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天俄烏戰場的消息不多,大量媒體、自媒體都少有報道前線戰事情況,到時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抨擊特朗普和制造所謂的“間諜案”上。
先說說戰場上的情況,這兩天雙方都展開了激烈的對攻。首先俄軍在庫爾斯克方向大幅增兵進攻烏軍防線,尼克利斯基村的朝兵被圍困后俄軍向此地增援。
此戰俄軍由T72坦克為主的機械化部隊為主展開攻勢,一開始進軍順利,但在坦克被反坦克地雷摧毀后,俄軍陣勢被打亂烏軍趁機用無人機和火箭炮進行了反擊。
最終俄軍損失了數輛裝甲車和坦克后不得不撤出進攻,尼克利斯基村的包圍仍未被解除。盡管俄國防部宣稱在庫爾斯克已經收復大量領土,但從實際結果來看俄軍目前還是沒有改變庫爾斯克內雙方各自占領的區域。
烏東戰場,由于烏軍在紅軍村進行的持續反擊讓當地的俄軍遲遲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集體進攻。
俄軍想要短時間拿下紅軍村已經不太可能,俄軍事博主西瓦連金就戰事情況分析“烏軍擁有無人機的優勢,前線的俄軍不僅缺乏無人機,也沒有對應的防御措施。由于缺乏后勤運輸車輛和燃料,大量步兵不得不很遠就得下車步行去作戰區域……如此一來前線根本無法推進。”
俄軍方面也不是全無收獲,在占領了庫拉霍沃后,俄軍又推進了一點正對康斯坦丁諾夫卡形成包圍,可以預見又是一場艱難的攻防戰。
有消息稱俄軍一架圖95轟炸機墜毀,這架飛機當時在里海執行任務。網絡傳聞烏軍用無人機將這架轟炸機擊落,不過目前雙方都沒有證實這一事件的真實性??紤]到轟炸機飛行高度和自身強度,想用無人機將其擊落并不是容易的事。
烏軍此前有過用無人機擊落俄軍mi8直升機的經驗,不過擊落轟炸機則是另一回事。隨著法國幻影戰機裝備烏克蘭空軍,烏軍空中力量慢慢變強,俄軍轟炸機今后可能很難再向以前那樣提供火力支援。
再說說戰場外,現在戰場外的消息極度混亂,各種小道消息、假消息滿天飛。想要不被騙,除了多查一些不同渠道的消息源進行對比外,還要自己多思考一下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里有沒有邏輯。
這里面聲音最大的就是所謂的“特朗普間諜”報道了,一些媒體援引一位自稱哈薩克斯坦退役上校的帖子報道稱,特朗普實際是前蘇聯招募的克格勃特工,代號“克拉斯諾夫”。
這個沒頭沒尾的爆料,甚至連爆料人的真實身份都沒人查的情況下已經在網絡上迅速蔓延。不過整體看下來,大量媒體都用的是模凌兩可的詞匯,或許、可能充斥其中,反正媒體就認準一個原則“看熱鬧不嫌事大”。
關于特朗普是不是俄間諜這個話題我們以前也寫過了,甭管他支不支持烏克蘭,就說他在2018年就開始的所謂“通俄案”調查。當時民主黨所有大佬都重點抓查此案,到了2020年大選后為了徹底打倒特朗普更是在這上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
結果卻換來一個查無此事的結果。以至于在特朗普二次競選的時候,再也沒人用“通俄”來攻擊特朗普了,哪怕他在大選期間就公開表示過對俄羅斯的親近態度。
真有證據的話,現在民主黨早就以此為理由發起彈劾了,結果到目前為止除了有議員提了一句“特朗普破壞民主”外,整個民主黨都沒有以“通俄”為理由對特朗普進行攻擊。
至于特朗普為什么要對烏克蘭和俄羅斯有巨大的差異對待,誰也說不清原因。與其搞清楚原因不如先炒作一番,這才是媒體的真正目的。
還有路透社消息稱馬斯克要斷絕對烏克蘭的星鏈支持,目前已被馬斯克駁斥為假新聞,馬斯克強調從沒有計劃中斷對烏克蘭的星鏈支持。
考慮到英國的路透社一直敵視馬斯克,所以這個混亂時期發點假消息也算這些傳統媒體的常規操作。畢竟論造假這些傳統媒體才是老手。
其他諸如所謂歐盟要靠加拿大供應天然氣,徹底拋棄美國。德國外長宣布要與美國斷絕關系之類的自媒體新聞,看看就行圖一樂。
稍微有點腦子就能轉過彎來,德國自二戰后有什么實力來說這些話?加拿大年產天然氣不過190億立方米,歐盟2024年天然氣整體需求達到1500億立方米,加拿大能滿足?
其實特朗普現在的外交表現差強人意,對烏克蘭的態度讓有正義感的人憤怒是理所應當的。但這種憤怒往往讓反對者陷入到一個想象的誤區,讓他們以為特朗普真的就是一個千夫所指,愚蠢不可救藥的人,全世界除了大弟沒人喜歡。
然而實際上究竟如何呢?作為政治人物無法用道德來捆綁,只能看他做的事,造成的后果來評價。大量為了反特而制造出來的“新聞”往往會蒙蔽真正需要者的視線,當初的哈里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千萬別提欺騙選民什么的,這事民主黨自己都不敢提,原因他們心里清楚得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