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白宮發布“美國優先投資政策”的總統備忘錄,加強中美雙向投資限制
據白宮2月21日消息,白宮當日發布一份“美國優先投資政策”的總統備忘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創建“快速通道”程序,促進盟友和合作伙伴投資美國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技術,并要求特定外國投資者避免與美國的外國對手合作;加速對任何在美國境內開展的超 10 億美元投資進行環境審查;限制中國投資美國人工智能等敏感技術以及關鍵基礎設施、醫療保健、農業、能源、原材料等戰略領域;擴大美對華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生物技術、高超音速、航空航天、先進制造、定向能等領域的投資限制。
美國國防部部長計劃重新調整國防部預算
據美國國防部2月20日消息,美國防部長海格賽斯宣布將減少國防部財政預算“欺詐、浪費”,集中加強軍隊優先事項。海格賽斯表示將依靠本屆政府成立的“政府效率部”減少預算浪費,并且將減少當前預算中非致命計劃領域8%資金,用于支持特朗普“美國第一”的政策重點方向。此外,國防部將對全部試用員工招聘暫停并進行重新評估。
歐盟發布“加強海底電纜安全性”的行動計劃
據歐盟委員會2月21日消息,歐盟當日發布聯合通訊,稱將加強海底電纜的安全性。主要措施包括:預防,加強海底電纜的安全要求和風險評估,同時優先為新型智能電纜的部署提供資金;檢測,增強地中海和波羅的海等海域的威脅監測能力,建立全面的態勢圖;響應和恢復,提高歐盟級危機框架的效率,并提高修復能力,以加快反應速率;威懾,實施制裁和外交措施,充分利用“歐盟混合工具箱”應對混合行動,并與全球合作伙伴建立“有線外交”。
信息
中國科研團隊提出單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論并成功研制出實用化系統,量子直接通信有望進入實際應用
據中國科技網2月22日消息,中國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北方工業大學的聯合科研團隊提出單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論并成功研制出實用化系統。科研團隊成功突破高噪高損信道編碼、信道掩碼增容、高速量子態調制解調等系列關鍵技術,提出單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論方法,利用同一組光量子態同時實現了信息的安全傳輸與密鑰協商,并完成了實用化通信端機的研制,創造在104.8km標準光纖通信實驗測試中連續168小時、速率為2.38kbps的穩定傳輸紀錄,標志著量子直接通信從理論構想邁向實際應用階段。量子直接通信理論的提出者清華大學龍桂魯表示,這項研究成果開啟了量子直接通信實用化建設的新征程。未來,量子直接通信系統有望廣泛應用于政務、金融等對信息安全要求極高的領域,切實增強通信安全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
科技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發布《2025年人工智能發展態勢報告》,評估2025年AI市場的六大趨勢
據MIT科技評論網2月23日消息,科技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發布《2025 年人工智能發展態勢報告》。報告從投融資、技術布局、地理分布等多個維度,總結出2025年AI發展的六大趨勢:一是巨額交易推動融資規模創新高;二是行業科技領域份額縮減,基礎設施和橫向應用領域將吸引更多資本關注;三是歐洲的科技公司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以色列領跑創新指數;四是人工智能并購市場熱度不減,并購活動保持勢頭;五是高估值的AI獨角獸企業快速崛起,但商業模式待考;六是谷歌、英偉達、高通、微軟等科技巨頭深度布局AI生態系統。
日本國家先進工業科學技術研究院與英特爾簽署諒解備忘錄,目標在2030年開發出數萬量子比特系統
據量科網2月23日消息,日本國家先進工業科學技術研究院(AIST)與美國英特爾公司簽署旨在強化雙方量子技術產業化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合作目標上看,雙方擬通過整合AIST旗下的G-QuAT評估測試平臺與設備制造能力,以及英特爾的先進半導體工藝,力爭在2030年左右實現具備數萬量子比特的工業級量子計算系統。合作內容上看,雙方合作重點包括將硅量子計算機系統化所需的各種關鍵技術,如組件材料的評估與優化、用于大規模量子計算機的制冷技術、量子比特集成以及用于量子比特控制的低溫電子學設備等。
