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的奮斗》一書重新席卷歐洲各大書店,在中國也有不少人爭相購買,對于這種現象,有不少人站出來批判,批判現在的人為什么要買一個曾經給世界帶來災難的人寫的書,因為此書的作者正是二戰時期的納粹頭子希特勒所寫。
其實希特勒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雖然他的最終定論是二戰的罪魁禍首,窮兇極惡的法西斯獨裁者,但是這些并不妨礙我們去了解希特勒,尋找他的故事,因為他曾經與中國有著一段獨特的故事。
據說希特勒出生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早年的希特勒熱愛繪畫,曾經為了追求繪畫的夢想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而失敗。在維亞納為理想而奮斗的時候遭受了現實的無情打擊,那時的他處于人生的低潮期。
由于在維亞納沒有工作和可以幫助他的親人,為了生計他做過雜工、清潔工。一天,處于困頓中的他遇到了一個中國家庭的幫助,一對中國夫婦給予了希特勒無私的幫助,讓他在維亞納這個冷漠的城市中感受到一股來自中國的溫暖,由此他對中國產生了一種親切的感情,對中國情有獨鐘。
后來當初維亞納的落魄少年成為了德國領導人,他領導德國走出經濟危機,并在1931年到1941年間跟當時的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為當時的蔣介石提供了不少抗日武器,還派了不少指揮官。幫助蔣介石建立了不少的德國裝備的師。
我們知道,在希特勒上臺后的德國種族歧視嚴重,對有色人種的歧視日益嚴重,而對德國境內的中國人其態度是很好的,他稱中國人是“特殊的人,不一般的有色人種,應該享有更多的權利。”雖然希特勒在德國實行種族歧視政策是不對的,但是他對中國人并不壞。
在希特勒開始侵入歐洲其它國家之際,由于戰略需要,在意大利的游說下德國和日本結盟了,然而希特勒并不喜歡日本,并稱:““和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會在海邊打漁。”其實希特勒最想拉攏和結盟的對象是當時中國的蔣介石。
當時蔣介石在中國的統治其實質就是獨裁的,希特勒看好這樣的蔣介石,再加上他對中國的熱愛,自然希望能和蔣介石結盟。當時蔣介石對希特勒也是十分的崇拜,他效仿希特勒的黨衛隊,成立了“復興社”,以暴力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
蔣介石政府和希特勒領導的德國外交關系進行的十分順利,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希特勒承擔了中國代表團的全部費用。1937年,蔣介石的財政部長孔祥熙訪問了德國,并和希特勒舉行了會談,會談中希特勒對蔣介石給與了很高的評價。
后來鑒于希特勒在國際上的惡行,蔣介石對德國的關系開始變得低調,對德國在抗戰中對國民黨的軍事援助低調處理,沒有通過報紙報道。但是依然有不少的德國軍官在國民黨軍隊中擔任軍事顧問。
在1943年的常德會戰中,德國陸軍上尉弗蘭克.霍布里希作為軍事顧問在戰場上與國軍共存亡,死在了日軍的炮火之中,為中國的抗日獻出了生命。蔣介石為追升其為陸軍少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