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國情咨文,表示美國要充當“世界警察”,之后就開始積極干涉海外事務。在美國成為“世界警察”的一百年前,歐洲大陸上也出現過這么一個國家,依靠其雄厚的軍事實力,鎮壓歐洲各國的革命運動,以“歐洲憲兵”自居,一度稱霸歐陸。但是后來,此國卻被英法“暴揍”,結果跌落神壇,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稱雄歐陸
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帝國,以前的書上稱其為沙皇俄國。俄羅斯帝國的崛起,與拿破侖戰爭有關。1812年,拿破侖發起了侵俄戰爭,但卻以失敗告終。之后,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組織了英、普、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和奧地利等國結成反法聯盟。經過一番血戰,亞歷山大一世終于在1814年3月,以反法聯軍總司令的身份進入巴黎。
在戰勝拿破侖后,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以及俄國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之后,俄國又與普、奧、英等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確立了由俄、奧、普、英四國支配歐洲的國際政治秩序,即“維也納體系”。接著,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倡議下,四國君主還結成了所謂的“神圣同盟”。此時的俄羅斯帝國雄踞歐陸,堪稱首屈一指的大國。
二、歐洲憲兵
拿破侖雖然被流放,后病死于圣赫勒拿島,但他的戰爭給歐洲各國帶來了革命思想,如同燎原野火般勢不可擋。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帝國就開始扮演“歐洲憲兵”的角色,四處鎮壓各國的革命運動。當時,波蘭爆發了起義,俄國直接出兵12 萬。在這場殘酷的鎮壓行動中,許多波蘭人被屠殺,城市、鄉村幾乎淪為廢墟。
之后,匈牙利又發生了革命活動,起義軍擊敗了奧地利的軍隊,并且通過了《獨立宣言》,眼看就要取得獨立了。就在此時,俄國人卻殺來了,14萬軍隊入侵匈牙利,血腥鎮壓了這場革命運動。1848年歐洲革命的失敗,與俄國有著直接的關系。此外,俄國還積極干預歐洲各項事務,所以人們稱其為“歐洲憲兵”。
三、跌落神壇
俄國在歐洲的霸權并未能長久維持,因為它一直覬覦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從而與英國、法國產生了矛盾,于是在1853 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戰爭之初,俄國很快就打敗了奧斯曼帝國,但在英國、法國參戰后,戰爭形勢發生了變化。俄國雖然投入了超過 100 萬的軍隊,但仍以失敗告終,被迫在1856年簽訂《巴黎和約》。
俄國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其地位、威望一落千丈,昔日的“歐洲憲兵”徹底跌落神壇。為彌補損失,找回面子,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國又將目光轉到了東方。此時的清朝正被太平天國運動困擾,于是俄國以恫嚇的方式,脅迫清朝代表在1858年簽訂《璦琿條約》,奪取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