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2025年里看似平常的一天,卻在汽車行業的編年史上刻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新能源汽車的戰場硝煙彌漫之際,極氪領克完成合并,極氪科技集團(后簡稱極氪科技)正式登場。
這是自2020年以來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合并,讓極氪科技一躍成為覆蓋20-50萬元價格帶、在全球擁有超過180萬用戶的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
極氪科技更是放出豪言,要成為新能源時代BBA,未來兩年內實現年銷百萬。
極氪的新篇章正式拉開序幕。
01極氪和領克
還是先梳理關系。
極氪科技集團旗下有兩個品牌:極氪和領克。
雖然歸屬一個集團,但是兩個品牌面對用戶、消費者這一端全部是完全獨立,保有差異化。
定位上來看,極氪向上,領克向寬。
極氪定位「全球豪華科技品牌」,專注「豪華、極致、科技」,主打30萬及以上市場,以中大型車為主,中型車聚焦純電,大型車聚焦超級電混。
領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專注「潮流運動、個性」,主打20萬及以上市場,小型車聚焦純電,中大型車聚焦混動(EM-P)。
兩個品牌可以形成互補,在新的集團下,形成更完善的產品矩陣和品牌體系,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和市場細分領域。
不同于其他車企因競爭力不足的被動整合,極氪領克這一次是真正的強強聯合。
兩個都是強品牌。領克24年銷量突破28萬,極氪24年銷量突破22萬輛,雙方都有很大潛力,聯合運作,可以發揮出1+1> 2的效果。
雖然兩個品牌獨立運營,但是在中臺、后臺方面來進行共享,比如說售后體系建設、渠道開發、一些公關資源,包括數字化、IT等。
好處就是做到深度整合,扁平化管理和溝通,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料浪費。
研發方面,減少了研發資源的重復投入,今年研發投入已經降低15%,研發費用率也將從11%降到6%,產品研發協同效率提升15%以上。
產品層面,對齊顆粒度后,領克和極氪雙品牌原有規劃的產品數量減少了20%以上,注意,是每個品牌,減少了產品重疊。
兩個品牌都采用產品線模式,領克有兩個產品線,極氪有三個產品線,有五個產品線來負責兩個品牌以及兩個品牌旗下的各個細分市場,五個產品線之間有產品委員會能夠矩陣式管理。
(補充知識:極氪Z、C、M 三條產品線,Z系列主打高性能,C聚焦主流市場,M強調創新和個性化)
制造方面,在制造體系中,形成「大制造+大質量」一體化管理體系,整體組織數量可以減少30%,通過組織精簡,扁平化管理,整體管理效率可以提升20%以上,
供應鏈方面,在規模效應之下,預計BOM成本節省5%至8%。
渠道方面,雙方會進行深度協同,領克借助極氪在一線城市的高端豪華經驗,極氪利用領克在新興下沉市場的渠道資源,共享領克售后服務體系,帶來更多的客戶觸達和銷量貢獻。
2024 年底極氪國內三四線城市覆蓋率為 61%,預計 2025 年底覆蓋率將達到 81%,提升 20 個百分點。
此外,技術層面雙方也能更好的協同,領克會應用極氪的浩瀚智駕,提升其智能化水平。
座艙方面,雙方會在域控制器、電子架構層面進行共享。
你可以看到,雙方的整合并不是簡單的把兩個品牌放在一起「整而不合」,而是真正深入到靈魂,在組織架構調整、資源整合方案、品牌定位重塑等多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022025年三箭齊發
2025年極氪科技將在多方面進行發力:
- 新產品
- 新技術
- 全球化
產品爆發
產品層面,今年極氪和領克都有新品面世。
2025年,領克將推出2款全新車型,極氪將推出3款全新車型。
領克:作為領克首款旗艦大六座SUV,領克900將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基于SPA Evo大型電混車專屬架構打造,全球量產首搭Thor芯片。
第二款車型應該是一款插混的中大型轎車。
極氪的3款全新車型,分別將于第二、三、四季度推向市場。
二季度發布豪華獵裝旅行車007GT。
三季度發布全尺寸旗艦SUV,搭載超級電混技術。
四季度發布大型豪華SUV,搭載超級電混技術。
銷量上,2025年,極氪科技要實現40%的增長率,達成71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成為新能源時代的BBA。
具體來說,領克銷量目標39萬輛(24年銷量突破28萬),極氪則給自己立下「保證完成32.45萬輛,挑戰33.4萬輛」的flag(24年銷量突破22萬輛)。
70萬是什么概念?今年新勢力銷量霸主,理想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70萬。
現在的極氪科技可以直接和理想扳手腕了。
到了2026年,極氪科技要實現產銷超百萬輛的目標。
技術突圍
技術層面,極氪今年主要有兩個重點:智駕和超級電混。
智能層面,智能化在用戶購車影響中所占因素越來越大,影響不僅僅是產品競爭力,同時還有輿論層面對銷量的加成。
科技這塊陣地,極氪科技不能丟。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極氪開始了在智能方面的追趕。
