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想不清楚一個問題,為什么中國實力如此強大卻連一個盟友都沒有?其實這背后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簡單來說,不結盟戰略,是新中國從歷史、現實還有自身國情出發得出的一個最優解,這就是最適合咱們中國人的外交方針。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一個個展開說明。
先說歷史原因。
很多人對咱們開國那群先輩的了解嚴重不足,我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新中國初代領導班子,放在整個華夏歷史,都是TOP級別的存在,其戰略眼光和思想高度之卓越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認知。
就拿不結盟戰略來說,在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這個對外方針的基調。
至于原因大概有兩點:
第一,咱們的創始人是有風骨的,他們對于中國的實力始終充滿了自信,他們認為中國在近代的落后只是暫時的,只要給我們時間,我們一定會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再加上1949年的中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國情?是經歷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和日本侵華戰爭等多次戰爭洗禮之后的華夏大地,這個時期的中國人,是打心底的不愿意再和西方強盜們同流合污,因為近代對我們傷害最大的,就是他們。
第二,咱們的創始人是有理想的,你現在去北京天安門那里看看,上面還掛著兩行大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那個年代的很多人,他們是真的想要解放全人類,把整個世界的底層人都當作一個利益共同體,對于這群純粹的人來說,他們是不屑于搞陣營斗爭這一套的,尤其是對于老毛子中后期的某些行為,他們是打心底瞧不起,因為那違反了他們心中的理想。
所以在1953年的時候,周總理就明確提出了中國的對外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這就是在告訴全世界所有人,我和你們是平等的,我們不搞霸權主義,不搞陣營對立,只要你尊重我,愿意和我們合作,我們的大門就永遠對你敞開。
這是中國不結盟方針的起點,是一開始早就定好了的。
尤其是后面發生的一些事情,更加堅定了我們不結盟的決心。
一個是和蘇聯反目成仇的事情,原因大家都清楚,是因為蘇聯要求在中國建立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這本質上就是想要通過軍事同盟來控制咱們的主權,讓我們當他們的小弟。
這件事情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了結盟可能會伴隨著主權讓渡的風險,和我們的初心不符,所以中蘇關系破裂之后,我們對結盟這件事就已經失去了基本的興趣。
更何況后面還發生了一些非常奇葩的事情。
比如說我們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在1954年到1978年期間,我們對阿爾巴尼亞累計提供了高達100億美元的援助,包括工業設備、糧食和軍事物資等等,熟悉歷史的都清楚,這段時間我們國內到底有多困難。
可結果呢?阿爾巴尼亞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我們,還在1978年我們因為經濟困難停止援助之后,立馬就和我們反目。
還有越南和印尼的事。
印尼我們曾經多次援助他們,結果他們對我們發起了幾十次反傾銷調查,還在20世紀末干了一件不能直說的大事,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下。
至于越南,就更不用說了,我們給他們裝備和糧食,幫他們打走了美帝,結果他們回過頭來,就吃著我們的糧食,拿著我們的武器來侵略我們,最后引發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這些事情我們全都看在眼里,讓我們深刻的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當你的實力不夠強大的時候,你拉再多的盟友,都沒有意義,因為別人隨時都會因為利益而背叛你,而且為了維持友好關系付出的巨大成本,還會嚴重拖累國內經濟。
這是歷史角度的原因,再來看現實角度的分析。
為什么我國不愿意和他國建立結盟條約?
就拿中俄關系來說,如果中國和俄羅斯是軍事同盟關系,那俄烏沖突爆發的那一瞬間,咱們就必須出兵遠征烏克蘭,你知道這會帶來什么樣的連鎖反應不?
第一個是我們的軍費開支會大幅提升,每年有幾千億美元要用在幫助其他國家進行軍事行動,而不是在國內進行產業升級和科研投入。
第二個是一旦我們介入俄烏,我們和歐盟的關系就再也沒有了轉圜的余地,最近歐盟和美國要翻臉的事情大家也看到了,歐盟是一個我們可以爭取的合作對象,中歐班列每年能給中國帶來的大量的利潤和訂單,為了俄羅斯而徹底和歐盟對立,值不值?
第三個是同盟關系會讓我們被動的陷入軍事沖突,從而打斷我國的產業升級和戰略布局,大家想一想2022年俄烏沖突剛爆發時全球的輿情,我們國內都有一大批人說俄羅斯是侵略,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親自去幫俄羅斯,你說輿論會如何評價這件事情?
