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皮膚瘙癢是孕媽們在懷孕期間一個常見的小困擾,妊娠期間由于身體激素改變,皮膚出現干燥、輕微瘙癢等現象屬于正常生理反應,可能與皮膚干燥、皮膚牽拉、蚊蟲叮咬、激素水平波動等因素有關,但也需要與濕疹、接觸性皮炎、蕁麻疹、神經性皮炎、孕晚期肝內膽汁淤積癥、銀屑病等進行鑒別。
在中醫來講,懷孕期間全身陰血下注子宮來養胎,導致母體血脈相對虧虛,而血虛會導致肌膚失去血液潤澤,引起皮膚瘙癢,即中醫所說的生風化燥。中醫在治療孕期皮膚瘙癢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副作用少,對母體及胎兒的健康傷害也相對較小。原則上以治病與安胎同時進行,主要包括藥物治療、針灸治療、飲食調理等:
1. 藥物治療:中醫認為,妊娠皮膚瘙癢癥與肝腎不足、沖任不調、帶脈失約等有關,可以用草藥金銀花、野菊花、艾葉、花椒等熬水擦洗瘙癢的部位,可以有效的止癢。
2. 針灸治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針灸足三里、三陰交、關元、隱白等穴位進行輔助治療,有助于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調和氣血,進而緩解癥狀。
3. 飲食調理:在治療期間應注意清淡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響治療效果,還需避免食用油膩性食物,例如肥肉、炸雞等,可以多吃胡蘿卜、堅果、牛油果等。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也需要注意:
1. 保持皮膚滋潤:洗澡后及時涂抹孕期安全的潤膚乳,鎖住皮膚水分。選擇含有天然成分的乳液,比如甘油、霍霍巴油等,減少化學刺激。
2. 穿寬松舒適的衣物:選擇柔軟、透氣的棉質衣物,避免緊身或粗糙材質的衣服,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和刺激。
3. 控制環境濕度:孕期準媽媽最好生活在濕度適宜的環境中,尤其是秋冬季節,可在家中使用加濕器,保持室內濕度在40%-60%之間。
4. 避免抓撓:瘙癢難忍時,切忌用力抓撓,因為抓破皮膚可能引起感染或加重瘙癢。可以用冷毛巾輕輕敷在瘙癢處,緩解不適。
5. 適當放松心情:懷孕初期可能因為種種不適和情緒波動感到焦慮,而情緒緊張也可能加劇瘙癢感。嘗試冥想、深呼吸或聽舒緩的音樂放松心情,有助于緩解身體的不適感。
哪些情況需要就醫?
雖然孕早期大多數瘙癢屬于生理性問題,但如果瘙癢伴隨以下癥狀,應及時就醫:
● 瘙癢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或睡眠;
● 出現明顯皮疹、紅腫或水皰;
● 全身性瘙癢,尤其是手掌、腳底瘙癢,可能是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表現;
● 使用緩解方法后癥狀仍未改善或惡化。
孕早期身體的變化是適應新生命到來的過程,出現瘙癢不適大多是正常的。準媽媽們在應對這些小困擾時,不必過于焦慮,只需科學護理、合理調整用藥,就可以大大緩解不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