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批復重慶,明確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這一定位要遠高于四川省會成都,那么,同樣作為我國內陸冉冉升起的新星,又都是支撐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關鍵引擎,為何在戰略地位上重慶要高于成都?這樣的定位背后究竟有何考量?
重慶與成都的優勢對比
重慶與成都都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內陸,一個位于東南部,一個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在位置上,重慶東接湖廣可通達長三角,東連四川可進西藏,北抵陜西南依云貴,具備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區位優勢,長江從重慶穿流而過,又擁抱嘉陵江水系,為其賦予了通江達海的水運能力,使得重慶成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為西南內陸大量貨物流通中轉提供了便捷通道。與重慶相近的成都,雖然有著與重慶相同的區位優勢,并且也是我國內河航運的重要樞紐,但水運基礎設施和貨物吞吐量與重慶還有一定差距,2024年,重慶港水運貨物吞吐量高達2.29億噸,由此也體現出重慶“兩江游”市場的突出優勢,反觀成都港,貨物吞吐量只有742.68萬噸,不只是運輸能力上的差距,貨運航線數量、與供應鏈以及其他運輸方式的聯動能力等方面也都存在一定差距。
更關鍵的是,兩市的定位、職能等方面都存在明顯不同,成都是四川省省會,主要責任還是如何帶動省內城市協同發展,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成都成為其重要戰略支點,因此,在規劃中,成都被確定為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而重慶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屬于省級行政區,級別與四川相同,因此在國家規劃發展中,重慶也被賦予更高使命,并且重慶還是我國唯一一個位于內陸的直轄市,在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重大戰略的實施和推進下,重慶責任也更加重大,因此,早在2010年,重慶便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在最新的戰略布局調整中,雖然不在強調“國字”當頭,但重慶依舊被確定定位為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同時,重慶還被賦予了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和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兩大新使命,接下來,重慶將繼續致力于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全國大局。當然僅靠重慶還遠遠不夠,關鍵在于如何聯合成都,共同引領促進中西部地區協同發展。
成渝聯動,共筑西部發展新高地
改開40多年以來,我國主要發展方向放在沿海地區,并依托不同的區位優勢,陸續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中國最強城市群,這些城市群具備顯著的輻射引領作用和強大的分工協作能力,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大增長極。沿海地區憑借優越的地理條件和政策扶持,得以迅速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國也形成了東強西弱,沿海發達內陸落后的不平衡現象,為協調區域發展,我國選中重慶和成都,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作為我國第四大城市群,該城市群包括重慶27個區縣和四川省內的15個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人口超9000萬。核心自然是重慶和成都。
兩市都是中西部最發達的城市,2024年成都GDP高達2.35萬億元,位居省內第一,全國第七。重慶GDP高達3.22萬億元,超越廣州,位居全國第四。僅成都重慶兩市,經濟體量就達到了5.57萬億元,成渝雙城經濟圈2024年GDP總和則達到了 8.6萬億元,占全國總量的6.5%以上,儼然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第四極。
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又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成渝城市群具備連接西南西北,溝通東亞東南亞以及南亞的樞紐優勢,接下來,該城市群也將繼續加強交通建設,擴大對外開放能力,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