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醫院擴張成為不少機構的選擇。近日,一位醫院工作人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感慨,引發了廣泛關注。
咱們醫院現在正熱火朝天的建新院,聽說要投資幾十億,床位數量也要增加到一千張。可是,老院長的一句話我覺得挺在理。老院長說:“你別看現在大家都在擴張規模,搞那么多床位,這些都不好說,將來可能連肚子都吃不飽,醫院規模別搞太大,人別太多,做個小而精的醫院,重點是抓技術,能解決問題,其他的都不用太擔心。”
這番言論在網絡上引起眾多醫院管理者的共鳴。老院長所言 “搞那么多床位,將來可能連肚子都吃不飽” 并非危言聳聽,近年來,因盲目擴張而陷入困境的醫院案例屢見不鮮。
急于擴張,一批醫院在擴建潮中“倒下”
前不久,“全國企業破產重整信息網”發布了《某婦兒醫院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公告顯示,2024年6月,某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該醫院的破產重整案。
根據官方信息,這是一所以婦科、產科、兒科為特色專科的醫院,其經營面積達44000平方米,床位數400張,累計分娩量超40000例,會員人數達200萬,是區域最大的三級婦兒非公立醫療機構。
促使這家醫院走到破產重整邊緣的,與該院擴張加劇的資金鏈斷裂不無關聯。根據管理人調查,2019年,為響應市場需求并擴大經營版圖,醫院啟動新院區的籌建工程,并陸續簽訂并履行了房屋租賃、裝修、醫療設備融資租賃等協議。項目舉行發布會時,曾因耗資千萬的設計費引發媒體關注。彼時,新院區院長表示:不惜重金,從基礎入手,力求將其打造成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醫院。
然而,疫情突襲,醫療行業受到嚴重沖擊,令醫院收入銳減,加之新院區的巨額資金投入,最終導致現金流斷裂,陷入經營危機。
無獨有偶,去年,某市兒童醫院的拍賣事件同樣引人注目。這家2023年剛升為二級專科醫院的兒童醫院,其破產原因也被指與院區擴建相關。
2024年12月24日,這家醫院第四次拍賣結束,當地國資企業以起拍價3.65億元成功拍得。此前該項目經歷了三次流拍,本次交易價格比第一次起拍價(4.8億元)減少了1.15億元。
資料顯示,這所兒童醫院成立于2005年。2015年9月,醫院新建項目開工,該項目計劃總投資8.5億元,占地面積79.45畝,規劃建設總面積13.38萬㎡,規劃床位1000張。其中,一期投資4.5億元,規劃建設7.36萬㎡,床位500張,并于2018年試運營。
然而,漂亮的新院區卻成為宿遷市兒童醫院的“絕唱”。當地一位資深行業人士透露,醫院起初租房運營,規模較小(200 張床位)時狀況良好,新建大規模院區后,資金緊張,投資后勁不足,最終資金鏈斷裂,運營陷入困境。
而在當地,因擴建導致資金鏈斷裂,讓醫院深陷困境的案例同樣不勝枚舉,例如2022年破產拍賣的某工人醫院,同樣與擴建有關。
其前身是企業職工醫院,為適應發展,2010 年通過民間借款等方式,花費 9000 多萬元購置了閑置多年的爛尾樓和 21 棟單體別墅。2013 年 12 月搬入新大樓后,因爛尾樓軟件資料丟失,消防無法驗收,房產證無法辦理,銀行無法抵押貸款,只能繼續民間籌資,債務 “雪球” 越滾越大。到 2015 年 8 月,盡管業務收入過億,但負債率超 150%,資不抵債,最終走向破產。
公立醫院亦難幸免,醫院舉債擴建需謹慎
“破產”并不是民營醫院獨有的,即便是公立醫院,也有大搞擴建后破產的例子。
2024年10月下旬,某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員工在社交媒體上反映,醫院已全面停診,并要求合同制員工離職。此前,該醫院已拖欠10個月工資。經當地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確認,這家公立二甲醫院已經停診,并申請破產。
公開資料顯示,該醫院是市直公立綜合性二級醫院,醫院占地約1.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1萬平方米,編制床位400張。
醫院的突然停診讓不少員工措手不及,因為近兩年來,醫院還在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住院大樓、門診大樓相繼升級擴建。
2020年,據當地人民政府的批準,醫院對門診大樓1層、3層、5 層,以及住院大樓1至6層等區域進行升級改造,總面積約3200平方米升級改造,項目估算總投資約7145.2萬元。對于這家醫院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界面新聞披露了該院2023年度的部門決算,2023年度,總收入為6155.63萬元,比2022年減少1127.9萬元,主要是因為醫療收入(包括醫保基金支付和患者付費)的下降。
醫療收入下降,醫院升級改造和人力成本上升帶來的支出增大,醫院面臨的運營壓力可想而知。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外部競爭激烈以及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和學科人才團隊建設讓醫院面臨困境,但舉債建設或是壓垮醫院的最后一根稻草。
實際上,公立醫院舉債擴張的現象已經引起國家重視。2023年12月,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強化資產管理,嚴禁舉債購置大型醫用設備,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和超標準裝修,規范基本建設項目的全過程管理。
圖片來源:財政部
2024年10月,云南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對《云南省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部分條款進行了修訂,并公開征求意見,《修訂稿》中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納入城鄉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優化配置醫療資源;嚴禁公立醫院違規舉債建設,嚴禁各級政府利用公立醫院資產抵押融資;鼓勵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
老院長提醒:做好專科,“小而精”好過追求“大”
“現在醫院越建越大,病人越來越多,但醫療的本質卻不一定能跟上。大醫院里,醫生就像是行走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病人像是一部又一部的機器,來了就被修一修,修完了就被送走。有的醫院甚至為了追求床位數量而降低服務質量,這并不是我們醫護工作者想要的。”
文章開頭的那位老院長表示:“醫院不在于大,而在于精。一個小型精品醫院,每個角落都透露著溫馨,每張床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病怎么看得不舒服?”
而技術才是老院長強調的重點:“你手藝得過硬,就能幫病人解決問題。如果技術不行,就算醫院再大,床位再多,那也是虛有其表。”
這位老院長的觀點說出了很多醫院管理者的心聲。有業內人士也表示:誰都有做大做強的夢想,但“大”意味著更高的成本,人才、運營、患者來源、長久的資金支持都是考驗,一旦將來某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讓醫院運營陷入泥沼。加上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現階段醫院擴張需要謹慎再謹慎。
尤其對民營醫院來說,和公立醫院比“大”更是不可能贏,唯有練好內功、發展特色專科才能形成競爭力。比起“砸鍋賣鐵”把醫院做大,“小而精”才是大多數民營醫院發展的“正道”和“捷徑”。
醫客說
做好專科,“小而精”好過追求“大”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看醫界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