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被稱為“帝國的墳墓”,歷史上無數大帝國被埋葬在這里。這個國家就是阿富汗,一個弱小貧窮的國家。1978年4月,阿富汗親蘇的塔拉基政權上臺,改阿富汗國名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塔拉基奉行親蘇的政策,很得蘇聯喜歡。
可是塔拉基很不得人心,他縱容屬下腐敗,自己也問題重重,他執政時期,阿富汗社會更加動蕩,老百姓怨聲載道。他實行殘酷的獨裁政策,不允許國內有任何的反對聲音。1979年3月,反蘇的阿明成為總理,蘇聯坐不住了!蘇聯本想用政變的方式逼其下臺,結果發現不行,于是就籌劃著軍事入侵。
1979年12月7日,近9萬蘇軍潮水般地涌進阿富汗,喀布爾很快被占領,阿明也被打死了。戰爭初期,阿富汗軍隊損失慘重。當時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反對蘇聯的侵略行為,美國還帶領他的盟友們抵制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勃烈日列夫躊躇滿志地說:“我們3到5周后就可以接受戰斗!”結果出乎意料。
蘇軍在開始時憑借先進的武器的確占盡了便宜,可時間一長問題出來了。阿富汗的游擊隊逐漸發現蘇軍喜歡集體出動,快速結束戰斗的特點。于是當蘇軍一來,他們就掩藏起來,阿富汗地形復雜,蘇軍對此十分不了解,所以常常遭到阿富汗游擊隊的襲擊。蘇軍十分不擅長在山地高原作戰,坦克裝甲車發揮的效用遠比實際的小得多!而且美國等國加大了對阿富汗游擊隊的支持,給他們提供武器,就這樣,蘇軍吃了虧。
蘇軍不得不增派軍隊,長期維持十幾萬人的兵力。從1979年到1989年,蘇軍竟然死傷5萬多人!這場戰爭使得蘇聯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1984年,每天花費430萬盧布,到了1986年是1000萬!不巧的是蘇聯在80年代經濟很不景氣,蘇聯因這場戰爭經濟雪上加霜。這場侵略戰爭還使得蘇聯得罪了幾十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大受影響,逐漸孤立。到了戰爭后期,很多蘇軍戰士居然從戰場上逃回來,理由是“太辛苦了”、“太殘酷了”。80年代末的蘇聯衰相盡顯,不得不在1989年完全撤軍。兩年后,蘇聯瓦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