我知道有人肯定會說不要在乎輿論,關鍵還是要看實力,但中國有句古話叫師出有名,道義的正當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我們被俄羅斯拖下水,那最后的結果一定是西方大部分國家會對我們進行封鎖禁運,我們現在做的一帶一路和產業升級,會是什么樣的結局?
所以為了能夠保持戰略自主,不被一些意外的黑天鵝事件影響自己的全球布局,咱們采取不結盟戰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尤其是二戰之后,現在全世界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在世界處于亂局的時候,一個國家下場越晚,利益越大。
因為戰后利益的劃分壓根就不看你的貢獻,而是只看戰爭結束時你的實力,所以在動亂之時,能不下場就盡量不下場,等到所有人都筋疲力盡,自己再出來主持公道,那時候說話才最有分量,美國人的崛起就是嚴格遵守的這個劇情。
明白了這個你就清楚,為什么烏克蘭和美國一直想拉著我們去介入俄烏局勢?歸根到底就是想強行消耗我們的實力。
可我們早就看穿了他們的意圖,所以一直是拒絕的態度。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和俄羅斯是同盟關系,那我們還有沒有戰略調整空間?沒有,因為在俄羅斯開始的那一瞬間,我們就只能一腳油門踩到底,現在你明白不結盟的重要性了沒有?
最后再來看咱們自身的國情。
中國人有一點和全世界所有國家都不一樣,那就是我們對國外的認知,一個日本人,在路上碰到一個外國人,他們會討論這個人是美國人還是法國人,或者是意大利人。
但是中國人不會,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認知里,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個是中國人,另一個就是外國人。
所以你觀察就會發現,談起產業升級,中國人的比較對象就是整個世界。
汽車,要比德國和日本強。
飛機,要直接對標美國人。
造船,訂單要達到韓國人的三倍。
光刻機,直接對標荷蘭的阿斯麥。
還有什么盾構機、高鐵技術、糧食產量、新能源技術、發電量等等。
中國人每一樣都要做到世界第一,很多中國人固有的認知里,這個地球就只有中國和外國,只要是國外強的,我們統統都要學過來的,這就是中國人的認知,也是中國這個國家的建國方針。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中國的人口體量太大,14億人,比歐美人口之和還要多。
另一個是中國是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文明古國,在2000多年的歷史里,我們始終位于全球最強,或者接近最強那一檔的位置,所以讓咱們有自信行行都做到世界第一。
正是基于這些基本現實,所以新中國在成立之初,就做好了一國vs全世界的準備。
這不是我們自嗨和吹牛,而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首先是我們和美國帶領的16國聯軍在朝鮮半島打了一架。
然后是我們揍了當時的第三世界大國印度。
隨后我們又在珍寶島痛擊了蘇聯,在邊境錘了東南亞小霸王越南。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同時揍過五常,同時打過兩個超級大國的國家,由于極其惡劣的國際環境,讓咱們從建國一開始,就把整個產業鏈和整個的基層組織架構都設計成了隨時打世界大戰的樣子。
最好的案例就是2020年的疫情,在情況無比緊急的狀況下,中國竟然有能力封鎖一個千萬人口規模的超級大城市、封鎖一個人口5000多萬人的省份、讓整整14億人有序進入“戰時狀態”,這本身就是國家全面戰備的一個重要體現。
當時西方媒體就發表了評價,他們說中國隨時都在準備打一場大范圍的全面戰爭,而且他們也確實擁有這個能力。
如果看到這里你還是不能理解為什么我們沒有盟友這件事情,那你不妨想一想。
當一個國家,擁有超過1億的軍隊預備役,擁有全世界所有門類的產業鏈,擁有全世界最恐怖的基層組織能力,擁有全球最頂級的海陸空軍事科技,對于這樣一個國家而言,有沒有盟友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嗎?
這就和人一樣,當你實力弱小的時候,你拼命討好別人要和別人搞好關系,結果還會遭到別人的白眼和嫌棄,可當你實力強大的時候,就算你坐在家里不出門,周圍也會圍過來一大群人,他們人人都想和你搞好關系。
這是人際關系的現實,也是國家關系的現實,更是中國不結盟的根本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