中國龍芯中科發布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軟硬全棧推理一體機,實現從芯片、系統到框架的全棧國產化
據cnBeta網2月23日消息,中國龍芯中科發布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軟硬全棧推理一體機,實現了從芯片、系統到框架的全棧國產化。軟硬件層面,該一體機搭載2顆龍芯3C5000處理器,支持最多4張太初元碁T100加速卡、龍芯、銀河麒麟、統信UOS等國產操作系統。其中,龍芯處理器內置國密算法模塊,支持硬件級數據加密與安全啟動機制。應用層面,一體機支持DeepSeek全系模型,且提供本地私有化部署環境,用戶可根據實際應用場景和性能要求進行靈活的一體機配置調整,快速實現常見的AI智能體應用,并保證數據傳輸與存儲的絕對安全。
韓國科技評估與規劃研究院發布調查報告,韓國絕大多數半導體技術已被中國趕超
據cnBeta網2月23日消息,韓國科技評估與規劃研究院(KISTEP)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韓國絕大多數半導體技術已被中國趕超。根據報告,在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儲芯片技術領域,韓國以90.9%的水平低于中國的94.1%;在高性能、低功耗AI芯片領域,韓國以84.1%不及中國的88.3%;在功率半導體方面,韓國僅為67.5%,中國則高達79.8%;新一代高性能傳感技術方面,韓中兩國分別為81.3%和83.9%;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方面,兩國均為74.2%。報告特別指出,站在商業化的角度看,韓國僅在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儲芯片和先進封裝技術方面領先中國。
中國新存科技推出非易失性新型存儲芯片NM102,實現微秒級超快響應時間
cnBeta網2月24日消息,中國新存科技發布非易失性新型存儲芯片“NM102”。該芯片延續了SLC架構、1.2V I/O電壓、64Gb/128Gb單顆容量,并在性能上實現重大突破,支持4K高速訪問,讀帶寬高達3.2GB/s。經過嚴格測試,搭載NM102的服務器可實現微秒級超快響應時間。此外,NM102芯片還采用獨特的存儲機制,可有效延長存儲壽命。
美國微軟公司發布多模態AI模型Magma,可實現自主式互動
據品玩網2月20日消息,美國微軟公司發布多模態AI模型Magma,可實現自主式互動。Magma可處理文字、圖像和視頻等多模態數據,并在視覺空間世界中規劃和行動,例如執行UI導航或控機器人等任務。微軟表示,Magma能有效地從公開的視覺和語言數據中轉移知識,將語言和空間智能結合起來,以應對復雜的任務。Magma是從大型語言模型和聊天機器人轉向AI代理(AI Agent)趨勢的一部分,AI代理可以代表人類執行任務。但這項技術仍存在技術限制,例如OpenAI最近發布的AI代理Operator,雖然設計用于瀏覽互聯網并執行任務,但仍需要大量的人工監督。
美國半導設備商泛林公司推出兩款用于制造先進AI芯片的新設備
據路透社2月20日消息,美國半導設備商泛林公司推出兩款用于制造先進AI芯片的新設備。一個是沉積設備ALTUS Halo,可添加金屬鉬以在芯片上形成精確的層,這種金屬可提高芯片性能并實現下一代半導體器件的擴展。另一個是刻蝕設備Akara,可從半導體晶圓上去除不需要的材料以創建微小的芯片結構。
荷蘭Stellantis公司發布其首款L3自動駕駛系統,最高時速不超60公里
據路透社2月20日消息,荷蘭Stellantis公司發布其首款L3自動駕駛系統STLA AutoDrive 1.0,車輛可在最高時速不超過60公里/小時的條件下實現“無需手扶方向盤并無需觀察道路”(L3級)自動駕駛功能。在較高的行駛速度下,STLA AutoDrive可提供L2級(需手扶方向盤)和L2+級(無需手扶方向盤,但需觀察道路)模式下的車輛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功能。基于其可擴展性架構,STLA AutoDrive現已進入部署階段,并可針對全球不同市場進行調整和匹配。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出基于芯片的太赫茲發生器,可更高效地集成到電子設備中
