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源頭活水來”。《哪吒2》的爆火,不僅重塑了國產動畫的國際形象,也通過其產業鏈效應為區域構建人才生態提供了實踐樣本。圍繞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成都高新區以產業“鏈”才、政策“聚”才、服務“惠”才、環境“留”才,不斷探索人才發展路徑,吸引集聚更多優秀人才來成都高新區干事創業,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2月22日,成都高新區召開2025年工作會議,明確將錨定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奮斗目標,堅持“以改革創新為驅動、以開放合作為引領、以科技產業為支撐、以嚴實作風為保障”四個實踐路徑,實施打造“中國式現代化一流樣板、對外交往一流窗口、新質生產力一流示范、營商環境一流標桿”的攻堅行動,抓好六項重點工作,敢字為先、干字當頭,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成都高新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將營造最優的人才發展生態,構建從企業家人才、領軍人才、創新人才到產業技能人才全覆蓋的服務體系,讓企業人才支撐“更多元”。
2025年2月17日14時41分,中國電影史冊迎來重大時刻——《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全球票房沖破120億元,進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截至2025年2月23日12時30分,總票房135億元,暫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8位。
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意義重大。
從時間軸來看,今年是中國電影120周年,《哪吒2》在極短的時間里票房屢屢突破紀錄,成為現象級國漫爆款,百年的積淀在迎來了一次集中的大爆發;從空間軸來看,《哪吒2》從成都出發,走向世界,正在重塑中國動畫的全球坐標。
《哪吒》在成都誕生,并非“無源之水”,離不開這座城市多年來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構建良好生態的結果。
近年來,成都堅定不移建設人才集聚高地,把加快建設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臺作為“總抓手”,在城市性價比、人才效能、政策效應、情感歸屬4個維度上尋求“最大公約數”,激發鏈式化學反應,不斷釋放各類人才創新創造的乘數效應。
想要深度解碼背后的原因,其創作團隊所在的成都高新區是最合適的觀察點和風向標——從餃子成立“餃克力”動畫工作室,到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成為業界翹楚,《哪吒》的飛躍,是廣大青年人才在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成長歷程的縮影與實證。
圍繞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以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人才集聚區為牽引,成都高新區力推產業“鏈”才、政策“聚”才、服務“惠”才、環境“留”才,不斷探索人才發展路徑,吸引集聚更多優秀人才來成都高新區干事創業,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站在創新的前沿,越來越多的追夢者來到成都高新區追逐自己的理想,正加快孕育下一個“哪吒”。
產業生態
吸引五湖四海人才匯聚高新
在整個《哪吒2》創作過程里,團隊首要解決的是創意。可可豆動畫CEO、《哪吒2》制片人劉文章說:“很多鏡頭完全找不到參考,只能自己磨,這是創新必經的過程。”
這不僅是動畫行業的靈魂,更是整個數字文創產業的共識。在業內看來,數字文創產業屬于創意密集型行業,人才成本占前期研發成本的90%。也就是說,數字文創產業之爭,本質上就是人才之爭。
作為中國(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從一系列數據上,就能看到成都高新區在數字文創產業人才上的前瞻布局——引進培育相關企業6000余家,形成超千億元產業規模集群,為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舞臺。
找準銜接“點”,開展“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持續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為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提供廣闊天地,是成都高新區的一大“制勝法寶”。
《哪吒2》的爆火,讓成都高新區以“特色立園”匯聚全鏈生態進入許多觀察者的視野,其制作鏈上的關鍵企業大多位于天府數字文創產業園內:可可豆動畫負責出品制作,墨境天合專攻視覺特效,千鳥動畫負責美術設計……
墨鏡天合成都公司CEO劉穎說,天府數字文創產業園聚集了眾多前沿的數字科技公司,形成了活躍的產業生態鏈,這種協同效應不斷促進企業間的合作交流,加上各類人才的持續涌入,不斷壯大著數字文創的“朋友圈”。
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
