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權威機構最新發布的2024年全球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出爐。
榜單顯示,紐約、倫敦、巴黎蟬聯前三甲,亞洲城市表現尤為出色,其中東京穩居第四,北京位列第六,上海連升五位躋身前十。
東京位居第四
國際綜合排名來看,紐約與倫敦連續兩年分列冠亞軍,其金融中心地位、文化影響力與創新生態的持續加持,成為穩固排名的關鍵。
巴黎憑借深厚的藝術底蘊、旅游業復蘇與科技產業升級,排名第三。
東京作為亞洲經濟核心,以高度發達的制造業、領先的智慧城市建設及國際樞紐功能,連續兩年穩居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從第七躍升至第五,成為榜單中升幅最大的城市之一。其通過政策開放吸引跨國企業總部、強化數字經濟發展,成功鞏固了亞太商業中心的地位。
而北京雖從第五降至第六,但其在科技創新(如人工智能與新能源領域)與政治影響力的持續輸出,仍使其穩居全球一線城市陣營。
上海連升五位排名第八
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國際城市當屬上海。其排名從2023年的第十三位飆升至第八位,實現“五級跨越”,首次闖入全球前十。
這排名背后,首先是上海自貿區深化改革開放,吸引外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其次,長三角一體化加速推進,以上海為核心的產業鏈協同效應顯著增強。
此外,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與進博會等平臺,進一步提升了其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香港第九
香港從第十升至第九,排名變化雖小,卻凸顯其在經歷社會波動后的復蘇韌性。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與金融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為其注入新動能。
洛杉磯則從第八升至第七,受益于好萊塢文化產業的全球輻射力與硅灘(Silicon Beach)科技集群的崛起,成為美國西海岸增長極。
芝加哥時隔多年重返前十,排名從第十一升至第十。這座傳統工業城市通過推動綠色能源轉型、提升高等教育與醫療資源集聚度,成功實現“老城新生”。其案例為全球工業城市轉型提供了重要參考!
巴黎通過“2030碳中和計劃”提升可持續發展評分,新加坡以“智慧國”戰略強化數字治理能力,均成為其排名上升的加分項
與此同時,地緣政治與氣候變化的影響日益凸顯。東京、新加坡等城市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的基礎設施投入,以及紐約、倫敦在金融政策穩定性上的表現,均成為其抵御風險的關鍵。
上海等城市的崛起,標志著亞洲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提升;而傳統強市的守擂,則依賴于持續的創新與轉型。
未來,如何平衡增長與包容、效率與可持續,將成為城市競爭的新命題。在這一動態博弈中,唯有以長遠眼光布局,方能在全球舞臺上立于不敗之地。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