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地區(qū),奔馳Sprinter凌特(參數(shù)丨圖片)系列車型是較為常見的歐系輕型商用車(下稱LCV)產品,也有部分行業(yè)將其稱之為“斯賓特”。作為高端歐系LCV的代表作之一,三叉星徽為Sprinter系列車型帶來的號召力不言而喻。褪去光環(huán)之下,Sprinter凌特本身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卓越的性能、安全性和多功能性,使其成為了全球商業(yè)與物流領域的可靠伙伴。
奔馳Sprinter凌特可以是救護車、消防車、房車,甚至移動診療室——僅通過簡單的模塊化改裝,便能適配從城市急救到極地科考的全場景需求。自1995年春季誕生以來,奔馳Sprinter凌特系列車型已經走過了30年的風風雨雨。在這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節(jié)點上,讓我們一同來回顧奔馳Sprinter凌特系列車型的歷史點滴。
Hanomag是一家來自于德國漢諾威的機械工程及商用車制造商,旗下產品覆蓋建筑機械、輕中型卡車、拖拉機等等。而Henschel公司則以鐵路機車為主業(yè),同時涉足中重型卡車的制造。這兩家公司的產品完美互補,先后被德國萊茵鋼鐵公司收購。20世紀60年代末,德國鋼鐵危機爆發(fā),萊茵鋼鐵公司如“泥菩薩過河”般自身難保、急需資金,因此計劃剝離這兩家商用車公司,馬基路斯-道依茨、英國Leyland等老牌商用車企業(yè)均是潛在的交易對象。
為了阻止英國Leyland搶占德國市場,戴姆勒-奔馳同德國萊茵鋼鐵公司達成了交易。1969年4月Hanomag及Henschel兩家公司從萊茵鋼鐵公司旗下獨立出來,合并成為了Hanomag-Henschel車輛設備有限公司,戴姆勒-奔馳享有其51%的股份。同年九月,合資公司的首款LCV車型問世,同時也以梅賽德斯·奔馳L 306的名稱銷售。后來,奔馳收購了合資公司的全部股份,并持續(xù)生產L 306車型至1977年。
隨著歐洲手工業(yè)的發(fā)達及城市化的加速,奔馳L 306這種體型適中、機動性強的廂式貨車深受歡迎,成為了不少工坊的創(chuàng)業(yè)好伙伴。1977年,奔馳推出了L 306車型的升級版本:T1/TN車型,主打多功能性。它配備大尺寸側滑門、后門最高可270°開啟,可方便快速的裝卸歐洲標準托盤。同時,奔馳為其提供了252種原廠衍生車型,進而受到了眾多行業(yè)的歡迎。
1989年3月,奔馳又推出了T1/TN的升級版本車型。在升級版本車型上,奔馳工程師專注于三個目標:增強動力、提升車輛極速、降低尾氣排放。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升級版本車型采用了全新的無開孔保險杠,附加前風擋窗框包覆等手段,將車輛的空氣動力學提升了25%左右。結合新式柴油發(fā)動機,車輛的排放得到了降低,平頂廂貨車型100KM/H巡航油耗降低了23%!至1992年,約有90萬臺T1/TN系列車型駛下奔馳產線,成為了毫無疑問的成功車型。
繼T1/TN系列車型大獲成功后,奔馳便著手開發(fā)下一代LCV產品。1995年春季,全新的Sprinter系列車型正式亮相,取代了傳奇的T1/TN系列,成為了奔馳旗下首款擁有專屬名稱的LCV產品。此前,奔馳輕型商用車的命名均以數(shù)字結合字母代碼而成。隨著Sprinter之名的問世,奔馳LCV產品有了更直接、更精準的文化符號。在英文中,Sprinter代表著“短跑運動員”。在大陸地區(qū),它便被音譯為凌特或斯賓特。
從設計上看,奔馳Sprinter展現(xiàn)出了獨特的魅力。其簡潔流暢的線條不僅符合當時的審美潮流,更重要的是降低了風阻系數(shù),提高了燃油經濟性。不同于市場上其他的帶大梁LCV產品而言,奔馳Sprinter采用了全承載式車身。縱然收獲了對于其承載能力的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全承載車身大大提升了奔馳Sprinter的車身空間利用率及駕乘舒適性。
全承載車身、強勁的后輪驅動、現(xiàn)代化的底盤設計,結合獨立前懸架及強勁的發(fā)動機,使奔馳Sprinter成為了當時歐洲LCV市場上的另類。它既能保障傳統(tǒng)LCV車型的靈活性和強大裝載能力,同時還具備優(yōu)秀的機動性和超高的舒適性,從而在現(xiàn)有車型中獨樹一幟、脫穎而出。再加上全車盤剎、ABS防抱死系統(tǒng)、自動制動差速器、三點式安全帶等標準配置及可選裝的主駕安全氣囊,做到了LCV市場中獨一無二的安全性。
在空間布局上,Sprinter 充分考慮到了商用車的載貨需求,提供了多種不同的衍生車型選擇,包括貨車、客車、底盤車等,軸距也3000毫米到4025毫米不等。單排、雙排、平頂、高頂、五座、九座等配置均可提供,滿足了各行各業(yè)的多樣化使用場景。無論是城市物流配送,還是中長途貨物運輸,奔馳Sprinter都能應對自如。
