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昆明市財政局發布:昆明學院2025年重點領域財政項目文本公開(更名大學專項經費)。根據《昆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進高等教育提質發展。持續改善市屬高校辦學條件,加快昆明學院更名為大學步伐,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
昆明學院更名大學,意味著我國以省會城市命名的大學又要新增一所,今天就來看看我國有哪些省會大學?又有哪些省會城市高校改名成功,“學院”升格為“大學”的院校又有哪些相關動態!
一、昆明學院加速更名
文件《昆明學院2025年更名大學專項經費》項目實施圍繞三個方面內容實施:
1、專業建設,對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及課程進行建設;
2、科研投入,對2024年度聯合專項資金、科研團隊建設專項資金、科研平臺建設資金進行投入建設;
3、學科建設,對省級重點學科和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學位授權培育點投入建設。
根據昆明學院官網,學校現有20個教學單位,65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教育學、文學等11個學科門類,正高標準建設5個現代產業學院。
學校擁有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物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農業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獲省級立項建設。其中,學前教育、物理學、酒店管理、漢語言文學、音樂學5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思想政治教育、工程造價等18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入選專業數量在省內同類高校中處于領先。
二、省會大學盤點
每一座經濟強市,都渴望有一所以城市冠名的大學。當前,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臺)中,除開4個直轄市以市名命名的大學(北京大學、上海大學、天津大學、重慶大學),嚴格意義以省會城市命名的“省會大學”只有12所。
其中,武漢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為985高校,福州大學、鄭州大學、南昌大學為211高校。
武漢大學現有130個本科專業,6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4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11個“雙一流”建設學科,5個一級學科、17個二級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6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南京大學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
蘭州大學現有2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涵蓋了12個學科門類,是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之一。有2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三、部分學院更名動態
建設以省會冠名的大學,已漸成為象征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的新標志。當下,全國各地以省會命名的學院均在孜孜以求力爭升格“大學”,為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圖來源:軟科)
目前,昆明學院更名大學工作已列入《昆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云南省“十四五”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規劃》。2022年,昆明學院關鍵教學科研指標取得突破:“碩士點數”達到11個好于指標要求,研究生占比穩步提高,科研、教學成果獎有望近期實現,其他指標如辦學規模、學科與專業、師資隊伍、基礎設施、辦學經費等方面已達標。
西安文理學院同樣在積極推進更名“西安大學”的相關工作。2023年8月,西安市教育局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回復網友時表示,西安文理學院提出兩步走戰略,到2035年確保更名為“西安大學”,力爭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四、更名成功省會大學
由“學院”更名“大學”,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卻是高校長達多年的努力。已成功更名的合肥大學,可謂是省會學院“變身”大學的示范樣本。歷經多年努力,合肥學院終于完全達到了“大學”的辦學要求。2023年11月,教育部正式批復同意合肥學院更名為合肥大學。
更名前,合肥學院招生總人數為3540人(不含中外合作),根據教育部核定數據,更名后的合肥大學預計每年本科生招生規模將擴大到4500人至5000人。
學校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契合度也將更加緊密,服務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的專業比達到70%以上。作為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典型代表,更名后的合肥大學將持續大力發展緊缺的新工科、新文科等社會亟需學科專業,推動多學科相互支撐、交叉融合、協調發展。
五、總結
省會是各省發展動力最充沛、資源最富集的區域,積聚了本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地高教的最高水平。
以省會命名的高校,代表著本地高教發展的卓越實力。如江蘇省的南京大學、湖北省的武漢大學、甘肅省的蘭州大學等,均是當地高教的排頭兵,領跑著各校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