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不出正月都是年”,轉眼已經來到了農歷的正月二十七,這一天在民間被稱為“老人節”或“人勝日”,其實這里還有一個典故。
相傳在女媧造人的時候,在正月初七創造了人類,所以正月初七為“人勝節”,在古人眼中,正月初七為人之初,正月十七為人到中年,而到了正月二十七這天,則被視為老年之辰,所以這一天就被稱為老人節。
在正月二十七這天,人們會給長輩送禮或陪伴長輩,來表達對長輩的尊重之情,同時還會有登高和踏青的傳統習俗,在飲食方面也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要送:
在正月二十七這一天,適合給長輩送上禮物,比如老人喜愛的衣服或食物等,雖然不一定很貴,但只要是兒女們精心準備的,都能讓老人開心,這也是表達對家中長輩的尊敬的一種方式。
2不說:
正月二十七這天屬于老人節,如果在家陪伴老人,盡量不要說傷人的話,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同樣都是一句話,盡量說一些關心老人的話語,不能因為一些瑣事,說一些讓老人傷心的話語,這會導致老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
3要吃:
一,吃長壽面
面條,作為生活中屢見不鮮的食物,以其多樣的形態和豐富的口味,深受人們的喜愛。它不僅是日常飲食中的常客,更是承載著深厚文化內涵與美好寓意的象征。
在正月二十七這一天,吃長壽面的習俗由來已久。據古籍記載,這一傳統可追溯至數百年前,當時的人們就堅信,細長的面條具有神奇的力量。
那一根根細長的面條,宛如歲月的繩索,寓意著能夠緊緊拴住歲月匆匆前行的步伐,讓時光的腳步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同時也祈愿家中的老人,能夠健康長壽,福氣滿滿,盡享天倫之樂。
二 ,吃紅棗糕
紅棗糕是一種常見的甜品,口感軟糯香甜,老人小孩都喜歡吃,如果這一天有時間,可以為老人做一些紅棗糕,這也寄托著對老人長壽安康的深深祝福,期望他們能在歲月的長河中,享受更多的歡樂與溫馨。
三,吃韭菜
韭菜是春天常見的蔬菜之一,正月二十七吃韭菜,主要取其長久的意思,吃一些韭菜做的菜肴,比如韭菜炒雞蛋,韭菜餡餃子,韭菜炒香干等,這一天吃韭菜,寓意老人能夠福壽長久,幸福安康。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里,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