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塘關的百姓,真的都死了嗎?
申正道在敖丙沒有痛下死手的情況下,為何要自斷一臂?
申小豹為什么必須死?
《哪吒2》如火如荼,沖上全球動畫電影票房第一的同時,也一舉殺進了全球影史票房前十。
一方面,這得益于它本身精良的制作和故事創新。
另一方面,這也因為相比于第一部,《哪吒2》在細節和內核層面,有了質變和提升。
導演餃子曾在采訪中提及,自己執導第一部的時候,不管不顧挖下很多大坑,導致第二部要用大量精力去“填坑”。
其實把第二部掰開揉碎,才發現里面的坑,更多。
這里的“坑”,主要以隱喻和留白的形式出現。
包括皮哥剛剛在開頭,提出的那幾個疑問。
其實,第三部怎么拍,后面如何聯動,餃子早早就在《哪吒2》中,埋下了草蛇灰線。
三刷之后,皮哥就試著和大家探討一下,《哪吒2》里那些顛覆性的隱喻解讀。
也為大家觀看《哪吒2》,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
其中一些關鍵的劇情線索及隱喻,也直接暗示著《哪吒3》的劇情走向。
01、元始天尊,是好是壞?
在《哪吒》系列的設定中,元始天尊始終是個神秘的人物。
他是闡教的老大,是仙界頂層掌權者,也是目前世界觀里,地位最難以撼動的人。
既然,以無量仙翁為首的第二部反派,以及以申公豹為首的第一部反派,都是闡教的弟子。
那么,元始天尊,到底是好是壞?
先說結論,元始天尊,是《哪吒》系列里,始終處于灰色地帶的權力幽靈。
首先,元始天尊,肯定不如他表現出來的那般純潔高尚。
且不說,通過煉化各族妖獸的天元鼎就出自他手。無量仙翁在整部里的陰謀,肯定也是得到元始天尊默許的。
片中有一個細節,是太乙真人威脅無量仙翁要去告發他,無量仙翁沒有絲毫慌張,反而數落闡教弟子不求上進。
結尾彩蛋處也提到,無量仙翁對兩位童子說“禪教已無必勝把握,我們可是犯了彌天大罪”。
注意這句話中,“彌天大罪”的主體,并非屠戮百姓,拿妖族煉丹,而是闡教無法必勝。
這就說明,無量仙翁所做的一切,元始天尊已經盡數掌握,并且沒有制止。
看《哪吒2》,其實要明白一個內在的因果關系。
那就是,無量仙翁并非是趁原始天尊閉關搞事,而是在得到元始天尊的授意后,才借題發揮。
所謂的“閉關”,其實跟現實中的權力避嫌,是一個意思。
元始天尊表面上維持仙界實力平衡,實則在竭力構建不可逾越的等級壁壘,本質依舊是頂層對底層的系統性壓迫。
他與無量仙翁構成“制定規則者”與“執行臟活者”的經典權力共謀。
但元始天尊,又并非是單純的反派。他對太乙真人的重用,實則暗藏深意。
太乙真人的憨厚單純使其成為仙界形象最完美的載體,他身上的閃光點,是純潔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雖然法力比申公豹弱一些,但元始天尊也正是看到了他的德行魅力,才將他預定為“十二金仙”的候選者。
從這個層面看,元始天尊并非十惡不赦,其識人用人的標準,是比較正派的。
所以,元始天尊具有其復雜性,在他身上,是超越個體善惡的體制屬性。
他既非純粹反派,也非光明象征,而是冰冷權力規則的化身。
電影也通過這個角色,尖銳揭示所有“為大局著想”的統治邏輯中,都必然包含對部分群體的合法化暴力。
02、無量仙翁為什么不直接殺掉太乙真人?