據Techxplore網2月24日消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研發出基于芯片的太赫茲發生器,可更高效地集成到電子設備中。該研究團隊在芯片背面添加一層具有適當介電常數的材料,并利用更高功率的英特爾晶體管制作出一種更高效、可擴展的基于芯片的太赫茲波發生器,該系統無需使用硅透鏡即可實現比現有設備更高的輻射功率。研究表明,這種新型芯片不僅可以實現高效的太赫茲波生成,還能夠在大規模集成中保持低成本和高效能。該研究為太赫茲波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有望在數據傳輸、醫學成像、雷達探測等領域帶來突破性進展。
意法半導體與亞馬遜AWS合作推出面向數據中心及AI集群的新一代專有硅光技術
據路透社2月20日消息,意法半導體與亞馬遜AWS合作推出面向數據中心及AI集群的新一代專有硅光技術PIC100。PIC100技術采用300mm(12英寸)晶圓制造平臺,支持客戶在一顆芯片上集成多個復雜組件,從而在數據中心GPU、交換機、存儲間實現高速光通信。意法半導體表示基于PIC100的800Gb/s、1.6Tb/s可插拔光模塊預計將于2025下半年放量。此外,意法半導體正在開發基于PIC、采用TSV硅通孔工藝的緊湊型調制器,支持GPU to X芯粒互聯,并計劃開發支持更高速可插拔光模塊的新一代PIC技術。
生物
加拿大H5N1病毒出現罕見突變,與抗病毒藥物耐藥性有關
據CIDRAP網2月22日消息,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發現了一種對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達菲)產生耐藥性的變異H5N1禽流感病毒株。從8個農場分離出的病毒株顯示神經氨酸酶蛋白(H275Y)發生了突變,這種突變極為罕見。目前還不清楚變異病毒是否仍在傳播。
世衛組織發布《全球呼吸道大流行防備進展追蹤框架》
據信息安全法律評論2月24日消息,世衛組織制定了《全球呼吸道大流行防備進展追蹤框架》。該框架基于新冠大流行的經驗教訓,明確了20項關鍵指標,涵蓋大流行病計劃制定、跨部門演練、病毒數據共享、疫苗生產能力等,以加強全球抵御呼吸道病原體威脅的能力。
BioNTech公司研發新型mRNA癌癥疫苗,有望為癌癥免疫治療帶來新策略
據生命科學前沿公眾號2月14日消息,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聯合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開發出mRNA新抗原疫苗。該疫苗在胰腺導管腺癌患者中誘導了具有長壽命、顯著規模和持久效應功能的CD8+T細胞,有效降低了癌癥復發風險。該研究展示了mRNA新抗原疫苗在胰腺癌治療中的潛力,有望為癌癥免疫治療帶來新策略。
美國FDA要求被解雇的科學家重返崗位,其中包括審查Neuralink的科學家
據路透社2月23日消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計劃重新雇用約300名最近被解雇的員工,其中包括一些FDA神經和物理醫學設備辦公室負責審查Neuralink的員工。
能源
美國船級社原則性批準韓企核動力商船設計
據中核智庫2月23日消息,美國船級社(ABS)原則性批準了韓國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HD KSOE)的1.5萬標準集裝箱級核電推進商船設計。該船采用熔鹽堆提供熱能,并通過超臨界二氧化碳系統將熱能轉化為電力。美船級社依據其規范要求,已完成對該船設計的全面審查。此前2024年10月,美船級社發布了全球首個針對核能海上平臺的綜合性規范——《船舶和近海應用核動力系統的要求》,為配備核能系統的各類海上設施,包括船舶、浮動海上平臺和固定海上平臺,制定了全面的設計、建造和檢驗標準。
日本內閣批準新版能源計劃,支持核能發展
據中核智庫2月23日消息,日本內閣于2月18日批準了第七版《基本能源計劃》。該計劃強調將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作為主要零碳電力來源,以保障能源安全并實現凈零排放。根據最新獲批的計劃,2023年至2040年,核能在日本電力結構中的份額將從8.5%增至約20%,可再生能源份額將從22.9%增至40%至50%,化石能源份額將從68.6%降至30%至40%。為應對因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等因素而持續上升的電力需求,日本政府計劃放寬對建設新核電機組以替代老舊機組的要求。如果無法在原有核電站建設,將允許電力公司在其他核電站建設替代機組。與此同時,政府表示將繼續推進下一代創新型反應堆的研發與建設,提升核能安全性,并加快堆、高溫氣冷堆及聚變堆等技術的研發工作。
