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邊聰聰
點擊閱讀作者更多臨床文獻
摘要
免疫介導性溶血性貧血是一種臨床綜合征,由免疫介導性機制引起紅細胞破壞速度加快,最終引起貧血。IMHA是引起犬溶血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但在貓中不常見。IMHA患寵中,抗體包被的RBC被巨噬細胞吞噬掉一部分細胞膜后形成了球形紅細胞,這種細胞不是雙凹圓盤狀、體積縮小、中央蒼白區丟失。球形紅細胞的細胞膜變形性較差,經過脾臟時會被吞噬。由于貓的RBC本身就沒有中央蒼白區,因此貓球形紅細胞很難辨識,也因此在臨床中對于貓的IMHA診斷相較犬難度更大。
關鍵詞:貓 溶血性貧血 黃疸 治療性診斷
一、病例信息
1.1動物信息
黃色英短,3歲,未去勢公貓,4.89kg
1.2主訴
最近一周嗜睡,摸著身上有點燙,食欲不佳,有吃貓砂情況。
未見嘔吐,大便正常,排尿偏黃。
多貓家養
1.3體格檢查
體溫39℃,crt<2s,心率200,呼吸60 ,應激反應大。
觸診未見明顯異常。粘膜黃染。牙齦偏白。
二、臨床檢查
2.1血常規
血涂片:未見血液寄生蟲,偶見棘形紅細胞,紅細胞大小不一,可見多染紅細胞,少量低色素性紅細胞。自體凝集陰性。
2.2生化
2.3傳染病篩查
FPV陰性
FIV陰性
FeLV陰性
FeCV陽性
2.4超聲檢查
脾臟整體回聲不均,腎皮質可探及囊性區域。
三、診斷
因有黃疸癥狀,鑒別診斷肝前性,肝性,肝后性因素。因本病例有貧血情況結合肝臟形態功能未見明顯異常,診斷為肝前性黃疸。
且網織紅細胞數量在正常范圍內,考慮再生性貧血,結合臨床未見出血癥狀,以及血漿、尿液顏色診斷為溶血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鑒別診斷:傳染病,寄生蟲,IMHA,藥物中毒性因素。
在本病例中因客觀原因只進行了血涂片中診斷是否有巴貝斯蟲以及嗜血支原體等寄生蟲性檢查,未進行PCR檢查,未能完全排除寄生蟲性可能。因無明顯海因茲小體檢出,以及無特殊食品、藥物攝入,基本排除藥物中毒性因素??紤]可能潛在寄生蟲性因素以及IMHA的可能,進行治療性診斷。
四、治療
建議輸血維持治療,因我院無儲備血庫,家長找尋獻血貓未果,要求先給予藥物治療觀察。
前3天,每天給予地塞米松5mg靜脈滴注,口服多西環素50mg/天,口服補血膏。
治療可見HCT呈上升趨勢。精神食欲整體好轉,可見治療取得初步療效。
后開始給予口服潑尼松龍,多西環素,補血膏治療
治療第5天出現低燒,食欲下降癥狀,給予物理降溫,治療第6天持續低燒,給予非甾體抗炎藥進行降溫,家長考慮激素疊加非甾體抗炎藥對胃腸道刺激因素,自主停用潑尼松龍,隨后在治療的6-7天,HCT又呈下降趨勢。后經溝通后繼續服用潑尼松龍,并初步停用多西環素觀察治療效果。
在停用多西環素,單用潑尼松龍,補血膏治療效果良好,排除寄生蟲因素,診斷為IMHA。
潑尼松龍治療一月,家長因時間因素等,未及時復查,并自主停止口服潑尼松龍治療。開始治療后第3個月,復查血常規未見明顯貧血癥狀,HCT正常值,紅細胞還是存在大小不一情況。主訴未見異常,食欲精神尚可,大小便尚可。要求不繼續口服激素。建議2月復查一次血常規,不排除有復發可能。
五、討論
在本病例中,遺憾的是未進行完整的檢查后確診用藥,同時幸運的是本病例對于治療的效果良好。IMHA診斷的第一步為動物出現貧血癥狀。貧血多為中度至重度(平均HCT約為13%),且通常為再生性,雖然約30%患犬或>50%患貓出現了非再生性貧血,這種表現可能和急性發作有關,這時候骨髓未做出充分代償(通常需要3~5d),也有可能和產生了直接針對骨髓前體細胞的抗體有關。
鑒別診斷與純紅細胞發育不良,患純紅細胞發育不良的犬貓通常會有嚴重的非再生性貧血,而血小板和白細胞像正常,外周血無溶血或炎癥反應,在本病例中并不符合純紅細胞發育不良的血項。
免疫抑制藥物是阻止IMHA患犬繼續溶血的關鍵因素。高劑量糖皮質激素是控制IMHA犬溶血的一線治療措施??煽诜o藥的患犬中,潑尼松或潑尼松龍的劑量為1~2 mg/kg,PO,q12h。
貓體內潑尼松龍的生物學活性比潑尼松強,犬也可能相似,所以潑尼松龍是這兩種動物的首選治療藥物。起始治療時藥物劑量應選擇上限,大型犬(>30 kg)除外。大多數對潑尼松治療有效的患犬于治療前7d有明顯改善,但可能在最初治療后的2~4周才能看到全部治療效果。溶血得到緩解的表現包括HCT穩定后逐漸回升、庫姆斯試驗轉陰、自體凝集試驗轉陰、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消失、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炎癥白細胞像恢復等。若HCT增加至30%以上,那么潑尼松龍劑量可下調為1mg/kg,q 12 h。治療過程中,劑量最大下調幅度為每個月25%~50%,周期為3~6個月,取決于HCT及相關副作用。如果6個月后潑尼松龍劑量很低,且為隔天給藥,患病動物依然無明顯癥狀,即可嘗其試停藥。免疫抑制治療方案改變前后2周均需監測CBC及網織紅細胞數量。
在于本病例家長溝通中得知,與本病例同胎的白貓在本病例發病的1月多也發病,經外地醫院診斷同為IMHA,但是同胎深色毛發貓咪未出現此類問題,是否IMHA存在隱性遺傳因素?快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吧。
五、參考文獻
小動物內科學
注:本站信息僅供獸醫專業人士參考,可為動物疾病診斷與治療提供思路,但不構成直接醫療指導。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對此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1點學苑
點擊圖片了解課程詳情
實操課程介紹
點擊圖片了解課程詳情
相關文章推薦
一例犬免疫介導性溶血性貧血的診斷與治療
一例犬原發性免疫介導性溶血性貧血(IMHA)的病例報告
一例貓免疫介導性皮膚病的中西結合診療
15例貓非再生性免疫介導性貧血回顧性分析
編輯|張秋雁
審核|郭羽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