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黃維在一次酒會上碰見了廖運周,立刻鼓起眼睛,咬緊牙根并嗤之以鼻,表示出了毫不掩飾的憤怒。
當時,文強也在場,所以出面當和事佬,但黃維仍十分憤怒:
這個廖運周把我的部隊都送掉了,沒他我還不一定敗呢!
文強則勸道:“不要到了這個時候還罵人家,都過去這么長時間了,恩恩怨怨不要總記在心里,付之一笑就對了嘛!
但黃維對此卻嗤之以鼻:你付之一笑,我笑不了。
令黃維耿耿于懷的廖運周,正是在淮海戰役中“得罪”黃維的。
因為在淮海戰役時期,黃維率領國民黨最精銳的一個兵團,而黃維的兵團的成敗,也將直接決定淮海戰役的結局。
就在戰役的最關鍵時刻,黃維被堵在了雙堆集,此時,廖運周給黃維獻記,讓黃維改4個師齊頭并進為3個師梯次行動,而廖運周麾下的110師自告奮勇打前鋒。
在當時戰事極為緊張的時刻,打前鋒的風險是最高,也因此,黃維十分感動,稱贊他:好同學,好同志,你要什么我給什么,坦克榴彈炮隨你要。同時,還呼喚空軍配合廖運周。
然而,廖運周的行動卻大出黃維的意料之外,從雙堆集出發之后,廖運周直接根據解放軍的安排到達中野六縱陣地,并宣布起義。
這還不算完,起義成功之后,根據解放軍的安排,廖運周陣前起義的消息直接被封鎖保密了三天,這也讓黃維從始至終被蒙在鼓里,最終稀里糊涂的在雙堆集被消滅了。
因此,被俘之后了解到廖運周的舉動之后,黃維始終不能釋懷。
當然,黃維無法釋懷,一方面與戰場上被廖云舟坑了一把之后損失太過慘重有關,而另一方面,也與黃維本身的性格有關。
黃維是典型的儒家子弟,他私德很好,為人清高,脾氣耿直,有很重的書生意氣,同時也堅持忠君思想。
也因此,雖然不諳人情世故,與同事的關系也好不了哪兒去,但蔣介石對其卻頗為信任——畢竟,即便人品再差的人,也喜歡人品好的人。
而戰敗被俘進入戰犯所之后,黃維也是諸多高級戰犯中的冥頑不靈典型。
在戰犯所中,黃維始終不愿意寫悔過書,所以黃維整整在戰犯所呆了27年之久,從44歲關到了71歲。不得不說,性格確實決定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