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久了,真的會留下后遺癥,比方說為了避免說話語氣生硬,句末總要加上一些語氣詞,“素捏滴嘟噠”,如果有人總是這樣跟你說話,那么你對面大概率是一位被班味浸染的牛馬。
圖源:《二十不惑》劇照
據說這種語氣詞也可以用來鑒定直男,舉個例子,當你問一個男人是不是直男,他回你,“臭貝貝,素直男惹”,那么答案九成九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諧音梗,被國際高端護膚品牌SK-II 用到了女性營銷的創意上。
SK-II 攜手張鈞甯
講述「素的我敢」的故事
每次三八婦女節前后,都是各種品牌開展女性營銷的重要時間節點。最近,SK-II 帶來了一個「素的我敢」主題活動。
基于這個主題,SK-II 發布了《素的,我敢》品牌態度宣傳片,攜手全新代言人張鈞甯,以及幾位不同職業身份的女性,講述「素的我敢」的故事。
此外,SK-II 還聯合小紅書進行共創,發布討論話題,邀請用戶以“素的,我敢____”為題,分享自己晶透素顏的故事及使用神仙水的真實感受。
女性向的態度營銷,不外乎這些話題:倡導女性意識覺醒,破除性別偏見為,直面女性焦慮……不難看出,SK-II 正是瞄準了當代女性渴望展現真實自我、追求自信、自洽的心理訴求。
在具體執行上,借助明星、KOL等的觀念輸出和真實故事分享,讓TVC所拋出的“素的,我敢”的態度,實現最大化的傳遞,進一步深化女性群體對于“敢素”這一品牌主張的認同感。
而通過聚焦“素的”,也就是素顏、無需粉飾,此次營銷將真實之美與產品功效建立了內在關聯,即好的肌膚狀態,給予了女性自信無畏的底氣。
廣告被吐槽莫名其妙
只因代言人顏值太高?
當下,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到了擺脫容貌焦慮、拒絕“服美役”的隊列,遠離身材外貌焦慮所帶來的隱形枷鎖。
洞察到大眾審美觀念的變遷,SK-II 在很早以前就掀起了一場掀起一場“素顏革命”式的品牌傳播,在消費者心中定格了“裸肌”的品牌心智。
2018年,SK-II 攜手世界級紀實攝影機構瑪格南圖片社,邀請六位全球知名女藝人:湯唯、倪妮、春夏、有村架純、松岡茉優、科洛?莫瑞茲,無底妝出鏡,拍攝了裸肌大片,展示肌膚自然之美,傳遞自信能量,掀起了不小討論聲量。
圖源:微博
去年,也就是2024年婦女節期間,SK-II 捕捉到了女性年齡焦慮這一情緒觸點,邀請5位橫跨不同年齡段的女性,無底妝素顏出鏡,講述她們的蛻變故事,以真實的女性力量引發共鳴,驗證了“年齡越大,真的可以越活越年輕”的品牌主張。
這一次,SK-II 選擇的合作對象是張鈞甯,作為娛樂圈的學霸,她不僅是一枚資深運動達人,更是傳說中被歲月優待的“凍齡女神”,氣質非常好,能夠很好地詮釋SK-II 一貫倡導的真實、自然的素顏之美。
不過這次的短片,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內娛偶像劇的打光或者后期路數的影響,SK-II 的品牌短片不像以往一樣突出自由、隨行的氛圍感,反而是主打一個精致。
此外,這次SK-II 的文案,也遭到了一些無情吐槽。
“素的,我敢打破你應該”“素的,我敢自在表達”“敢素顏,挑戰自我”“敢素顏,面對復雜”……諸如此類,表述上就讓人感覺比較抽象,仿佛必須要使用“素的”這個網絡用語來實現玩梗,同時又能表達題意的一語雙關。
不可否認,生活中確實存在一部分因為擔憂外界評價而對素顏有顧慮的女性,像是從事藝人職業的女性。但在現在這個時代,大家普遍認可的社會觀念中,素顏,本身就是一個“敢”與“不敢”的抉擇。所謂的敢,仿佛在預設素顏面臨著某種社會壓力。
圖源:小紅書用戶
如果要把素顏這件事升華到價值觀上面,那么可以說素顏是對自己發自心底的悅納,是因為自信坦然,不依賴于外界的外貌評價來定義自己。
比起強硬的“敢素顏”的態度宣言,素顏與不素顏的選擇權應當交給大眾,用產品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權,至于敢與不敢的勇氣,留給修煉強大的內心。
用價值觀圈粉消費者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隨著市場競爭帶來產品同質化等一系列困擾,品牌為了獲得消費者認同,將自己與競品區分開,會選擇通過傳遞品牌價值觀來吸引消費者,比如,不少女性友好品牌都會通過為女性發聲、張揚現代獨立女性態度來圈粉消費者。
但強調“精神與價值觀的響應”的價值營銷并不是萬能解法,而且它對品牌的內容力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最近,deepseek熱度居高不下,小李也就這個案例向聰明AI提出了問題,然后得到了一個很犀利的答案(開放式問題,沒有預設傾向)。
圖源:deepseek
去年珀萊雅在為三八婦女節預熱的時候,輸出了5個關于選擇對抗偏見的用戶故事(微博已刪除),卻因為其中包含的兩個男性視角的故事引發爭議。
圖源:珀萊雅官方
后來珀萊雅作出了回應,表示提出「性別不是邊界線 偏見才是」聚焦的是性別偏見,包含女性和男性在內的性別平等,希望最終實現的是所有弱者都被尊重的世界,可以從性別偏見中被解放的世界。
圖源:微博用戶
珀萊雅的「性別不是邊界線 偏見才是」一直是一個受到贊譽的價值營銷IP,卻因“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內容和“婦女節的節日主體”的立場問題被質疑,可見打造長線營銷IP不易,后期容易出現內容乏力。
說白了,社會價值觀念和消費者心理一直在變化,品牌應該深刻理解消費者在當下的真實生活狀態和需求,來升級品牌價值觀的表達。
作者 | 李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