不限于數字經濟產業,在成都高新區,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再到高端軟件、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細分賽道,豐富的產業基礎和各類專業化產業園區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人才隊伍。其中,既有以院士、國家級領軍人才為代表的頂尖人才,也有以海歸人才、博士碩士為主體的高層次創新人才;既有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也有在傳統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的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首任理事長湯超走訪與調研全國范圍內多個高新產業園區后,被成都高新區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雄厚的生物醫藥產業基礎、前瞻性的創新認知理念以及一流的營商服務環境所打動,帶領一批高層次人才在此建立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產業集群。
天府絳溪實驗室量子互聯網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強,曾經在海外攻讀博士后,2017年畢業后選擇回到成都,現在是電子科技大學“80后”教授,2022年11月帶領團隊開展科研攻關,研制的高性能“光通信波段量子糾纏光源”,榮獲2024年第五屆世界光子大會發明展金獎,他笑稱團隊都是“逐量而行”,而量子科技必定“前途無量”。
電子科技大學“90后教授”、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顧實是2017年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30人榜單入選者,其參與研究的人形機器人“通天曉”在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一炮而紅。在他看來,成都高校資源豐富,“電子科大、川大等,每年都為企業輸送大量專業人才。”
不同領域、不同專業的人才匯聚交融,各得其所、各展其長,正在轉化為澎湃不竭的發展優勢,為成都高新區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提供堅強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政策加碼
全方位激活創新人才活力
機制活、政策好,則人才聚、事業興。
“我們都認為成都的環境更加適合動畫創作,可以讓動畫創作者們保持比較穩定的創作狀態。”《哪吒》制片人劉文章表示,得益于高校優勢,成都藝術類人才眾多。成都高新區游戲行業在全國名列前茅,一定程度上為動畫行業提供了人才。
除了高校培養,騰訊、網易等頭部企業的溢出效應,疊加成都高新區的人才政策暖風頻吹,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創新人才“用腳投票”。
縱觀成都高新區人才發展史,人才開放貫穿始終,核心是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解除束縛在人才身上的“枷鎖”,全方位激活人才活力。
在人才認定上,打破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人才評價機制,按照“以薪定才”“以崗定才”“以績定才”“以賽定才”“以投定才”導向,在全市率先開展高層次人才自主認定。
破除原有的科技管理制度藩籬,更好地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成都高新區于2021年啟動了“岷山行動”計劃,通過揭榜掛帥的形式吸引高層次人才團隊,現已發布3批需求榜單,15支團隊揭榜,聚集雷憲章、張興棟、姜文漢等5位院士及600余位專家。“‘岷山行動’計劃的支持,讓高校內部的成果走出圍墻,實現成果落地轉化與產品形成。”第二批揭榜項目之一的岷山恒容總經理王海鵬說。
對人才的穩定支持、充分信任,也體現在賦予領軍人才“人財物”和科研自主權方面。
2022年2月,成都高新區出臺了《急需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急需產業創新領軍人才專項支持政策(試行)》。急需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急需產業創新領軍人才最高2000萬元支持;給予3年、每年最高500萬元人才補貼……天府絳溪實驗室執行主任楊建宇說,結合成都高新區“真金白銀”的攬才政策,實驗室正有規劃、有針對性地引進國際頂尖人才。
此外,成都高新區根據人才貢獻和實績,每年進行金熊貓創業“成就獎”“人才獎”評選。同時,為激勵科技人才創新創造,還于2020年啟動“產業教授”計劃,支持全球前200強高校和國內雙一流高校教授在區內創業,并匹配相應補貼和獎勵。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政策“磁力”激發人才“活力”,成都高新區各類人才總量已突破80萬,國家、省、市級高層次人才超2000人。每一個數據背后,都代表著一名企業亟需的關鍵人才,有望攻克一項技術、帶動一個項目,甚至撬動一個產業發展。
暖心服務
讓人才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再“硬核”的政策,也需要“暖心”的服務來走完“最后一公里”。
《哪吒2》大火之后,坐落在成都錦城湖畔的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吸引了眾多關注。這里不止為企業提供靈活的辦公場所,更是在服務上給予全面支持:園區聚焦影視傳媒、游戲電競等數字文創領域,入駐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成為日常;文化藝術中心、優質學校、醫院、地鐵環繞,園區內有豐富的生活配套,辦公與生活完美融合,為員工帶來舒適高效的工作體驗;具有豐富的產業服務經驗和完備的產業服務體系。
