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好奇過,假如人類滅絕,人類活動過的痕跡是否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消失?如果之后地球再誕生出一個高等文明,他們有沒有辦法找到相應痕跡,并了解到人類如何生活的?
簡單的回答是,人類活動痕跡直到地球毀滅都不會消失,但想要知道我們存在的細節的話,就要看下一個文明的觀察力有多強,以及何時進行觀察的。
上面這個是鋯石晶體,這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礦物之一,它是研究地球過去,甚至是太陽系過去的重要材料,因為它非常堅硬且穩定,即便沉入地幔,之后再被帶到地面依然不會損壞。
而已知最古老的生物證據就是在鋯石晶體上發現的,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些鋯石晶體上擁有生物碳的痕跡,而那些鋯石晶體已有41億年歷史[1]。
上面這個化石已有34億年歷史,注意到上面一層一層的紋理了嗎,這是34億年前生物“建筑物”的遺跡,它變成了化石,直到今天還在向人們展示建造者過去如何生活。
這個化石的現代版本是下面這個:
△ 一塊一塊黑色的就是疊層石
這是疊層石,它是由藍藻、硫酸鹽還原菌和假單胞菌等光合微生物活動生產的。
這些微生物會產生粘合劑,將沙子和其它一些材料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微生物墊”,隨著時間推移,這個“微生物墊”不停堆積起來,變得越來越大,就像上圖展示的那樣。
已知最古老的完整生物化石就是藍藻,這是最早“學會”光合作作用的生物,它們曾顯著改變過地球,在地球單細胞生命的時代,藍藻曾是地球上最具優勢的物種,就像現在的人類一樣(甚至比人類影響力更大)。
最古老的藍藻化石有35億年歷史,我沒有找到相應放大的圖片,上面這兩個是8.3億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亞中部的兩種藍藻的化石,即便數億年過去了,通過這些化石我們依然可以清楚得知道它們過去的模樣和功能。
我們再來看看人類!
很多人喜歡把現在的地質時代叫作“人類世”,即便相關提案在2024年的時候被否決了。
“人類世”的主要特點就是人類活動開始顯著影響地球的環境和生態,主要有幾個特征:
生物在短時間內大量滅絕——滅絕速度甚至超過過去任何一次大滅絕事件;二氧化碳等氣體短時間內顯著增加;自然資源短時間內快速消耗;以及人類的活動留下了許多被地質記錄的痕跡,如放射性同位素、塑料廢棄物、建筑材料等。
這幾個特征都非常難以抹除,且很容易被發現。
如果人類突然消失,估計不到一百年時間現有的建筑物就會慢慢倒塌,要不了500年,在太空中只會看到植被,幾千年的時間內,沉積物就會將人類的地面痕跡全部抹掉。
不過,人類的地下痕跡會保持很長很長時間,包括采礦廠和城市遺址,預計數千萬年內都可以清晰可見,就像現在遼寧省朝陽縣黃花溝內占地7平方公里的恐龍化石遺址一樣。
然后是人類化石,陸地動物往往更難成為化石,但是考慮到人類基本生活在沿海地區,以及人類的現有的分布和數量,在未來化石還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我們前面提到的藍藻,它們如此脆弱,但是數十億年前的藍藻化石依然被完美保留至今,人類的化石只會比它們存在更長時間。
人類活動留下的地質痕跡,這些會存在最久,塑料和核使用痕跡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零散,但絕對不會永遠消失。
數十億年之后,如果有一個文明在海底的某個地層中發現了我們存在的地質痕跡,那么他們將會在世界各地發現相同的地質痕跡。
不過地球存在的時間可能也不會太長久,數十億年后,太陽就會開始膨脹成紅巨星,地球將會被其吞沒。
我相信,在太陽吞沒地球之前,人類存在的痕跡都不會消失,而且非常容易被發現,只是要了解我們生活的全部細節,時間越久就越不容易。
最后:
這個問題還可以順便回答一下另外一個被長久討論的問題,在人類之前,地球是否存在過一個高等文明?
只要過去存在過碳基生命的高等文明,哪怕他們沒有發展出文明,只是在當時有絕對的優勢,那么他們肯定會留下蛛絲馬跡,而在采礦業如此發達的今天,這些蛛絲馬跡很容易被發現。
很明顯現在我們什么也沒有發現。
參考:
- [1].https://doi.org/10.1073/pnas.15175571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