人,但她用極為傳神的樣貌與內斂的演技,詮釋出了她這個年紀母親那一代人的樣貌。
更準確的說,奚美娟用自己的演技,詮釋出了一個很可能出身大戶人家的大家閨秀,并言傳身教的養育了同樣優秀的兒子何常勝。
相比之下,作為兒媳婦的劉美心,則更像是打破門第之見后,窮苦人翻身做主人之后,孤兒寡母順應時代的大趨勢,做出的最符合時代的正確選擇。
而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為什么何文氏一手帶大的何家麗能撐起這個家,而由劉美心一手帶大的何家喜,則在婆婆王懷敏熏陶下快速“黑化”了。
雖然出于某些原因《六姊妹》刻意忽略了很多具有時代特征的事件,也在這樣一個大前提下并沒有讓何家在生活上有特別拮據的困難與處境。
但這樣的一種生活狀態與家庭,難道不是何文氏這塊“壓艙石”起到了定海神針的巨大作用嗎?
在教育和引導兒子何常勝上,如果不是何文氏的言傳身教,如果何常勝是一個出身窮苦人家的孩子,他真能任由大老湯“欺壓”自己近乎一生而不反抗嗎?
若不是何文氏實在看不下去了,若不是何文氏將深埋心底多年的“秘密”說出來威脅大老湯,或許何家的生活條件會更加艱苦吧。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奶奶,作為何家輩分最高的長輩。
何文氏不僅能“壓制”住兒媳婦過分偏袒老六何家喜的心,更能在關鍵時刻讓六姐妹不敢在自己這個奶奶面前表現出離心離德。
可以說作為大姐的何家麗,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能將何家六姐妹牢牢聚在一起,幾乎完全是奶奶何文氏一手調教出來的。
而像何文氏這樣的一種人,這樣的一種女人,則完全不是劉美心這種沒有什么文化之人可以比擬的。
在一眾女性角色中,奚美娟成功將何文氏塑造成一個具有古典特色的女性形象,一個活脫脫從大宅門里走出來的女性角色。
她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她明白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
雖然在《六姊妹》的前半部中,何文氏有很長一段時間離開了何家,但她卻成功將一個明事理的孫女交還給了兒子。
雖然在《六姊妹》的后半部中,何文氏并沒有享受到太多生活上的幸福,但她卻用一種不可言明的震懾力氣,成功壓制了何家喜攛掇親媽與五個姐姐為敵之心。
奚美娟詮釋的何文氏,從不抱怨生活有多苦難,也從不說不該說的話,更不做違背禮法的事。
雖然她并沒有表現出傳統大家閨秀常見的女紅等能力,可在知書達理這方面卻被奚美娟用過硬的實力完美詮釋出來。
也許這就是所謂老戲骨的魅力與實力吧。
她們不僅有著豐富的閱歷與經歷,更能由內而外把握住一個人物該有的狀態與表現。
在詮釋何文氏時,奚美娟甚至不需要過多的言語與表情,因為在她舉手投足間,就足以讓人體會到她與劉美心、湯婆子甚至是劉媽有多么的不一樣。
關于《六姊妹》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