在眾多企業家眼里,暖心服務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便利。
魚泡網創始人周峰2019年從深圳回蓉創業時,很多人問他為什么選擇成都。“成都的‘雙創’載體為我們提供了首年免租的辦公空間,‘科創貸’則解決了早期融資難題,更難得的是對青年創業者的‘陪伴式成長’。去年我們參與‘蓉漂杯’創業大賽,不僅獲得千萬級投資意向,還通過路演結識了產業鏈上下游伙伴。”
這些認可背后,正是成都高新區實施營商環境“一號工程”和推進人才服務體制機制的有效落地。
優化人才服務體系架構。成都高新區開展溝通隨心、居住舒心、家庭安心、健康放心、創業專心、辦事省心、榮譽賞心等“七心行動”,確保人才服務全領域,以“服務七心”換“人才齊心”。同時,建立百名領導聯系服務百名專家、一線專員聯系服務萬名人才、智慧平臺全時服務百萬人才等“三大機制”,實現人才服務全覆蓋,形成“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良好環境。
讓人才更有參與度和獲得感幸福感。連續六年舉辦的金熊貓全球創新創業大賽廣泛匯聚創新要素,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優秀人才落地成都高新區;“蓉漂杯”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在為青年創新人才搭建起交流展示的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用“真心”贏得“真心”。成都高新區打造的高端人才在線服務平臺——“金熊貓人才通”可以滿足人才購住房、尋就醫、找資金等各類需求,解決人才關心的“關鍵小事”,實現對不同類型人才的精準服務。西門子公司高級技術專家唐安華表示,“成都高新區為我們技能人才提供了‘成都工匠’評價機會和高層次人才自主認定的通道,這對我們是最大的鼓舞,讓我們能安心的扎根在這座城市,心無旁騖的鉆研技術、提高技能。”
按照成都市委統一安排部署,成都高新區深入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實現轄區規上企業和工業企業服務全覆蓋,累計走訪企業7900余家,收集解決問題3400余個,問題解決率達100%。建設政策“免申即享”智慧調度系統,打造智慧蓉城企業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平臺,多點開花,取得明顯成效,為選擇成都高新區發展的人才帶來信心。沃飛長空CEO兼首席科學家郭亮表示:“得益于這座城市良好的營商環境、惠企政策和要素資源,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才來成都、來成都高新就業創業。”
宜業宜居
此心安處是吾鄉
餃子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成都是一座充滿活力和包容性的城市,這種氛圍無形中影響了他們的創作。在創作過程中,團隊并沒有刻意去加入四川元素,但這些細節卻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成都“安逸巴適”的創作環境,也是年輕創作者所喜歡的。目前,可可豆動畫創作團隊大概有200人,比《哪吒1》時多了一倍。在人才結構上,可可豆動畫迎來了大量新鮮血液,90后、00后等年輕創作者紛紛加入,與原有的核心團隊相互融合。
圖據 成都天府軟件園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以流動人才數據為指標,其中25歲以下人才占比達到近半數,換句話說,一個城市吸引力排名,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青年人才的地域選擇。
總體來看,這一群體更加注重工作發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機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乃至城市消費活力和文娛活動豐富度都是他們“愛上一座城”的原因。
成都高新區,正是這樣一個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理想之地。
在這里,工作與生活張弛有度。在天府一至五街,數十萬年輕人白天分秒必爭、拼搏奮斗,到了夜晚,他們又會帶著工作一天的充實感,到鄰近的鐵像寺水街享受豐富的夜市、夜秀、夜展,品味時間的愜意悠然;充滿黑科技的圖書新館“去晚了根本沒有座位”,散花書院、朵云書院等“中國最美書店”生動演繹著“書香之城”的文脈肌理。
在這里,新潮與古典交疊融合。可以邂逅青空下的雪山,與三五好友享受詩意棲居生活,可以在騎行主題新概念商業公園“CyPARK”打卡補給,再出發來一場環城綠道騎行、桂溪公園露營、龍泉山看日出“新鐵人三項”。
在這里,煙火氣和時尚風彼此輝映。玉林路街頭茶館、咖啡、美食、酒吧等慢時光青春漾動,交子大道“月亮上寫詩”“元宇宙街區”“千人漢服秀”等潮場景隨節切換,“致敬奮進者,共享中國年”跨年活動、“風華正茂·成都我的家—奮進中的你我”元宵主題活動等大型主題活動讓人才當主角,體育館里世羽“湯尤杯”、電影“百花獎”等賽事盛會接二連三。無論是市民還是游客,都可以放慢腳步,讓時光停留在古樸茶館里、讓味蕾浸潤。
作為希望之都、成功之都,“成都,都成”是這座城市與生俱來的精神氣質,成都高新區,則是無數人長大成人后建立的“新家”這個讓人內心安定的地方,生動詮釋了“此心安處是吾鄉”,寄托著大家對于未來美好人生堅定不移的選擇和向往。
成都高新區,將創新之路根植于自身的稟賦和選擇之中,正以蓬勃的朝氣和活力,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前行,擔負更多國家使命,奮力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
作者:一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