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胖胖有點震驚。
但不久后,央視網發布了辟謠微博,引用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李婷教授的分析,表示這個死亡率數據并不準確,甚至說1100萬的死亡人數沒有來源,可能是某些數據分析錯誤的結果。
雖然說,這人工智能越來越智能,但它也有出錯的時候。
胖胖在微信上搜索了一下,發現很多自媒體也在討論這個話題,好像很多人開始關注80后到底怎么了。
甚至有文章提到,80后是“被時代透支”的一代,活得特別累。
確實,前幾天還看到有人分析,60后經歷了改革開放,70后享受了時代的紅利,唯獨80后好像承受了最多的壓力。
但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這種“80后去世”的消息會引發這么大的討論?
也許原因就在于,互聯網的熱搜總是充斥著“80后因工作過勞而……”、“80后抑郁癥問題嚴重”等這樣的內容。
久而久之,這些信息像心理暗示一樣,很多人不自覺地開始相信80后確實是“累死”的一代。
其實,80后的壓力真不是空穴來風。
尤其是81、82這波人,已經不僅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照顧四個父母。
孩子們的教育,父母的健康問題,加上自己忙碌的工作,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
父母大多數已經到了六十多、七十歲,正是需要醫療和養老的關鍵年齡,而大部分80后父母可能還沒有完善的保障。
這些責任和壓力,幾乎都壓在了年輕人身上。
而且,80后不僅在物質上面臨壓力,精神上的負擔才是真正讓人無法承受的部分。
你想想,當壓力過大時,人的生存欲望和動力會被擊垮,鐵打的身體也難以抵擋。
很多80后正面臨抑郁癥、經濟危機、家庭問題等多重困境。
所以,這一代人承受的經濟和社會壓力,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我們回頭看看60后、70后,那時候工作和學習有比較穩定的保障,結婚也是基于情感基礎,生活似乎有了某種框架。
而80后呢,可能戀愛早就不再單純談感情,更多的是談錢、談條件;
父母的養老成了孩子的責任,而這份責任的承擔,幾乎變成了生活的全部。
為什么今天的80后,肩上的壓力如此沉重?
父母的“兜底”責任,為什么幾乎成了孩子們的責任?
為什么沒有更多的責任方來分擔這一切?
80后一代的壓力,真不是空談的。
每天加班,身心俱疲,精神負擔重得無處釋放。
像胖胖身邊的80后無論是擔心被裁員,還是面臨家庭的重重困境,都在像“牛馬”一樣拼命工作,卻依然難以喘息。
而家庭壓力如同沉重的山,四個老人在盯著你,生活的每一刻都被牽扯,心力交瘁卻無能為力。
而就在這些疲憊的80后背后,還不斷有關于“80后去世”的謠言,這些消息竟能在公眾中產生廣泛的情感共鳴。
所以呢,這代人白天忙著生計,晚上為家庭憂慮,忙到自己幾乎忘記了自己。
有多少人每天都在公司與家務之間奔波,犧牲健康換來微薄薪水,卻依然未能擺脫生存困境。
從獨生子女政策到延遲退休,從教改到互聯網,各行業裁員,80后見證了無數社會變化,但依然承擔著家庭和社會的重壓。
或許,真正的故事并不在冰冷的統計數據中,而是在每個深夜回家的疲憊面容里,在為孩子輔導作業時積壓的愧疚中,在陪父母看病時的隱忍眼淚中。
他們不需要同情,但值得被看見。
由于文章多次發布不了,一直修改,可能一些討論的問題被迫刪除,大家見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