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節后第一周的大漲后,市場上就已經有很多看空的聲音了,
市場究竟什么時候會出現新的拐點,我們應該怎么應對現在的波動?下面這篇給大家一次性講清楚!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重要提示】,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什么時候是個頭?
從節后以來,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賣在人聲鼎沸時,為啥呢?
因為他們認為AI只是在炒概念,既沒看到業績,也沒看到應用落地,不可能有持續行情。
但他們忽視了人性,人性驅動股性!
上上周末,DS接入微信,很多自作聰明的人認為上周一就是利好出盡,高潮退去,哪知道高潮后面還有高潮。
其實,很多人對港股是有很強的偏見的,因為港股也有十年沒漲了。
但現在南向資金的成交額占比都達到50%了。
人們在經歷三年熊市后,形成了慣性思維,還是熊市思維,見到一點利潤就趕緊想跑。
這才剛開張你就罷工不干了,能怪誰呢?
誠然,在A股和港股上漲的過程中,肯定有回撤。
大家已經抱怨三年了,這三年,A股的業績不斷下滑,基數很低。
人們的思維始終是慣性的,以為過去三年業績不好,未來就一直不好。
但可能嗎?宏觀預期一定是有周期的。
二,散戶已經被馴化
過去三年基數很低,那么周期一旦恢復,業績增速的彈性反而會特別大。
比如,我們看半導體的增速在去年三季度,增速就回升到接近30%了。
很多人已經被熊市馴化得沒有想象力了。
隨著央媽在節后的態度大幅轉變,我們極有可能在一季度就見到業績拐點!
而股市大概率也會提前財報反應,總之,業績彈性越大,股市上漲的動能就越足。
只不過股市的上漲是波動中上漲的,很多人不適應波動,這才是關鍵。
股市就是這樣的,當人們形成羊群效應時,股市的走勢就會跟人群反向而行。
這些賣飛的人,心里會奇癢難耐,賣飛比被套難受多了,這就是人性。
這些人賣出后,股市繼續漲,一定會漲到他們忍不住沖回來接盤。
在牛市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拿得住,想要有不錯的收益,難就難在股市隨時都在巨幅波動,
波動會擾動心神,讓你要么被誘惑,要么被驚嚇,要么被裹挾,要么被懊悔。
三,能不能拿得住?
就像去年九月份的那波行情,其實,有很多股票是一直漲到現在的,但有一些卻只漲了幾天 ,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就比如下面這只股票:
從圖中可以看出,924行情以來,這只股票一路上漲,就很多人可能說這只要一直持有就可以了,
但仔細看你就會發現這期間很多次大幅震蕩,你真的能保證堅定持有?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在中途選擇下車,
這期間如果再配合上一些利空消息,很多人都是拿不住的,大多數人都會被消息所迷惑,這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一葉障目。
那怎么辦?我們都知道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觀念更完善,那如果散戶能看清楚機構資金的動作的話,問題也就解決了,
可能大家覺得機構行為如何看啊?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數據統計工具了。
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數據先保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后,
再通過大數據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征了,看下圖:
大家注意看圖中的橙色柱體,它是「機構庫存」數據,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特有的,表達機構資金參與交易的意愿,
如果「機構庫存」數據持續時間越長,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也說明機構資金越看好!
從圖中能夠發現,股價上漲階段,盡管股價多次劇烈震蕩,可「機構庫存」數據一直保持活躍,這表明機構資金始終在積極參與。
因此,只要認清這一點,面對較大波動時,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然而,還有一種情況更讓人難以防范,看下圖:
這只股票的走勢就沒那么樂觀了,在 9 月 24 日那波行情里僅僅上漲了短短幾天,隨后便一路下行。
看數據我們注意到,這只股票對應的「機構庫存」數據在存續了一段時間后,便慢慢沒了蹤跡。
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大家就得提高警惕,這也充分體現出機構資金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