極氪自研的浩瀚智駕在去年All in Al端到端大模型,并在去年底實現無圖城市NZP的全國全量推送。
極氪即將在2月底開啟車位到車位(D2D)的萬人公測,并將在4月份開啟全量推送。
今年第二季度,領克900將作為全球首款搭載英偉達Thor芯片的量產車型正式上市,同時也會搭載浩瀚智駕。
此外,極氪也開始了對L3的布局,搭載相關技術的新車將于4月上海車展期間亮相,預計在年底具備量產車交付能力。
此外,AI作為極氪科技集團的全新引擎,也在深度賦能各個業務單元。2024年已經上線Al場景100+,覆蓋研發,銷售,供應鏈,質量,運營支持等業務領域,AI大模型調用量近1億次。
今年極氪科技已成立專門的智能發展部(iDD),聚焦人工智能領域的前瞻性探索和研發,加快AI對集團業務的全鏈路、全場景賦能。
三電上,目前領克用的是吉利汽車的雷神(參數丨圖片)EM超級電混。
這次,極氪即將帶來極氪超級電混,將會融合極氪純電與吉利燃油的優勢。
關于這套系統,目前已知的是,這是一套融合純電、插混和增程技術優勢的新動力形式,搭載900V高壓架構,保證在所有純電駕駛體驗情況下,可以兼顧高速能耗和行駛里程等使用體驗。
極氪超級電混將在二季度發布,三季度上車。
我比較好奇的是,擁抱混動后,會給極氪帶來多少銷量增量。
全球化提速
和領克整合后,極氪科技的野心也不再局限國內,而是要向著成為年銷百萬級的、全球領先的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邁進。
所以,出海也就成了極氪科技集團今年關鍵詞。
不同于其他品牌著重拓展新興市場,領克與極氪將歐洲、中東、東亞等地區的高端豪華市場作為揚帆的錨點。
自創立以來,領克海外總出運量累計超8萬輛,連續三年位列歐洲市場單車價格4萬歐元以上中國品牌第一。2024年,領克已進入39個國際主流市場;極氪已進入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右舵版極氪009在香港上市以來,連續多月蟬聯MPV銷量冠軍。
2025年,領克和極氪計劃在海外累計落成超200家門店。
在歐洲市場,領克歐洲通過借助沃爾沃在歐洲市場龐大的經銷商網絡,拓展終端銷售渠道。同時,領克利用沃爾沃的資源能力推進服務體系建設,讓用戶享受跟沃爾沃一樣的服務體驗,保證服務品質和用戶口碑。
歐洲市場之外,領克和極氪將加強海外渠道建設協同,成立統一的銷售公司,建立統一的市場準入機制。
領克和極氪的海外團隊將深度整合,共享研發、渠道、營銷服等資源,提升運營效率,用一個團隊開拓兩個品牌的國際市場,向全球用戶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選擇。
未來應對國際市場,極氪科技集團不僅整車出口,還要實現本地化生產,目前在積極推進中。
2024年,極氪領克兩個品牌合并銷量50萬,今年要超過70萬,預計今年會有10%銷量來自海外,其中60%來自領克,40%來自極氪。
極氪科技集團CFO袁璟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兩個品牌的整合,業務的深度整合,包括技術平臺化、采購、生產、制造的協同效應的提升,盈利轉正的速度比以前肯定是大大加快的。」
此前安聰慧透露,合并后將在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
或許今年整個進程會更快一點。
03行業啟示錄
值得一說的是,從極氪領克宣布整合到完成整合,僅僅用時3個月。
要知道,即便是按照本田日產此前要整合的時間表,最快也得今年年中才能完成整合,遺憾的是,最后雙方還是因為控制權問題導致談判破裂。
極氪領克之所以能這么快,某種程度上算是大吉利自己的「家務事」,所以會快一點。
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大吉利組織效率以及資本運作效率之高。雖然是一個大集團,但是內部擁有高效且靈活的決策機制。
這意味著在面對重大戰略調整時,大吉利可以更快做出應對,避免因決策流程冗長而錯失市場機遇或導致合并進程拖延。
此外,你能看出,極氪科技對接下來25年-28年淘汰賽的重視。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富二代不可怕,可怕的是富二代比你還努力。
極氪科技就是這樣的存在。
坐擁大吉利技術儲備與全球化資源,卻以新勢力的速度狂奔。
誰能想到一個成立僅4年的極氪,如今已經成為年銷50萬的小巨頭。
當其它車企還在為實現二三十萬的銷量目標拼搏,極氪科技已經準備去沖擊百萬年銷量。
當其它車企將目光局限于成為新勢力/新實力的頭部品牌時,極氪已經要立志成為新能源時代的 BBA,打造全球領先的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
說得再直白一點,大家已經不是一個量級。
當下,汽車行業正處于快速變革與激烈競爭的關鍵時期,市場格局瞬息萬變。
目前來看,行業已經從「百花齊放」向著「贏者通吃」去演變。
「多生孩子好打架」已是過去式,「少而精」才是王道。
極氪科技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行業競爭會越來越殘酷。
對于其他企業而言,若想在這場角逐中不被淘汰,乃至脫穎而出,還是要盡快轉變觀念,完成自身變革,提升組織效率和體系戰斗力。
因為在這個分秒必爭的時代,時間從不等人。
「如果你不坐餐桌上,就會出現在菜單上。」
送給所有車企,共勉之。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