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無限
宇托邦
Welcome to Deep Space
在太空探索熱潮涌動的時代,魯賓斯坦的《宇托邦:太空危競》無疑給狂飆猛進的星際競賽潑了一盆冷水。這本發人深省的著作揭露了當下太空競賽背后潛藏的殖民主義陰影和資本逐利的本質,敲響了人類未來的警鐘。
魯賓斯坦并非純粹的太空探索反對者,相反,她提倡以開放、包容和合乎倫理的方式進行太空探索,“讓知識高于利潤,合作優于競爭”。在她看來,資本巨頭沆瀣一氣,高喊拯救地球、造福人類,實則將利益最大化奉為行事準則。書中的論斷發人深省,太空競賽的理想主義面紗之下,是權力的博弈、利益的追逐。殖民者占有土地資源的帝國邏輯,不知不覺間由地球蔓延至太空。魯賓斯坦以銳利的筆觸撕開表象,直指本質,警示世人提防披著科技外衣的太空殖民主義。
她對“地球太空二選一”的批判也頗具啟發性:“‘人類’的命運與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命運息息相關。富人不能拋棄我們,讓我們獨自承受末日浩劫,因為終有一天,我們將與云龍、其他物種、憤怒的神祇和神圣的石頭一起歸來,摧毀他們嶄新的太空商場。”地球是太空探索的起點,而非應當被拋棄的廢墟。真正具有遠見的太空事業,應以地球生態和人類文明為根基,追求萬物共生的未來圖景。割裂兩者,無異于自斷退路。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論斷,從哲學、法律、文學、藝術等多個方向幫助讀者剝離圍繞太空探索的神話敘事,以更清醒、更批判的視角重新思考人類對星際未來的規劃。
《宇托邦:太空危競》的文字影響力離不開譯者的出色翻譯,是他們的努力使得這部思想深邃、語言犀利的學術著作,在保留自己鮮明特色和思想張力的同時,于更廣闊的語境中綻放異彩。
譯者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準確傳達了魯賓斯坦的那種“詼諧中的急迫感”。書中有不少帶有批判色彩的幽默表達,譯者敏銳捕捉到了原文的語境和節奏,在譯文中賦予了同樣的諷刺效果。書中關于太空帝國主義邏輯的批判涉及復雜的文化背景與深刻的學術語境,譯者也把握住了思想核心,以簡潔精準的語言表達出來,讓讀者能夠在不失原作深度的同時,直觀感受文字的力量。在傳神達意之余,譯者還適時提供了有助于讀者理解的背景知識。例如在有關太空法律的概念首次出現時,腳注中都會介紹相關背景知識,節省讀者翻找資料的時間。通過注釋和簡潔的語言調整,降低閱讀門檻,擴展了其傳播的可能性。
《宇托邦:太空危競》是一部太空時代的必讀之作。它以獨特的批判視角和人文情懷,剖析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星際競逐,引發了關于人性、技術和資本的深刻反思。當我們為人類即將邁入星際文明而歡欣鼓舞時,更應審慎考慮——我們想要什么樣的太空未來?是全人類和平參與的“exploring”,還是太空精英主導的“exploiting”?魯賓斯坦沒有生硬地給出定論,她穿梭于過去、現在與未來,全面而深入地審視太空探索,并以開放的態度邀請讀者加入這場關于人類未來的討論。當你翻開《宇托邦:太空危競》時,一段深度思考之旅就此開啟。
(本文作者彭兵轉系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
即 刻 探 索
思想文化的擺渡者,在東西方之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