時間來到2000年。在21世紀千禧年降臨之際,全世界都處于一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fā)”的態(tài)勢之中。在這一年,奔馳帶來了第一代Sprinter的改款車型。相較初版車型而言,改款車型進一步強調了安全這一屬性:主駕氣囊成為標配、副駕氣囊可選,側氣簾、ASR牽引力控制防滑系統(tǒng)也逐漸成為選裝項。2002年,ESP電子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問世,為LCV車型的安全性樹立了新標桿。截至2006年停產,初代Sprinter車型已在全球售出超過百萬輛,成為歐洲LCV的代名詞之一。
2006年,第二代奔馳Sprinter車型問世。除了技術上的革新,奔馳Sprinter在外觀和內飾設計上也不斷與時俱進。第二代車型的外觀更加時尚大氣,線條更加硬朗流暢,展現(xiàn)出了奔馳品牌的高端品質和強大氣場,成為了一代經典車型。
在承載性能方面,第二代奔馳Sprinter為客戶帶來了更多選擇。奔馳原廠提供了三種軸距、四種車長、三種車頂高度選項,結合不同的車身形式,排列組合覆蓋了更多行業(yè)的需求,總重也覆蓋了3.0至5.0噸,隨后還于2016年進一步擴展至5.5噸,做到了“小身板、大承載”。
改款車型
技術革新一直是奔馳商用車產品的關鍵詞,第二代Sprinter車型也是如此。為了提升駕乘安全性,ESP電子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成為了3.5噸廂貨車型的標準配置,隨后于2008年在全系列車型中普及。2009年,奔馳推出了BlueEFFICIENCY技術,基于全新的六速手動變速箱及發(fā)動機自動啟停系統(tǒng),提高了動力輸出性能并顯著改善燃油效率。2013年,奔馳還推出了Crosswind Assist輔助系統(tǒng),它能幫助駕駛員在強風環(huán)境下保持穩(wěn)定形式,成為了行業(yè)內的開創(chuàng)性配置之一。
內飾方面,第二代奔馳Sprinter還采用了更加人性化的設計理念,配備了舒適的座椅、便捷的操控系統(tǒng)和多媒體系統(tǒng),配置向奔馳自家的乘用車產品看齊。結合車輛本身優(yōu)異的舒適性及安全性,可以說:它是一臺極其乘用化的LCV車型。正是因此,該代車型在房車、救護車等領域有著極多的運用。
2018年,第三代奔馳Sprinter車型在歐洲正式上市,也就是現(xiàn)行的奔馳Sprinter系列。在第二代車型的基礎上,第三代奔馳Sprinter對車型譜系進行了擴展,引入了前輪驅動配置,可作為牽引車等特殊車輛的底盤,亦為輕客等車型應用帶來更多可能。
eSprinter車型內飾
第三代Sprinter是首款采用MBUX多媒體系統(tǒng)的LCV車型。這套系統(tǒng)與奔馳乘用車同款,具備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可通過語音命令來進行操控,亦可實現(xiàn)定位、車隊管理等無縫交互功能。并且,奔馳還為第三代Sprinter車型引入了DISTRONIC主動距離輔助系統(tǒng),它能自動與前方車輛保持一定距離,提升駕駛員的操控便利性及安全性。
2019年,純電動版本eSprinter車型正式問世,成為歐洲首批可量產的電動LCV車型之一。它通過電池電力驅動,為貿易、物流和商業(yè)運營提供了零二氧化碳排放的交通運輸解決方案。不過,初代純電動eSprinter車型的性能表現(xiàn)較為有限,奔馳隨后于2023年推出了新款eSprinter。它基于模塊化平臺打造,WLTP續(xù)航里程最高可達478公里,為行業(yè)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三十載風華正茂,三十載砥礪前行。奔馳Sprinter系列車型用30年的時間、三代車型的進化書寫了一段輝煌的傳奇,也為商用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未來,隨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奔馳Sprinter系列車型將繼續(xù)書寫屬于它的傳奇故事。2026年,Sprinter的兄弟車型——Vito(V級)也將迎來其30周年誕辰,讓我們一同期待吧!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還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車內容,別忘了關注我們哦!
文圖:heseaott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