在《哪吒》第一部中,太乙為了拯救藕餅,損失了百年道行。
這是他在第二部中戰力突然拉胯,很多場景都淪為看客的原因。
論武力,他比不上申公豹敖廣,甚至連哪吒敖丙都打不過。
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作為闡教污名化妖族的最大阻力,無量仙翁為什么不干脆殺了太乙,嫁禍妖族,以鏟除異己,同時給元始天尊一個交代?
結合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諸多細節,有三個原因,讓無量仙翁注定不敢動太乙一根手指頭。
首先,是太乙真人的“嫡系”屬性。
太乙是正統出身,正兒八經的玉虛宮嫡系,且與元始天尊關系不一般。
除了破格提拔他為十二金仙之外,片中有很多細節,都反應了這種關系。
《哪吒2》里,當藕餅急需玉液瓊漿重塑肉身時,在場的三人,每個人都提了一個方案。
李靖說可以去搶,申公豹說要通過修仙考核,只有太乙一臉自信:我可以去求天尊。
能說出這種話,其實已經證明,太乙跟天尊的親密。
而在金仙大會上,太乙破例入席,眾仙毫無異議,其實也印證其地位早已被默認為十二金仙。
這種靠山,無量仙翁是不敢動的。他殺太乙,等同于挑戰整個闡教的血統制度,必然引發元始天尊的清算。
其次,是太乙本身的公眾(仙界)形象。
無量仙翁的煉丹計劃依賴嚴密的“善惡敘事”。
他通過將妖族污名為禍害,為暴力掠奪賦予道德正當性。太乙真人作為“憨厚仙人”的公眾形象,正是這套話語體系的活體廣告。
當哪吒質疑煉丹合法性時,太乙下意識為天庭辯護,證明其已成為仙界對外宣傳的關鍵齒輪。
殺死太乙將導致這種敘事鏈條斷裂,使仙界眾生對“斬妖除魔”的正義性產生懷疑,這會動搖闡教和仙界的統治根基。
最后,是無量仙翁與太乙構成微妙的制約關系。
前者掌控捕妖隊這種暴力機器,后者執掌信仰教化,二者共同構成元始天尊的統治支柱。
若無量仙翁誅殺太乙,將打破“屠刀+經書”的經典統治組合,迫使元始天尊重新分配權力。
保留太乙性命,既能避免觸動元始天尊的制衡紅線,又可將其作為遭遇危機時的替罪羊。
正如結局彩蛋預示,太乙將成為指控無量仙翁“失控”的關鍵證人。
以上三點,決定了無量即便殺紅了眼,也不會動太乙一分一毫,所以太乙還會出現在第三部,并且會起到重要作用。
03、申正道為什么要自斷一臂?
《哪吒2》里,敖丙在和申正道打斗的時候,沒想著痛下殺手。
可申正道在看到闡教旗幟和捕妖隊后,瞬間自斷一臂,并放棄打斗,舉手投降。
他這么做,目的何在?
其實,從申正道的言行和對子女的教育就能看出,作為妖族精英,他長期浸淫在禪教構建的“仙妖二元論”話語體系中。
他開設修仙補習班的“上進”表象下,本質是對闡教價值觀的全盤內化。
當他目睹象征禪教權威的旗幟時,條件反射式的斷臂行為,其實是一種“自我規訓”的極端體現。
權力話語和仙界正統的價值觀,已在申正道的腦子里,打上了思想鋼印。
這種自殘絕非偶然沖動,而是數百年系統性污名化妖族培育出的條件反射。
妖族肉身被視為“原罪”,唯有通過血祭才能短暫獲得道德赦免。斷臂的本質,是被規訓者向權力中樞遞交的“投名狀”。
作為妖族中的“成功者”,他越是接近仙界,就越是陷入身份認知的撕裂。
電影也通過他的服飾細節暗示這種分裂。幾乎所有妖怪都穿著隨意,只有他穿著繡有禪教符咒的妖族傳統長衫,類似申公豹。
這說明,申正道既想保留族群印記,又渴望被主流認可。
當敖丙無意間觸發其身份焦慮時,斷臂成為斬斷“妖族性”的儀式。
就像現實里,一些少數族裔精英通過極端同化策略切割文化根脈。
這種自我憎惡的癌變,遠比外部壓迫更具毀滅性。
作為教育者,申正道本應是族群覺醒的火種,卻淪為闡教意識擴張的再生產工具。
雖然斷臂這個行為本身,有保護手下小妖不受戕害的意味,但更多,是妖族個體在仙界霸權碾壓下的微型史詩。
那道殘臂,劃開的不僅是角色的血肉,更是整個被規訓妖族的精神瘡口。
04、申小豹為什么必須死?
