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就可以對2024年的個人所得稅進行匯算清繳了,完成后有些人將獲得退稅,還有些人可能得補稅,但對大部分人沒有影響。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根據多方數據驗證,我國目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人員不足1億人,也就是7、8千萬的樣子,占14.1億人的比重不到6%,這意味著路上100個人里繳納個稅的不到6人。而退稅的前提是在2024年期間繳納過個人所得稅。
在最近召開的第十一屆全國社會保障學術大會上,上海財經大學的教授叢樹海提出將個稅免征額提高至每月6000元。
在我看來提高個稅起征點不是沒有必要但顯然不是當下最應該關注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個稅免征額是5000元/月,但很多人的到手工資超過這個數字卻依然不用繳稅,究其原因是專項附加扣除實施后的平均實際個稅起征點早就超過了5000元。
以扶養小孩為例,生育一個孩子每月可抵扣2000元收入,個稅免征額從5000元/月提高至7000元/月;又比如,父母中的一位年滿60周歲,納稅人最多可以享受每月3000元的贍養老人支出抵扣,他的免稅額變成了8000元。
前文說過,繳納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的人數占我國的總人口比例不到6%,就是因為2019年起實施了專項附加扣除制度,讓不少月入超過5000元的打工人同樣不需要繳納個稅。
按照專家的建議,把硬性的免稅額再提高1000元至6000元,需要納稅的人更少,可能只有5、6千萬人了,他們將是受益者,而原本就不繳個稅的13億人啥都沒有享受到。
即使將老人、孩子以及不工作的成年人剔除,我國目前差不多有7.4億就業人口,因個稅起征點提高而獲益的人只占全部就業人數的10%左右,剩下90%沒有變化。
與其如此,不如將有限的資源放到涉及面更廣的領域中,比如下調社保繳費比例。
這幾天有一則新聞引起了輿論熱議。京東殺入外賣配送領域后宣布的第一個重磅消息是將為所有外賣小哥繳納五險一金,緊接著美團跟進,表示逐步為全職和穩定兼職的外賣員繳納社保。
美團是我國最大的外賣平臺,全職和穩定兼職的外賣員人數在80萬以上,全部繳納職工社保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按理說繳納社保對外賣員個人而言絕對是好事,但出人意料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領情。根據媒體采訪,部分外賣員甚至表示不希望繳納社保。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關鍵原因是繳納社保后的到手收入變少。
我國的職工社保由個人和單位共同負擔,哪怕美團不會將公司需要承擔的社保支出轉嫁到外賣員身上,個人繳費部分也會讓小哥們的到手收入有所下降。
以5000元繳費基數為例,大部分地區“五險”的個人累計繳費比例是10.5%,公積金最低為5%,這意味著每個月需要從收入里扣除775元繳納社保,遠高于原本每月1、2百元的商業意外險支出。
一些送餐收入不高、家庭經濟負擔較重的外賣小哥自然不太愿意繳納社保。讓他們著眼未來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畢竟眼下就面臨實際收入減少的事實,大家還是想多掙點錢啊。
因此,為外賣員繳納社保是好事,但導致個人收入大幅減少不是外賣員們所希望發生的事情。
這就回到了上面提到的問題,提高個稅免征額只能讓收入相對較高的小部分職工受益,而降低社保繳費比例則可以使所有繳費的打工人,包括外賣員、快遞員、保安、保潔等底層工作者享受到實際的好處。
假設國家統一調低社保繳費比例,如“五險一金”個人繳費部分從15.5%下降至8%,那么5000元繳費基數對應的個人繳費部分就是每月400元,差不多省下了一半的支出。我相信如此一來絕大部分外賣小哥將十分愿意繳納社保。
至于下調比例后產生的差額,可以由地方財政予以補貼。這么做的好處是不僅提高了全體參保人員的可支配收入,還能刺激消費、拉動內需,起到提振經濟內循環效率的作用。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