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濤在一檔節目中坦露心聲:我最喜歡每天早晨剛睜開眼的第一秒,因為那時候什么都沒有,沒有任何擔心,甚至就是許多人追求的人跟宇宙同一的狀態。竇文濤說,對許多人來說,這個時間又相當短暫,因為馬上大腦開始啟動,“會去掃描危險信息,比如昨天老板罵了我,最近股票跌了,我的房子怎么辦,我的父母治病怎么辦之類的問題”。
竇文濤有一次跟陳魯豫聊天時也說道:“人的大腦不知道怎么回事,每天早上就搜索有什么擔心的事,你知道嗎?簡直是找不開心!”陳魯豫很有同感,連連點頭。
后來,竇文濤想明白了、也釋然了,因為這是一種演化出來的本能。兔子在大草原上自由奔跑,看上去無憂無慮,但實際上非常焦慮。
因為一只兔子除了吃和睡,剩下的就是時時刻刻警惕,觀察周圍的環境和天敵,否則就容易成為天敵的盤中餐。
人類也同樣擁有這種本能,或許也是這一能力,讓人類生存到了今天。
以前他會想:“這樣焦慮的人生什么時候是個頭兒?”現在他覺得“這很正常,既然我命里注定是一種焦慮動物,那就不用再為了焦慮而焦慮了”。
竇文濤跟我們許多普通人一樣,并不是一個喜歡工作的人,巴不得永遠不用干活兒才爽。有一次,他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不用干活兒,剛開始特別開心,徹底放飛自我。每天無所事事,大吃大喝,整個人很快就發胖,睡眠也不好。
那段不用干任何活兒的日子,他每天過得日夜顛倒,甚至變成晚上不睡、早上睡覺,健康都受到影響,頭腦稀里糊涂。
竇文濤下了決心:兩周之內不管有錢沒錢,必須得找個活兒干,因為“如果每天有一個工作在前方等著你去做的話,對身心是有好處的,這樣一舉兩得,由于要上鏡,也得堅持鍛煉,白天要工作,晚上也不能太晚睡覺”。
忙里偷閑是福氣,閑太久卻難免泄氣。如果整天從早到晚、長年累月地閑著,一個人就廢了。
《菜根譚》中說:“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網絡段子說:“人太閑會廢,錢太閑會通脹。”
齊白石老人年過90時,仍然雷打不動,每天要畫5幅畫。
有一回過生日,朋友賓客來了一幫,白石老人從早到晚沒停過,晚上有些疲倦,躺下就睡了。
第二天起床后,顧不上吃飯就先跑進畫室去畫。
畫完五張,他又攤開宣紙揮毫潑墨,家人問:“您不是已經畫夠五張了嗎?”
他頭也不抬地恢復:“昨天客人多,沒作畫,今天追畫幾張,以補昨天的‘閑過’。”
到了這個境界、這個年紀,名利對齊白石老人已經失去了誘惑力,他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干,優哉游哉安享晚年。
但他每天作作畫、拉拉二胡、練練書法,反而覺得舒服。
太閑了,容易讓一個人廢掉;太忙了,又使人容易焦慮。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忙和閑的平衡點,忙得恰到好處、閑得有滋有味。
這樣一來,就不僅僅像竇文濤那樣“喜歡每天早晨睜開眼的第一秒鐘”,而是喜歡新一天的每一秒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