歐盟投入1.845億歐元促進發展氫能價值鏈
據雙碳情報2月24日消息,歐盟清潔氫合作伙伴關系(Clean Hydrogen Partnership)發布2025年招標公告,計劃投入1.845億歐元加速推進氫能價值鏈關鍵領域的創新,以擴大氫能在關鍵領域的應用,增強燃料電池和電解制氫效率,應對降低制氫成本、提高材料耐久性和安全性、加強歐洲氫能基礎設施等重大挑戰。此次招標的資金分配如下:(1)4000萬歐元用于可再生氫生產;(2)1600萬歐元用于氫氣存儲和分配;(3)1700萬歐元用于交通運輸應用;(4)500萬歐元用于供熱和發電;(5)650萬歐元用于跨領域活動;(6)8000萬歐元用于建設氫谷。
海洋
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與挪威公司合作建造新一代6000米級遙控潛水器
據廣海局2月21日消息,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NIOZ)將與挪威工程公司Kystdesign合作,建造新一代6000米級遙控潛水器(ROV)“Supporter 6000”。該ROV長3米,重4.5噸,配備高分辨率攝像頭、電氣連接器和多種液壓結構,具備采集沉積物樣品、捕捉小型生物、3D掃描和海底測繪等功能,其扭力臂將針對深海考古、地質探測等任務研發,并支持由遠程控制中心部署各項任務。該ROV計劃于 2026 年6月完成,將配置在NIOZ旗艦科考船用于深海實驗。
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獲資研究深海采礦對環境的影響
據廣海局2月21日消息,荷蘭皇家海洋研究所(NIOZ)獲得140萬歐元資助,將研究深海礦山建設對生態系統的長期影響以及相關法律和技術問題。該項研究在歐洲“采礦影響”項目下進行。該項目于2015年啟動,第一階段(2015-2017)主要研究海底小規模采礦干擾的長期變化,“第二階段”(2018-2022)監測多金屬結核采集系統對環境影響,“第三階段”旨在提供關鍵的科學證據,以支持未來海底采礦及其管理的國際和國家立法決策。
歐盟啟動合作項目,挖掘海洋極端環境下生物產業利用潛力
據廣海局2月21日消息,歐洲13家機構合作開展的國際XTREAM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由歐盟“歐洲地平線”計劃撥款440萬歐元資助,為期4年,將聚焦在冰川、海底熱液區、深海海底等極端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挖掘其在生物制藥、生命醫藥、新型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其中,GEOMAR的重點研究對象為深海海綿及其共生微生物。項目將特別尋找新的生物催化劑,并利用微流體分析、人工智能和無人機等尖端技術,推動生物技術應用和生物經濟循環發展,提供滿足歐洲環保要求的天然生物材料解決方案,降低生物技術研究的成本和環境影響。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擬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行業采取行動
據國際船舶網2月21日消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宣布就擬議中的301條款行動征求公眾意見。USTR表示,在此次301調查中,中國在海事、物流及造船行業的政策和做法“不合理”,對美國相關行業造成“負擔或限制”。對此,USTR擬采取以下措施:對中國船舶運營商征收國際海運服務費;對船隊中含有中國建造船舶的運營商征收服務費;對可能在中國訂造船舶的運營商征收服務費;對通過美國建造船舶進行的海運運輸減免服務費。
航空
烏克蘭公布“無人機前線”項目,以在前沿陣地建立無人機殺傷區
據DefenseNews網站2月20日消息,烏克蘭公布“無人機前線”(Drone Line)項目,以在前沿陣地建立無人機殺傷區。該項目有兩個核心目標:一是沿防線建立15千米無人機“殺傷區”的目標,保持持續的無人機偵察能力;二是加強對步兵部隊的支持與協調,以建立緩沖區,全面感知和偵察俄羅斯兵力調整與軍事行動,提升先期預警和攻防決策能力。目前,烏克蘭計劃將Chaklun系列自研無人機納入至該項目中,專用于對抗敵方察打一體無人機。
美陸軍授予法國賽峰公司價值不詳合同,用于推進“未來遠程突擊飛行器”項目研發進程
