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瘋癲夫婦”,到底還能折騰出什么?
2月22日,坎耶·韋斯特自掏2500萬美元,拍攝了一部所謂的“藝術電影”《比安卡》,在洛杉磯某倉庫舉辦首映。
現場300人蜂擁而至,所有人都想看看這位30歲嫩妻比安卡,到底在片子里裸成了什么程度。
結果電影一放完,全場沉默三秒,然后集體炸鍋:
“這就是2500萬的藝術?”
“這不是行為藝術,這就是行為x情吧?”
“坎耶是瘋了,比安卡是認真的?”
從格萊美的“裸身鬧劇”,到這部“裸體實驗電影”,坎耶和比安卡這對夫婦的操作,已經不能用“博眼球”來形容了,簡直是以身試法。
首映現場,比安卡真的“全裸”了?
據現場觀眾爆料,《比安卡》全片充斥著比安卡赤身L體在地上翻滾、癱坐、扭動的畫面,
導演瓦內薩聲稱這是用身體詮釋建筑與藝術”,但觀眾看完只覺得:
“啥藝術?我只看到S情!”
而坎耶本人,則是一身黑衣、戴著面罩,帶著一個神秘“酷似比安卡”的女人進入影院,結果電影一散場,女人沒了,坎耶一個人出來挨罵。
這場首映會,像極了坎耶夫婦的一貫作風——制造話題,吸引注意,再冷處理,讓大眾自己吵。
但這次,網友們不買賬了。
比安卡究竟是“被操控”,還是“自愿營銷”?
從去年格萊美紅毯比安卡被迫脫衣,到這部電影公然展現她的“L體美學”,坊間一直有兩種聲音:
一種認為比安卡是受害者,被坎耶瘋狂控制,甚至有點類似“軟禁”。
另一種認為比安卡是共犯,她自己也很享受這場流量盛宴。
畢竟,她從一個建筑師,一躍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裸身名媛”,連她的妹妹安吉麗娜都開始復制她的風格,試圖出道。
更有知情人士爆料:
比安卡曾因坎耶的反猶言論試圖劃清界限,但最終還是選擇合作,因為——她離不開這場名利游戲。
所以,她是“受害者”,還是“高級流量玩家”,誰也說不清了。
“假離婚”炒作,婚姻成了生意?
去年,比安卡和坎耶的“離婚傳聞”鬧得沸沸揚揚,結果沒多久,兩人又在日本被拍到偷偷約會,社交媒體上的互動也被清空又恢復。
這次電影上映前,又有消息稱他們已經分居,但比安卡依然愿意為坎耶的電影站臺。
這操作,像極了娛樂圈慣用的“離婚炒作”:
先放出婚姻危機消息,引發熱議,再借機推出新作品,最后來個“復合”大戲,把熱度拉滿。
但這次,觀眾真的累了,甚至開始懷疑:
“這兩人結婚,到底是因為愛情,還是因為利益?”
這對瘋癲夫婦,已經從最初的“獵奇話題”,徹底變成了全民嘲諷對象。
“比安卡要名要利就別裝受害者。”
“坎耶用2500萬證明自己是個油膩直男癌。”
“這波操作,連卡戴珊家族都自嘆不如。”
更可怕的是,坎耶的瘋狂言論+比安卡的“裸身營銷”,已經引起主流圈層的抵制:
坎耶的經紀公司直接解約,演唱會被取消,損失超2億美元。
比安卡被品牌撤資,成了“負資產”,連前妻金·卡戴珊都公開劃清界限。
猶太社區發起AI抗議視頻,斯嘉麗·約翰遜怒斥他們濫用肖像權。
這場鬧劇,已經從“流量游戲”,變成了社交死亡現場。
瘋癲夫婦的終局,是監獄還是流量墳場?
目前,坎耶正面臨“歧視與騷擾”訴訟,可能在4月底出庭,比安卡也被前員工爆出曾發送種族歧視信息,很可能也會被起訴。
他們的這場“名利游戲”,已經快要演不下去了。
畢竟,觀眾的耐心是有限的,流量的壽命也是有限的。
從格萊美脫衣,到倉庫裸身電影,他們一次次試圖突破大眾底線,但現在來看,他們已經把自己作到盡頭了。
有網友甚至預言:“下一個熱搜,可能是坎耶比安卡的《監獄風云》。”
坎耶用2500萬美元,拍了一部“裸體行為藝術”,但觀眾只看到了他和比安卡的流量焦慮。
這對夫婦的每一步操作,都像是精心策劃的真人秀,而他們的人生,也真的成了一場“現實版楚門的世界”。
但問題是,觀眾已經不想再看下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