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預 防
應急說
撿到手機后未歸還原主,盜刷微信余額并將手機損毀,這樣做不僅有悖于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更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近日,平度法院刑庭審結一起特殊的盜竊罪案件。
感謝您對安全記的認可
基本案情
被告張某、鄧某在平度市某村村口拾得一部智能手機,在發現手機沒有設置鎖屏密碼鎖后,立刻動起了歪腦筋。他們將微信零錢內的17700余元全部轉走,后將手機摔碎丟棄。
法院判決
本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張某、鄧某合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均構成盜竊罪,應受刑罰的處罰。二人到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均系坦白,且自愿認罪認罰,主動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依法可從輕處罰并從寬處理。綜合本案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法院依法判處被告張某、鄧某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法官說法
拾獲他人手機拒不歸還,并擅自通過支付功能盜刷錢財,這種行為已經構成了盜竊罪。在撿拾他人手機后,應及時歸還原主,或交予公安機關協助歸還,切勿心存僥幸盜刷手機內的資金,因貪圖“小便宜”而觸碰法律的紅線。廣大群眾也應提高防范意識,為手機設置盡量復雜的密碼并定期更換,以防手機不慎遺失時錢財被輕易盜刷。如遺失手機,應第一時間對手機卡、銀行卡、等進行掛失或凍結,避免損失擴大。
1
撿到手機拒不歸還犯法嗎?
撿到手機或其他貴重物品,如拒不歸還,失主可以以對方不當得利為由,提供證據,根據丟失物品價值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返還財物,如數額較大,可能構成侵占罪,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2
撿到手機變現或“盜刷”錢財要承擔什么責任?
拾得他人手機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其他手段將手機變成現金或是通過手機上微信或其他銀行賬號密碼轉賬獲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則構成盜竊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3
撿到手機后遺失要賠償嗎?如再次丟棄要擔責嗎?
拾得人在撿到手機后,應當妥善保管,可以通知失主領取或送交公安機關。如果拾得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導致手機遺失、毀損,拾得人要進行賠償和擔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四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第三百一十六條規定, 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4
撿到手機歸還時可以索要“酬金”嗎?
在失主沒有發布懸賞的情況下,撿到東西的人并沒有權利索要“酬金”,但是如果在保存失物過程中產生諸如保管費、送還失物差旅費等費用,是可以要求失主支付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條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在不慎丟失手機后,要第一時間聯系微信、支付寶等官方客服申請掛失或凍結賬號,聯系銀行掛失被綁定的銀行賬戶,以免賬戶被盜刷,造成資金損失。
如果拾得他人手機,要及時歸還失主,要時刻牢記法律底線,強化法律意識,不要讓傳統美德蒙羞,切勿因一時的貪念而惹來牢獄之災。
來源:平度法院、東湖區人民法院
文字的魅力在于深度,而視頻的魅力在于直觀。想要兩者兼得嗎?那就請關注我們的視頻號,讓精彩內容隨時伴隨你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