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已經有三個國家人均GDP邁過10萬美元大關,分別是常年霸榜的盧森堡(13.5萬美元,約98萬元)、以及新進的瑞士(10.6萬,約77萬元)和愛爾蘭(10.4萬)。
不難看出,都是各種形式的金融中心。例如,常年出現在香港電影里的瑞士,以及各類基金的注冊地盧森堡,亞洲最富裕的國家新加坡(8.9萬美元,約65萬元,排第5)性質也類似。
不過顯然,金融中心是它們富裕的結果,而不是原因,畢竟世界上小國寡民的地方如此之多,但最終登頂的也就這幾個,可見,背后一定反映的是文化和治理層面的差異,比如,僅僅在十多年前,愛爾蘭還是歐洲五豬之一。
愛爾蘭首都都柏林,被稱為歐洲硅谷
然后,就到了雷打不動的北歐五國。這片區域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經濟發達,以挪威為例(9萬美元,約66萬元,排第4),其是全球第四大天然氣和第八大原油出口國,光是賣能源幾輩子都花不完。
更不要說還會做生意。比如,僅有不到600萬人口的丹麥(6.9萬美元,約50萬元,排第9),擁有全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諾和諾德、航運巨頭馬士基和玩具大廠樂高。
同樣,只有千萬人口的瑞典(5.7萬美元,約42萬元,排第14),擁有宜家、愛立信、沃爾沃、H&M和阿斯康利等一眾鼎鼎大名的跨國企業。資源好還上進,請問要怎么窮。
美國排名第6,去年人均GDP8.7萬美元,約63萬元。需要澄清的是,由于過去幾年的高通脹,歐美世界的名義GDP被嚴重高估了,又由于美國的通脹比歐洲還高,因此泡沫化程度更深。
比如,疫情前的2019年,美國人均GDP僅有6.6萬美元,排在世界第14。一場大通脹下來,居然增加了32%,而同期美國實際GDP(扣除物價)僅增長了13%。換言之,有近20%都是價格因素。
不用想,前進的八位,肯定是超過了那些,過去幾年通脹沒那么嚴重的國家,比如上面提到的丹麥、瑞典,以及卡塔爾這樣的能源國。
美國經濟已高度泡沫化
以上,也是為何,過去五年德國經濟幾乎沒有增長,但名義GDP卻增長了17%的原因。19年,德國人均GDP4.8萬美元,到去年,全靠價格漲到了5.6萬美元,約41萬元,排在世界第16。
數字有時就是如此具有迷惑性。你想要什么結論,理論上,都能找到數據支撐。
順便吐槽一句。以前,人們通常將德國視為歐洲經濟火車頭,如今已經徹底淪為病夫了。過去兩年,德國經濟分別下降了0.3%和0.2%,今年也沒看到復蘇的跡象,就這還要鬧著退歐。
剩下的三個歐陸大國,英國24年人均GDP5.2萬美元,排在世界第20;法國4.8萬美元,排在第22;意大利4萬美元,排在第26,比歐盟平均水平(4.3萬美元)還要略低。
過去十幾年,歐洲經濟幾乎在原地踏步
日本堪稱這幾年最拉胯的發達國家,19年時人均GDP還有4萬美元,到去年,已經降到了3.3萬美元,約24萬元,降幅近20%,只排在世界第36。
其實,這幾年日本經濟還行,甚至有走出失落的三十年的跡象。比如,過去五年,實際GDP累計增長了14%,比美國還高,股市和房地產更是連續創出歷史新高。
之所以面子上掛不住,是因為過去幾年,日元貶值得實在太厲害。19年時,日元兌美元平均匯率109,如今為150,貶值了近4成。換言之,未來伴隨日元緩慢升值,人均GDP就能升回去。
復蘇中的日本
鄰近的韓國,去年人均GDP3.6萬美元,約26萬元,排在第30,與意大利和西班牙發展水平相近。
24年,我國人均GDP9.6萬元,約1.4萬美元,離世界銀行劃定的「高收入國家」僅差400美元,大約是G7中人均GDP最低的日本的4成,排在第70位。
過去五年,中國的平均經濟增速為4.8%,若未來仍能保持這樣的速度,到20年代末,人均GDP將超過1.7萬美元,到2035年將達到2.2萬美元,差不多是如今波蘭和匈牙利的發展水平。
甚至達不到4.8%也沒關系。因為中國的人口正在快速萎縮,比如過去三年減少了430萬,算是為可能的經濟放緩加了一層防護罩,說不定二三十年后,人口下降就成了人均GDP提升的唯一動力了。
中國香港人均GDP5.3萬美元,約39萬元,是大陸的3.8倍;中國臺灣3.3萬美元,約24萬元,是大陸的2.4倍。
中國經濟的火車頭上海
再來關注幾個新興國家。中文互聯網上吹得沸沸揚揚的越南,24年人均GDP4650美元,約3.4萬元,只有我國的1/3,排在世界第120位,大約同2010年前后的中國發展水平類似。
過去五年,越南的平均經濟增速還要略低于中國(4.7%),放寬點,假定未來能以高于我國3%的增速發展,則該國仍需要近40年才能在人均GDP上追平中國,兩代人,恐怕連蘇林自己都不信吧。
印度就更沒戲了。去年人均GDP僅有2700美元,只有我國的不到2成,而且人口還在增長。出口導向型經濟建立不起來、種姓制度根深蒂固、精英都跑去了美國,實在看不出增長潛力在哪。
以上,便是24年全球主要國家的人均GDP和排名。
雖然被最廣泛應用,但顯然,不應過分迷戀該指標,因為從人均GDP到個人收入,還要扣很多項,最終大約只有50%,并且收入只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方面,還要包括物價、環境和文化等。
不過,總體而言,仍舊是人均GDP越高,生活水平越高。希望有朝一日,中國也能過上發達國家的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