據SOFREP網站2月21日消息,美陸軍授予法國賽峰公司一份價值不詳的合同,用于為“未來遠程突擊飛行器”(FLRAA)項目研發專用天線系統及飛行測試評估系統。根據合同,賽峰將交付飛行測試評估系統及信號組件,為FLRAA原型機提供精準數據采集、記錄與分析能力,提升載機在電磁等極端環境下通信效能,為新型突擊機的戰場通信提供保障。據悉,FLRAA項目旨在研發新一代旋翼平臺,逐步取代現役的UH-60“黑鷹”和AH-64“阿帕奇”直升機,為大幅增強陸軍空中遠程投送與全域作戰效能提供支持。
航天
美國SpaceX公司發射第237批22顆微版“星鏈”v2.0衛星,包括13顆具備直連手機功能的衛星
據Space網站2月23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利用“獵鷹”-9火箭于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237批22顆微版“星鏈”v2.0衛星,其中包括13顆具備直連手機功能的衛星。本次發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發射數量達到8008顆,包括3294顆微版“星鏈”v2.0衛星。目前,大約有7083顆“星鏈”在軌,包括531顆直連手機衛星。據統計,本次發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23次發射任務,也是微版“星鏈”v2.0衛星的第147次發射。
美國SpaceX公司發射第236批23顆微版“星鏈”v2.0衛星,包括13顆具備直連手機功能的衛星
據Space網站2月22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利用“獵鷹”-9火箭于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發射236批23顆微版“星鏈”v2.0衛星,其中包括13顆具備直連手機功能的衛星。本次發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發射數量達到7986顆,包括3272顆微版“星鏈”v2.0衛星。目前,大約有7078顆“星鏈”在軌,包括518顆直連手機衛星。據統計,本次發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22次發射任務,也是微版“星鏈”v2.0衛星的第146次發射。
新材料
美國微軟開發首個拓撲量子比特驅動的芯片,在量子計算能力取突破
據NEW ATLAS 2月20日消息,美國微軟開發同類中首個拓撲量子比特驅動的量子芯片,在量子計算能力取突破。該芯片的核心8個量子比特,由一種名為“拓撲導體”的新材料制成,每個量子比特只有1/100毫米。目前,該處理器尚未投入商業使用,可能僅用于評估、模擬和開發未來的芯片。
印度理工學院開發了新型透明電極,有望在太陽能應用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據TechXplore 2月20日消息,印度理工學院(I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新型NiO/Ag/NiO透明電極,有助于實現高效率、耐用性和紅外透明度,有望在太陽能應用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研究人員通過在NiO/Ag/NiO (NAN)三層結構中加入混合頂部透明電極(TE)來實現這一目標,該方法采用低能物理氣相沉積技術制作了電阻極低、可見光透過率高的電極。當集成到太陽能電池配置中,從不同側面照射時的NAN-TE功率轉換效率(PCE)分別為9.05%和6.54%,72%的高雙面系數表明電池能夠有效地從兩個方向捕獲光線。此外,在沒有任何保護性封裝的情況下,該電池可維持其初始效率的80%超過1000小時。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Journal of Photonics for Energy》期刊。
先進制造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微型空中機器人的機翼系統,將飛行時間延長了100倍
據NEW ATLAS 2月22日消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設計了微型空中機器人的機翼系統,將該類機器人飛行時間延長了100倍。該機器人重量不到一克,具有撲翼功能,平均速度為30厘米/秒,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同時其飛行時間可達到1000秒。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注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