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現階段我國農村存在高額彩禮的現象,這種現象早已成為許多農村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
在一些地區,農村適齡男青年找對象結婚的代價不斷加大,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給女方的彩禮(或聘禮)金額不斷攀升,甚至出現了“一動不動”和“萬紫千紅一片綠”等說法。“一動不動”指的是汽車和樓房,“萬紫千紅一片綠”則是1萬張面值5元的人民幣(意思是5萬元)、1000張面值100元人民幣和一堆面值50元的人民幣,總額大致是18~20萬。
但實際上這都已經是以前的行情了。據說華北多省部分農村地區的彩禮已經漲到了25萬以上,再加上房子、車子等附加條件,結個婚可能要花掉130萬左右。而江西省及其附近地區則更甚。在我國其他一些地區,彩禮也普遍在6萬到30萬不等,并且還有持續上漲的趨勢。
高額彩禮背后有多種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是農村適婚人群男多女少,性別比例失衡;
二是傳統觀念影響,認為彩禮是男方家庭經濟實力的象征;
三是攀比心理作祟,認為彩禮越高越有面子。
然而,高額彩禮不僅加重了男方家庭的經濟負擔,也給新婚夫婦增大了經濟壓力,而且還導致很多年輕男女自由戀愛卻無法結婚,這種現象還可能引發家庭矛盾和社會沖突,影響婚姻的穩定性和社會的和諧。
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在今年2月23日出臺一號文件《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改善這一現狀。這次國家一號文件瞄準農村高額彩禮問題,也說明這在高額彩禮整治上要下大決心治理了!
據《央視新聞》《新華網》等媒體2月23日的報道,其中講到該文件明確提出: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發揮婦聯、共青團等組織作用,加強對農村適婚群體的公益性婚戀服務和關心關愛。加大對婚托婚騙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持續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辦,等等。
但實際上這個問題并不容易解決,因為定親彩禮這種做法由來已久,要打破傳統并不容易。毫不夸張地說,解決農村高額彩禮問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從經濟、文化、法律、社會等多維度切入,綜合施策。本文以下內容將結合現實問題與文件精神,分析原因試著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一、根源剖析:高額彩禮的深層原因
1.經濟因素:農村經濟落后,女方家庭將彩禮視為“經濟補償”或養老保障。
2.性別失衡:男多女少加劇婚姻競爭,男方被迫以高彩禮“競價”。
3.文化慣性:攀比心理、面子文化、宗族傳統等固化陋習。
4.社會保障不足:農村養老、醫療等保障薄弱,女方家庭擔憂未來風險。
5.中介推波助瀾:職業媒人、婚介機構為牟利而故意哄抬彩禮數額,在這一陋習上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6.婚托婚騙的刻意欺詐:一些人將婚姻視為牟取私利的工具,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了個體,也破壞了社會的信任體系,并且總會刻意抬高彩禮數額。
二、綜合治理:七大具體措施
1.法律約束與村規民約結合
★立法規范:地方出臺《婚俗改革條例》,明確彩禮上限(如不超過當地人均年收入3倍),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村規民約:由村委會牽頭制定彩禮限額細則,納入“紅黑榜”公示,對違規家庭取消評優、集體分紅等福利。
★司法保障:法院設立“彩禮糾紛綠色通道”,支持女方返還超額彩禮(參考《民法典》第1042條)。
案例:甘肅定西規定彩禮不超過5萬元,婚宴不超過20桌,70%行政村建立“紅白理事會”監督執行,彩禮均值下降30%。(這一方式很有可能被大力推廣)
2.經濟賦能與保障兜底
★產業扶持: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增加女性就業機會,提升家庭收入,降低對彩禮的依賴。
★社會保障:擴大農村養老保險覆蓋,推廣“女兒戶養老補貼”,緩解女方家庭后顧之憂。
★金融支持:設立“零彩禮家庭”創業貸款優惠,鼓勵年輕人自立。
3.宣傳教育與榜樣引領
★輿論引導:通過短視頻、鄉村廣播等傳播“低彩禮幸福家庭”案例,制作反攀比公益廣告。
★文化替代:推廣集體婚禮、旅行結婚等新風尚,政府為簡約婚禮提供場地、證婚等服務。
★教育滲透:中學大學開設婚戀觀課程,培養性別平等意識。
案例:河南蘭考每年舉辦“零彩禮集體婚禮”,參與者可獲家電補貼,帶動周邊縣市效仿。
4.社會組織深度參與
★公益性婚介:婦聯、共青團組建“紅娘志愿隊”,建立未婚青年數據庫,組織聯誼活動,減少職業媒人操控。
★心理疏導:針對大齡青年及家庭提供婚戀心理咨詢,破除“剩男焦慮”。
★監督舉報機制:開通“高額彩禮舉報熱線”,打擊婚托、婚騙及媒人抽成亂象。
5.性別平等與女性賦權
★教育平權:保障農村女孩受教育權,職業教育中增設女性技能培訓(如電商、手工藝)。
★權益保護:嚴懲因彩禮糾紛引發的家庭暴力,支持女性財產繼承權。
★榜樣塑造:評選“鄉村振興女性帶頭人”,提升女性社會地位。
6.移風易俗配套改革
★殯葬改革:建設公益性公墓,推廣生態葬,降低“厚葬薄養”導致的代際剝削。
★文化凈化:整頓低俗婚鬧、封建迷信演出,扶持健康文藝團體下鄉。
★宗祠管理:引導宗族組織參與婚俗改革,將“低彩禮”寫入族規。
7.長效監督與激勵機制
★政績考核:將婚俗改革納入地方政府鄉村振興考核指標。
★動態監測:統計局增設“農村婚嫁成本”抽樣調查,定期發布預警。
★獎懲并舉:對低彩禮示范村給予項目資金傾斜,對問題突出地區約談問責。
三、預期成效與挑戰應對
★短期(13年):遏制彩禮攀升趨勢,婚嫁詐騙案件下降50%以上。
★中期(35年):形成區域性新風尚,彩禮均值回落至合理區間。
★長期(5年以上):重構鄉村婚嫁文化,實現“婚姻自由”與“男女平等”。
★挑戰應對:警惕“變相彩禮”(如要求購房、購車)等規避行為,需動態調整政策;避免“一刀切”激化矛盾,尊重地區差異,注重柔性引導。
其實,高額彩禮本質是發展不平衡與性別不平等的縮影。唯有通過經濟賦能、文化重構、制度保障“三軌并行”,才能根治這一頑疾,推動鄉村從“物質振興”邁向“精神振興”。
消息來源:《央視新聞》2月23日報道《中央一號文件: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