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所建立的友誼,是一輩子,所以無論在未來的何時,都會想念自己的老戰友,然而很多時候,由于一些不可因素的影響,讓這一希望難以實現。
之所以會難以實現,主要是現實的一些事情影響,讓一些人就算在眼前,也沒辦法相見,而這也成為了兩人永遠的遺憾。
這種情況便在彭老總和鄧華身上發生。
彭老總和鄧華在朝鮮戰場上有過合作,在那期間彭老總和鄧華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戰場上的感情一旦結下,那就是一輩子的感情,所以在之后的歲月里,彭老總和鄧華雖然沒能在合作,但是他們的內心還是時刻關心對方,總想知道自己老戰友的情況。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戰友情。
1965年,彭老總抵達四川成都,鄧華也十分想見彭老總,可她并沒有去見彭老總,而是表示:“我知道彭老總在附近,但我不敢去見他,卻不想這一錯過便是一輩子。
從鄧華的這句話中看出,不能和彭老總見面是他的遺憾。
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兩位老戰友不能見面,今天來聊下這個事情。
朝鮮戰爭爆發后,彭老總被中央委派為志愿軍司令,隨后他組建了鄧華、韓先楚、洪學智為首的指揮部,在之后的兩年里,彭老總和鄧華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
1952年4月,彭德懷回國,主持中共中央軍委日常工作,隨后鄧華擔任志愿軍代理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組織指揮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上甘嶺戰役和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并在金城反擊戰后,擔任志愿軍司令兼政委。
回國后的彭老總隨后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并于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被授予開國元帥軍銜,位列開國元帥第二位。
然而,在全軍第一次大授銜后的第四年,彭老總在參加完廬山會議后,被解除了一切職務,同一時間被解除職務的還有鄧華。
第二年的時候,鄧華被調到四川當任副省長。
在廬山被撤職后,彭老總雖然沒有被撤銷中央政治局委員身份,但是這時候他已經等同于一個“閑人”。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65年,這一年毛主席找彭老總談話,準備讓他去西南擔任“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
這樣一來,賦閑幾年的彭老總得以復出工作。
隨后,彭老總搭上了到成都得列車,路途中彭老總內心十分五味雜陳,之所以會有這個情況,主要是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憂慮,同時在憂慮之外,就是老戰友鄧華這時候就在成都。
兩人雖然是老戰友,但是在紅軍時期,還是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并沒有過多的交際,兩人真正有交際是在朝鮮戰爭時期,朝鮮戰爭時期,鄧華第二次和第五次及第六次戰役等戰役中均有出色建議,為戰役的能力,奠定了牢固基礎,彭老總對他很是重視。
后來,彭老總去被調回國,鄧華被任命為志愿軍司令兼政委。
在朝鮮戰爭結束后,彭老總被授予元帥、鄧華被授予上將,并在我軍當中擔任重要職務,可以說這期間兩人都達到了政治生涯的巔峰期。
期間,兩人因為各種的工作很少見面,但是平常的時候,總會進行聯系,從這里可以看出,彭老總對鄧華十分信任和器重。
然而在廬山會議時,一切發生了變化,彭老總被解除職務,作為彭老總的得力干將鄧華也因為彭老總說話,也被解除了全部職務,可就算如此,鄧華也沒多說什么,之后鄧華被調到四川擔任副省長。
彭老總則留在北京,一直到六年以后,六年后彭老總被調到西南擔任“三線”建設委員會第三副主任。
在前往成都得路上,彭老總很想見到老戰友鄧華,所以到了成都后的某一天,彭老總剛好前去剪頭發,并被理發師認出來,
隨后兩人聊得很愉快,在聊天中,彭老總得知鄧華就住在自己家附近。
剪完頭發便讓警衛員買來地圖,隨即他找到了鄧華居住的住址——童子街29號,從位置來看,彭老總和鄧華的居住地僅有10分鐘的路程,可以說兩人之間的距離十分近。
這讓彭老總十分想見見這位老戰友,然而這時候秘書卻有些猶豫,如今情況有些特殊,最好不要見鄧華將軍,要不然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可就算如此,彭老總還是很想見鄧華,所以在晚上的時候,在警衛參謀的陪同下去了鄧華住處,然而在門口的時候,又走了回去,其實彭老總知道以如今的情況,肯定不能會面,但熬不住心中的思想,他希望兩人能以偶遇的方式碰面,但是上天沒有眷顧彭老總,而是讓兩個老戰友沒能見到面。
這時候鄧華一直在屋里忙碌著,并不知道彭老總在門口,一直到去世以后,他都不知道彭老總在外面等待了他很久。
不久后,鄧華在得知曾希圣來到成都,于是他和妻子一起來到曾希圣家附近,不久后來到了永興巷7號附近,鄧華知道彭老總居住在這里,所以他放緩了腳步,深情的看著彭老總住所,他知道彭老總吃完飯后有散步的習慣,所以他也想碰碰運氣,在結束了對曾希圣的訪問后,鄧華在出來后,有意放緩了腳步,希望能碰到日思月想的彭老總,然而并沒有如她所愿。
隨后不久,彭老總離開了成都,
這一別就是永遠,因為在這之后兩人再也沒機會見面,這也成為了兩人永遠的遺憾。
1974年11月29日,彭老總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
關于彭老總毛主席有這樣一段評價:“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彭老總去世的時候,處于特殊時期,沒有能給他舉辦追悼大會,1978年12月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正式為彭德懷平反昭雪,隨后舉行了追悼大會,骨灰盒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幾年后,鄧華遇到了彭老總的警衛員景希珍,景希珍說起這段往事,鄧華在知道事情的來往后,不禁落下眼淚,并表示,
當年的時候,他其實也知道彭老總在附近,然而那時候的情況,讓他沒敢見他,本以為未來還長,見面還是有希望,哪知道在廬山會議后,再也沒有機會見面。
1979年,鄧華在廣州見到了彭老總的遺孀浦安修。
這次見面的時候,浦安修將一個金色煙盒交給鄧華,并告訴他彭老總的歉意。
抗美援朝期間,鄧華在朝鮮戰場繳獲了一個金色煙盒,隨后他看到彭老總很是忙碌,于是將這個金色煙盒交給彭老總,希望能以此消除他的壓力。
后來,彭老總進入生命最后時刻,他一直沒有忘記這件事情,并讓妻子浦安修有空把煙盒交給鄧華。
所以浦安修在見到鄧華后,就第一時間將煙盒交給了鄧華。
鄧華看到這個金色煙盒后,不禁落下眼淚,因為這個煙盒有太多的思念和回憶。
1980年7月,鄧華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67歲。
彭老總和鄧華兩人都是中國革命的關鍵人物,當年如果兩人相遇的話,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局面。
然而,歷史原因讓兩人不能相遇,可以說這是一段讓人十分悲傷的回憶。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