《哪吒3》里,只有一個不會復活的角色,那就是申小豹。
因為申小豹用的是兒童配音演員,因為兒童有變聲期,所以一般的電影很少用兒童配音。
餃子用兒童配申小豹,基本確定,申小豹已經死了。
那么《哪吒2》,是出于什么理由,一定要讓申小豹下線呢?
其實,大家都看得出,申小豹與兄長申公豹,構成的其實是鏡像對照。
前者保留著妖族天然的率真,后者則已被禪教話語異化為小鎮做題家。
這種未被污染的純粹性,在闡教的話語體系下,是極其危險的。
當其他妖族精英忙于自我規訓時,申小豹對“成仙”體系的天然漠視,對親情的無比重視,構成了對闡教權力敘事的根本性質疑。
他的死亡,本質上是系統對“不可被收編者”的清除。
當然,從影片敘事的層面來說,申小豹被殺,比申公豹被殺,更有價值和意義。
一方面,申公豹的“黑化精英”形象易于被污名化,而申小豹的孩童身份與無辜眼神,能最大限度激發觀眾的道德震顫。
當鹿童的骨箭貫穿其胸膛時,鏡頭刻意給了大特寫和慢鏡頭,這其實是完成對“誅惡”敘事的反轉。
觀眾被迫直面統治暴力對純真的踐踏,情緒上得自然更快。
另一方面,申小豹的死亡是申公豹精神覺醒的必需催化劑。
此前申公豹的掙扎始終在體制框架內,比如如渴望晉升金仙。
而弟弟的慘死使其看清闡教權力游戲的血腥本質,從而徹底與仙界決裂。
其實,申小豹的形象,就是餃子為我們呈現的,小時候的申公豹。申小豹死去,其實也意味著,那個稚嫩單純,心懷憐憫的申公豹,已經徹底被殺死了。
這也為申公豹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立場,積攢了砝碼。
其實,申小豹必須死亡,揭示的,是以無量仙人為首的闡教敗類徹底的邪惡本質。
當暴力必須通過殺害孩童來維系時,其正當性已徹底崩塌。
這是申小豹的宿命,也是電影情緒轉變的關鍵點,更是餃子對“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這句經典臺詞,穿透次元壁的演繹。
當申小豹死去,你是不是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申公豹會屠戮陳塘關?
這又何嘗不是中國導演,一種超越《死侍》的浪漫主義巧思呢。
05、無量仙翁是申公豹Pro?
