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金橋銀路”成了某些人斂財的途徑。他們為了一己私利,無視工程質量,無視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所謂的“驗收合格”,更像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2月19日,湖南永州市湘江西路九孔橋通車17個月后四處開裂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視頻顯示,用手輕輕摳橋下開裂處,碎渣便散落一地。
該橋于2023年9月28日正式通車,是湘江西路片區道路建設項目的一部分,項目總投資約9.06億元。
建設單位永州產業投資集團工作人員表示,18日已去現場查看,研究了初步維修方案,并于20日請專門機構做檢測,目前主要是橋的主體與路基結合處開裂,并非橋梁開裂。
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局通報稱,主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引道為土路基回填的半剛性路面結構,因回填土路基自然沉降與橋梁主體均勻沉降不一致,造成接縫處東西兩側開裂,部分瓷磚脫落;
視頻中另一處瓷磚脫落后沙石回填區域屬于橋護欄基礎立柱安裝孔位,因設計變更廢棄后用沙石回填,不涉及主體工程質量問題。
三刀認為,這座大橋就像一個荒誕的“黑色幽默”,無情地撕開了某些工程建設領域那看似光鮮的遮羞布。
在我們的認知中,橋梁作為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交通的重任和無數人的安全出行。
然而,這座橋卻以如此不堪的姿態示人。
我們不禁要問,這哪里是橋?
分明就是一座用納稅人的血汗錢堆砌起來的“豆腐渣”藝術品,公然挑戰著公眾對于工程質量的底線認知。
那句輕飄飄的“正在檢測,已有初步方案”,聽上去更像是一種蒼白無力的敷衍。
當公眾面對這樣一座千瘡百孔的橋時,關注的絕對不僅僅是如何維修,我們更想知道的是,為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變得如此脆弱?
是施工方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還是監管部門的玩忽職守、形同虛設?
又或者是背后存在著錯綜復雜的利益輸送鏈條,讓這座橋從一開始就埋下了質量隱患?
回顧歷史,古代的趙州橋歷經千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南京古城墻的每塊磚上都刻有出處,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便會嚴懲不貸。
而如今,這座湖南大橋卻在短短17個月內就破敗不堪,實在令人汗顏。
這巨大的反差,難道僅僅是技術問題嗎?
顯然不是,背后折射出的是當下一些人對質量和責任的漠視,以及對利益的瘋狂追逐。
從工程建設的流程來看,一座大橋的建成,涉及到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本應嚴格把關。
然而,這座大橋卻像是一路“綠燈”般順利通車,直到如今問題暴露。
不禁讓人懷疑,這些環節中的相關人員,是真的沒有發現問題,還是在利益的誘惑下選擇了“集體失明”?
除此之外,“層層分包、層層扒皮”等亂象,使得真正用于建橋的資金大打折扣,施工方為了盈利,不得不偷工減料,最終導致了這樣的悲劇發生。
老百姓迫切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迅速介入,徹查此事,揪出那些在背后搞鬼的“蛀蟲”。
因為這座橋不僅僅是質量問題,更可能是腐敗問題的集中體現。
如果不能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不能斬斷背后的利益鏈條,類似的“豆腐渣”工程恐怕還會不斷出現,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將永遠無法得到保障。
請【點贊】,點【在看】,把文章【轉發】給您身邊的人,謝謝!
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謹防失聯,可關注下面小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