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在我國35歲至75歲的高血壓人群中,治療率僅為23%,而得到控制率更低只有5.7%,意味著絕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血壓一直處于被動失控的狀態。
很多人認為,只要沒什么不適或有不適的時候再吃藥也不遲,對此,浙大一院心內科主任朱建華教授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表示,高血壓是一切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持續的高血壓升高,會導致心、腦、腎、全身血管等靶器官受到損害。
血壓控制不好,極易引發身體的不適,有些可以不用處理,但有些則是不能忽視的報警信號,極有可能是高血壓急癥或其它的急性高血壓危重并發癥。
1、急性腦血管疾病發作
如果高血壓患者突然出現頭痛,嘔吐,甚至還有肢體麻木、口角歪斜、言語不清、癱瘓、意識模糊、極有可能是急性腦血管疾病發作,一旦出現,必須立馬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在場的旁人可把患者平臥,將頭偏向與一邊,防止嘔吐物阻塞氣管,導致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急性左心衰發作
如果高血壓患者突然出現心悸、氣短、呼吸困難,并伴隨著口唇發紫,并且咳出粉紅色泡沫痰,極有可能出現了心衰,這個時候除了撥打120電話外,左心衰的患者由于平臥困難,可選擇坐姿,雙腿自然下垂,家里如果有條件,還可以立即吸氧,搶救生命。
3、急性心肌梗死發作
若本身高血壓控制不佳,極易在出現勞累或者精神刺激后,發生心前區疼痛,胸悶、并放射至左肩、左上肢。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現象。一般是心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前兆。
如果患者自我感覺能夠挺一下,一般是立即靜養,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如果感覺發作嚴重,甚至失去意識,周圍的人應該立即撥打120,送往醫院,若已失去意識,周圍人要及時心肺復蘇,若有條件則用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儀,而不是背著患者前往醫院。
4、主動脈夾層引起
8成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是因為高血壓引起,若控制不佳,極有可能打了噴嚏、上廁所一屏氣用力,都會導致主動脈夾層的發生,一旦救治不及時,夾層破裂,瞬間就可斃命,即使是在醫院病房中,也根本沒有挽救的可能。
因此,高血壓患者出現胸前或胸背處有持續性的疼痛,疼痛感猶如撕裂般或刀割樣,就要擔心了,這種主動脈夾層的患者一定要立即送往醫院,做個CT即能確診。
五、肺栓塞引起
如果有多年高血壓病史,并且有過房顫史的病人,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咳血、口唇發紫、情緒異常、死亡感強烈等情況,要小心出現肺栓塞的可能。
對于這類的病人,一定要立即絕對的臥床休息,不能起床或活動,保持情緒的穩定,必要時可適當服用降壓藥物或急救藥物,同時撥打120急救。
你看看你的血壓是否達標?
以上的情況都屬于危急狀況,都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血壓控制沒有達標導致,專家表示,目前依然有很多高血壓患者對于血壓是否控制達標,一知半解,總以有沒有癥狀不適來加以鑒別,這種做法是極為有害的。
建議,一般的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收縮壓/舒張壓)降至140/90mmHg以下;65歲到79歲的老年人則可以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有慢性病如腎臟疾病、糖尿病、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更應個體化,一般是在130/80mmHg以下。
飲食不注意節制,生活無規律,經常性的熬夜,會增加體內寒氣,體內陰陽失去平衡,膽汁減少,食物停留過久,刺激胃酸分 泌較多,產生胃脹,返酸,部分膽汁逆行返流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憑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痛、胃脹、打嗝、燒心、噯氣 、胃酸過多、口苦等諸多胃的不適,部分膽汁逆行返流入胃,膽汁中的膽鹽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屏障以及胃竇局部黏 膜屏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竇局部受損等胃部不舒服現象
脂肪與膽固醇代謝主要依靠膽汁來完成,膽不好則導致膽固醇及脂肪代謝異常,就會容易出現膽固醇和血脂等指標異常,從而會導致血管壁鈣化,血液中的脂肪濃度增加,導致血壓異常等情況產生,所以說高血壓的根源在膽,
亡羊補牢,尤未晚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應該補起來,而不是聽之任之,隨它去了,要知道身體是自己的,當健康失去時候,你才會知道健康的可貴之處。方法會比困難多的,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有空余的時間,回到蘇北那個曾經戰斗過的地方采點灌南苦菜,原產地連云港灌南,葉子背面有白色絮狀物,一種無人問津的野菜,回來燒湯,擱些紅糖,晚上盡量不要再熬夜了。
此外,這種控制達標并不是指一段時間或一個月為基準,一般是要達到目標值一年以上,才可算控制達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