《哪吒》兩部的敘事主題,或者說反派主體,其實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看完《哪吒2》,有一個事實基本可以明確:無量仙翁也是妖,而且是一只樹妖。
也就是說,《哪吒2》里的無量仙翁,其實是《哪吒1》里申公豹的翻版,他是申公豹Pro Max。
因為申公豹與無量仙翁共享被歧視的妖族出身(樹妖與豹精),這是他們悲劇的共相。
但申公豹還有父親,弟弟等,尚存族群認同的殘片。
而無量仙翁已通過自我妖魔化完成了所有的身份置換。
這種差異折射的,其實是闡教規訓程度的深淺:申公豹的憤怒源于未被完全接納,而無量仙翁通過主動迫害同族煉丹,來換取體制認可。
如同殖民史中“帶路黨”比宗主國更殘暴,無量仙翁的妖族血統促使他加倍暴力以自證忠誠。
申公豹的作惡尚屬個體層面,比如偷換靈珠這種小陰謀。
而無量仙翁已建構起工業化的作惡壓迫系統。他將申公豹零散的破壞欲升級為制度性暴力:如組建捕妖隊(規范化暴力機構)、建造天元鼎(剝削流水線)、制定考核標準(意識形態篩選)。
這種從個體作惡到系統作惡的躍遷,恰如手工業者與壟斷資本的差異。
當申公豹還在為十二金仙席位掙扎時,無量仙翁已掌握了仙丹分配權,此時后者操縱的,是整個階層的上升通道。
申公豹的悲劇性在于清醒的痛苦,他深深知曉體制不公卻無法掙脫。
而無量仙翁早已實現認知重構,他將壓迫視為自然法則。
就像申公豹教導弟弟時,還在強調“妖族要加倍努力”,這說明他仍存通過努力晉升的幻夢。
但無量仙翁則直言“妖族是煉丹耗材”,早就徹底認同弱肉強食邏輯。
不過,雖然兩部的反派似乎都大差不差,但在內核呈現上,第二部則更深,更光,更可怕,也更暗黑。
申公豹充其量是個攪局者,但無量仙翁的存在,卻宣告著所有體制反抗者最恐怖的宿命。
所有反抗者,如果按照規則設定的路線走下去,最終可能變成自己曾經憎惡的對象,屠龍少年變惡龍 ,似乎是命中注定。
這種深淵凝視,使《哪吒2》超越普通動畫,有了一層朦朧的哲學意味。
06、“三關晉升”的順序有深意?
《哪吒2》里,哪吒修仙經歷的三重考驗,導演用了濃重的筆墨。
事實上,這三關的安排,有更深層次的暗黑意味。
先看第一關,鎮壓土撥鼠。
這一關,本質是對樸素正義感的剿滅。
鏡頭呈現上,除了打斗處理,餃子更聚焦在土撥鼠的破衣爛衫,簡陋的居住環境,以及糟糕的飯菜上。
他們隱喻的,其實是沉默的底層大多數,是無人關注的邊緣人群。
這些自給自足的勞動者從未危害仙界,卻被強行定義為“惡”消滅,一方面是規訓弟子,一方面是積攢“耗材”。
因為這種底層“妖”民,即便消失,也無人在意。
第二關,則是對妖族精英的馴化,對上升通道的進一步掌控。
對申正道作為妖族教育者,本應具備覺醒潛力,卻深陷“努力晉升”的迷夢。
消滅他們,是闡教在向妖族傳達一個恐怖暗示,即便遵循所有規則,仍可能淪為隨時可棄的耗材。
另外,申正道私自開設修仙補習班,普及“仙界晉升”教育,這顯然與闡教“弱化妖族”的目的相悖,切培養了大量有實力的競爭者。
動了仙界的蛋糕,增加了嫡系和血緣關系者的晉升難度,申正道必須被處理。
第三關,是對不穩定因素的鏟除,是徹底的權力恐怖主義。
鎮壓石磯娘娘的深層意圖,是消滅所有拒絕參與修仙體系的個體。
石磯偏安一隅,看似是個“躺平者”,既有實力,又掌控者一定的資源。
這就決定了,其存在本身即構成對仙界權力敘事的威脅。
當有個體證明不加入體系也能自足時,系統的必要性便遭質疑。
所以無量仙翁將其設為終極關卡,意圖摧毀“體制外生存”的可能性示范。
綜上來看,這三關,實為一出微型的仙界社會投名狀。
第一關收集耗材,第二關鞏固統治,第三關鏟除異己。
這種環環相扣的考核體系設計,可以確保系統能持續獲得新鮮血液,又能強化闡教乃至仙界的統治,可謂一舉多得。
而穿透到現實中,電影也在借此揭示所有“公平競爭”幻象背后的真相。
那就是,規則制定者的真正獵物,從來不是具體的個體,而是全人類自由意志本身。
07、哪吒的“修仙”其實是洗腦的過程?
