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發現沒有,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老年人都學會使用智能手機了。
他們在網上看新聞、刷短視頻,相比以前只能蹲墻根兒曬太陽,可以說智能手機極大地豐富了農村老人的生活。
不過,子女們要注意關注老人的上網情況,不要讓他們走到邪門歪道上去。
坐標河南省周口市,李大爺的親屬們最近都急瘋了。大家偶然發現他用來存養老錢的存折找不到了,后來才知道,大爺迷上了網上聊天交友,并且已經在這上面花了75萬元巨款。
“跟美女視頻聊天,一分鐘10塊錢,聊天記錄都刪除了。養老錢都花掉了,現在還欠人家10多萬,還得給他還賬。”李大爺的弟弟無奈地說。
李大爺已年近六旬,據他描述,一年前用手機上網的時候,點了個廣告,下載了一款聊天軟件。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完全沉迷其中。以至于僅僅一年時間,就不知不覺花掉了75萬元。
李大爺回憶道:“平臺上有美女,跟你聊天叫你送跑車咋弄的,迷惑你。她們說充禮物可以加好友,結果充了也加不上……”
到底是什么樣的平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記者現場注冊了一個新賬號測試了一下。
剛登錄進去,就有一堆小姐姐主動來跟你打招呼、聊天。有叫哥哥的,有叫弟弟的,有上來就叫老公的,還有小姐姐直接發來語音……
其中一個小姐姐先發了一段文字:“哥哥方便嗎?我有一個東西給你看啊。”隨后又發來一張圖片,點開之后發現,內容不堪入目(你懂的)。
好家伙,咱們經常上網的年輕人能辨別出來,這些都是騙子。但對于剛剛熟悉智能手機的農村老人來說,有多少人能禁得住這樣的誘惑?
很快,李大爺便不再滿足于打字和發語音,開始充錢和小姐姐們視頻聊天。
“充99塊錢,能說七八分鐘。說一些家庭話,都是兩口子的話。”
給小姐姐充值多了,有的能加上好友。記者隨便打開了李大爺的一個聊天記錄查看,對方很直接,上來第一句話就問“你有多少錢?”后面也是一直在打探李大爺的經濟情況。
而且,這些小姐姐們跟大爺視頻聊天的時候也很警惕。打開視頻先問大爺在什么地方?旁邊有沒有人?
當確定大爺是獨自在家后,便直接開始索要錢財。而當聽到李大爺旁邊有其他人說話的聲音,小姐姐果斷關掉了視頻。
也正因為如此,李大爺這一年來一直瞞著家人,連老伴兒也毫不知情。大爺自己的積蓄花光了以后,又四處找親戚朋友借錢,只為能跟平臺小姐姐們繼續聊。
李大爺的兒子表示:“俺媽都不知道這個事兒,直到別人開始上門要賬、催債,后來瞞不住了跟她講了,現在俺媽愁得天天睡不著覺。”
兒子把李大爺這一年給平臺充值打賞的交易流水打印出來了,足足200多頁。有的一筆幾百塊,有的一筆上千塊,還有很多幾千塊的大額充值。
有時候還會短時間內進行反復多次充值,比如去年1月8日中午,僅僅20分鐘時間,李大爺的銀行卡就有7筆支出,共計兩萬多塊錢。
兒子苦口婆心地勸說父親:“一下這么多錢,擱誰身上都惱火。畢竟咱是普通家庭,辛辛苦苦一年才掙幾萬塊錢,這下10年的積蓄都沒有了。”
現在,大爺表示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發誓以后不會繼續沉迷在這上面了。
那之前大爺充進去的那些錢,有要回來的可能嗎?
平臺客服表示:“我們是屬于交友平臺,充值充多少錢是靠自己去充的,不是我們強迫去充的。至于你想充多少,是靠你自己輸入密碼去充值的。”
目前,李大爺的家屬還在與平臺協商。
不過,大爺是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想直接要回這筆錢,恐怕會很難。建議家屬可以從平臺違法違規經營,誘導充值消費的方向上著手,嘗試走訴訟流程。
有網友提到,子女要多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情感需求。不要讓他們感到太過孤獨,多給他們提供溝通傾訴的渠道。
在筆者看來,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平臺上面。拿李大爺的例子來說,他家里有老婆、有兒子,村里有兄弟、有親戚,他并不缺少傾訴對象。之所以會犯下錯誤,還是平臺那方面的誘惑力太大了,此類平臺就不應該存在。
此案例也給大家提個醒,隨著人們防騙意識的普遍提高,很多以前的網絡套路和欺騙手段,已經開始把魔爪伸向農村,伸向老年群體了。
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平時多給老人科普一些網絡騙局和上網常識。
您的身邊有上當受騙的老人嗎?您覺得有什么辦法能有效防止老人掉入陷阱?評論區聊聊。
敬請點贊、轉發、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