明白了三關設置的底層邏輯,也就明白了,另一個難以思考的問題:仙界補妖隊的弟子,為什么都如此死心塌地跟著無量仙翁?
影片中有個橋段,是李靖呵斥曝光無量仙翁的陰謀時,所有仙界弟子不僅無動于衷,反而眼神堅定,立場絲毫不變。
這一切,便是這“三關考驗”的結果。
細細想,不管是對哪吒還是敖丙,這三關,不就是一個完整的“洗腦”閉環么?
從無量仙翁的角度出發,這簡直是最合適不過的受害者過濾機制。
第一關是過濾智商。
明眼人都看得出,土撥鼠沒什么威脅,更沒有作惡,闡教堂而皇之給他們一個“禍害莊家”的帽子,就讓哪吒和敖丙鏟除。
對此,兩人沒有任何懷疑,這一關的規訓,便已經完成。
也即修仙者放棄道德判斷,只會服從指令,同時又能抹除他們的質疑能力,默認仙界權威定義的善惡。
一旦過了第一關,那么被篩選者,基本上就過了初面。
第二關是過濾實力。
這一關目的很明確,申正道本身,就是個有實力的妖族精英。
仙界雖然需要“傻子”,但也不要沒實力的傻子,申正道充當的,只不過是一個陪練角色,是體質關卡里被選定待犧牲的小boss。
一旦能打敗這種biss,說明篩選者的能力,跨過了晉升仙界的門檻。
第三關是服從測試。
石磯是三關里最有實力的大boss,對于其他篩選者來說,其實力可能威脅生命。
那么,闡教讓你去打,并可能搭上性命,你去也不去?
如果一個修仙者,義無反顧去打,說明他對闡教有絕對的服從性,即便犧牲性命,赴湯蹈火,也能指哪打哪,不說半個“不”字。
這,才是無量仙翁對哪吒的終極考驗。
經過這三關,一般的修仙者,基本上都會被“洗腦”,之后進入捕妖隊,便會成為無條件服從命令的專業打手。
這也是為什么,捕妖隊的弟子,對真相如此冷漠,對無量仙翁如此死心塌地的原因。
08、陳塘關的百姓會復活嗎?
看完《哪吒2》,相信大家跟皮哥一樣,一種莫名的遺憾。
那就是在木龍摧毀陳塘關,燒死所有百姓后,無論是片中的李靖哪吒,申公豹太乙,還是導演的處理方式,似乎都有些過于冷漠。
仿佛默認他們就是可以被犧牲的“耗材”,是工具。
當然,在世界觀設定中,異族的死亡輕如鴻毛無可厚非,可餃子從不白白挖坑。
這段戲份中,有三個容易忽視細節,可能證明,陳塘關的百姓并沒有死,有可能在第三部復活。
首先,是李靖和殷夫人的臨陣脫逃。
二人是守衛武將,并且三觀很正,危難時刻必會與百姓共存亡,不會貪生。
但他們在危機后,想都沒想就跟著申公豹走了,這說明,他們提前預知了,百姓們會用某種方法逃過此劫。
在人物敘事的一致性上,這才是合理的。
其次,餃子從不挖無用的坑。
既然還夜叉突出的泡泡能石化李靖夫婦二人,為什么不能全部石化陳塘關百姓,然后做出類似障眼法的一幕,迷惑無量仙翁?
皮哥想,第一部海夜叉的能力,就是在為第二部做伏筆,而這個伏筆,肯定不止是拯救能力非凡的李靖夫婦。
電影有一幕,給到哪吒曾救下的小女孩一家,被燒成碳化的特寫。
可三個死去尸身的動作,其實跟動畫回憶中呈現得不太一樣,而且三人的姿勢似乎也差別很大。
這就有理由懷疑,陳塘關的百姓們并沒有死。
第三,是第一部中提到的《千里江山圖》,有容納萬眾的能力。
而這張圖,正好就是太乙的法寶。
危難之際,百姓們躲進圖中,然后再制作假象,從太乙的角度來說,再合理不過。
基于此,皮哥猜測,片中對百姓的冷漠處理,其實是個埋線。這些人應該都沒有死去,會在第三部中重生歸來。
09、鶴童鹿童最終會反水?
《哪吒2》里,鶴鹿二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通過敖光那句“仙翁的身邊也是兩個畜/生”,揭露了無量仙翁“妖”的身份本質。
另一方面,鹿童射死申小豹,直接促成了申公豹的徹底性轉變。
那么,看似死心塌地跟著無量仙翁的鶴鹿二童,會反水后,回歸妖族嗎?
從《哪吒2》的彩蛋看,不是沒有可能。
其實電影最后的彩蛋,給了觀眾兩種解讀的可能性。
一種,是暴揍無量的鶴鹿二童,為敖丙和哪吒所變。
畢竟從第一部到第二部,兩人多次玩兒變身的把戲,尤其第二部與三大龍王的交戰中,他們在煙霧里化作對方模樣,打得風生水起。
但以無量的法力,這種小手段,很可能被識破,所以皮哥傾向于第二種。
也就是,面對無量仙翁的壓迫,鶴鹿二童心中早有不滿。
暴揍師傅,其實是對怨氣的發泄,也是對不公的潛在控訴,從任勞任怨到動手暗戳戳反抗,這種苗頭已經有了。
而當不滿積攢到一定程度,必會奮起反抗,而且兩人又同時都是妖族,目睹無量對妖族的所作所為后,鶴童鹿童的潛在反水,也就不會那么突兀了。
從仙權力敘事的角度看,他們反水,也符合全力結構自我腐蝕的必然。
這種反水本質是權力系統自我瓦解的縮影,他們越是完美執行暴力,越累積對系統合法性的懷疑。
因為最忠誠的劊子手,往往成為掘墓急先鋒。
所有壓迫性暴力,都在為自身的滅亡培養送葬人。
10、最終彩蛋是孫悟空?
最后,說個隱藏彩蛋,也是皮哥最期待的。
《哪吒2》里,已經暗戳戳多次暗示,將拍攝以孫悟空為主角的動畫電影。
陳塘關新增的定海神鐵柱絕非閑筆,其九轉鑌鐵鍛造痕跡的造型紋飾,以及與東海龍王臺詞“此物鎮壓海眼千年”,直指《西游記》中金箍棒的前世今生。
當神鐵泛起熔巖紋路時,既呼應哪吒打破天元鼎的三昧真火,又與美猴王出世時的“目運金光射沖斗府”形成神話互文。
這根橫亙兩界的柱子,實為打通封神與西游時空的蟲洞,預示孫悟空或許將以“上古神器繼承者”的身份,出自己的單人電影。
實際上,《哪吒2》大火之后,光線一口氣規劃了20多部動畫。
這里面,既會有《山海經》里的人物,也會有《封圣榜》里的其他人物,當然也包括其他經典神話IP里的角色和形象。
比如《紅孩兒》,《妲己》等等。
那么,我們有理由期望,《哪吒2》中的定海神針,一定會被孫悟空以某種方式承接,并在自己的獨立電影里出現。
當下,我們太需要一部新的《大鬧天宮》,以及新的大圣電影了。
畢竟,大圣才是當之無愧的頂流啊!
以上,就是《哪吒2》故事中,深層次的10個細節和隱喻。
當然,片中涉及隱喻的情節和道具太多,大多數都已經被說通,說透,皮哥就不再贅述了。
目前,《哪吒2》的票房還在強勢增長,如今已達到124億。
希望它票房神話繼續,也希望我們的其他類型片,也能有《哪吒2》這樣優秀的作品涌現。
畢竟,一枝獨秀不是春,那時候,才是真正,國產電影的春天。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