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坐擁兩千多萬粉絲的4歲萌娃網紅“瑤一瑤小肉包”突然翻車,起因是其父母被質疑為博流量故意絆倒小女孩擺拍,盡管隨后其父母對該爭議進行致歉,但依舊未能躲過網友們的口誅筆伐。
最新進展是,2月19日,玉屏侗族自治縣婦聯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已聯合相關部門一起實地調查,目前,瑤瑤已經入學幼兒園,身心健康,后期會持續關注孩子成長。
在網紅萌娃“瑤一瑤”引發全網爭議的視頻內容中,瑤一瑤在路邊跳躍著玩耍,卻突然被身旁小男孩絆倒,隨即倒地大哭。這一幕本屬于孩童之間日常嬉戲玩鬧的場景意外引發了來自全網的聲討,不少網友開始質疑這一場景為精心設計后的刻意擺拍。
瑤一瑤母親的回應再次引發了網友的不滿,她表示之前的拍攝沒有成功,才故意安排了小男孩輕輕絆倒瑤一瑤。這一說法,做實了部分網友猜測,也為其母親蒙上了利用兒童擺拍的陰影。
盡管瑤一瑤母親再三解釋,稱是為了鍛煉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并表示希望瑤一瑤能在完全的環境中自由玩耍,吸取教訓變得更強大。但在瑤一瑤撕心裂肺的哭聲之下,她的解釋似乎變得蒼白無力。
部分網友認為,瑤一瑤摔倒哭泣,站在旁邊的大人們第一反應是拿出手機來拍攝而不是上前安撫,這有悖于情理,越來越多人站出來指責瑤一瑤父母的行為,呼吁應當給予孩子真正的關愛。
網友們的不滿情緒迅速蔓延開來,瑤一瑤在視頻中凍紅的雙手以及流著鼻血的畫面再次引發了熱議,網友們再次提出質問,“為什么在這么冷的天氣還讓孩子在戶外拍攝拜年視頻?”
據剁椒Spicy觀察,這并不是網友第一次對瑤一瑤在鏡頭面前摔倒的行為進行質疑,在此前的多則視頻中,就有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表達了對瑤一瑤的關心,而其父母也曾在直播中多次回應了網友質疑,表示并非刻意擺拍,都是對瑤一瑤日常生活的抓拍和記錄。
可毋庸置疑的是,在瑤一瑤往期視頻中,在奔跑過程中摔的灰頭土臉已成其名場面之一。
另一頭,有網友扒出“瑤一瑤小肉包”賬號在近三個月內通過廣告視頻帶貨達6則,以第三方數據平臺提供的賬號廣告均價55萬來算,收入或超240萬元。
一邊是高昂的變現,一邊是劇本性引導孩子甚至存在疑似“忽視”“虐待”行為。兩張對比之下,一場關于萌娃賽道的探討悄然席卷開來。
作為起號較容易、吸金能力有目共睹的內容賽道,百萬、千萬級別的萌娃網紅IP比比皆是,但翻車的也不在少數,其中緣由十分復雜,萌娃博主到底該如何運營?商業化的正確方式又是什么?
年入千萬的四歲網紅萌娃瑤一瑤,
為什么會翻車?
生活在貴州銅仁鄉村的瑤一瑤自稱自己是“瑤總”,早期在其父母拍攝的視頻中,瑤一瑤以自帶幽默感的表現和可愛長相,俘獲了不少粉絲前來“云養娃”,將其視作“互聯網女兒”。不修邊幅坐在路邊埋頭干飯、灰頭土臉追雞攆狗、迎著夕陽肆意在田園間奔跑追逐的畫面都是網友們粉上瑤一瑤的理由。
不同于常規萌娃博主“劇情+對話”式的標準內容公式,瑤一瑤的走紅確實是一場意外,在“瑤一瑤小肉包”賬號發布的早期內容中,多數以日常生活Vlog抓拍,視頻拼接剪輯為主,配上魔性BGM和瑤一瑤媽媽略帶口音的標志性旁白解讀,將古靈精怪又十分可愛的萌娃形象展露地無比生動且抓人,頗具治愈感。
命運的轉折是從瑤一瑤母親在網上發布的一則哄睡瑤一瑤失敗的視頻開始的。視頻中,瑤一瑤媽媽哼唱著兒歌,結果越唱瑤一瑤哭的越兇,這則視頻一經發布,吸引了大量網友關注,年僅1歲的瑤一瑤順勢“出道”。在聚攏了一波流量之后,瑤一瑤媽媽開始高頻更新起了瑤一瑤的日常生活片段。
作為“萌娃網紅”的頂流,瑤一瑤有多火?閑暇之際,瑤一瑤的父母會不定期帶著瑤一瑤前往全國各地旅游,所到之處幾乎都會被網友圍個水泄不通。瑤一瑤也順勢成為了各地熱搶的文旅推廣大使,遭到各地文旅熱情邀請。
央視、人民網、新華社等官媒下場報道,為其冠上了“國民萌娃”的標簽,更有張藝興、孫怡等明星粉絲代表簇擁。不久前,瑤一瑤還登上了央視《三餐四季》欄目,以貴州小東道主的身份與奧運冠軍張雨霏互動。瑤一瑤賬號中也分享了其錄制節目的花絮,無論是毫無包袱地跟工作人員玩耍打鬧,還是瑤一瑤經典霸氣叉腿站姿,都充滿了治愈系喜感。
當前,瑤一瑤坐擁兩個抖音賬號,一個是有2117.9萬粉絲的大號“瑤一瑤小肉包”,另外一個是“瑤瑤的爸比媽咪”,粉絲數為236.2萬,兩則賬號的內容都以記錄瑤一瑤日常生活為主。“瑤瑤的爸比媽咪”賬號偶爾也會分享一些大號拍攝“花絮”以及與父母家人相處日常。
在“瑤一瑤小肉包”抖音賬號置頂的三則作品中,一則發布于2021年,面對鏡頭奶聲奶氣喊“媽媽”的視頻獲贊229.1萬,成為瑤一瑤的成名作。另外兩則視頻點贊也紛紛高達300萬以上,其中瑤一瑤抱著大瓶飲料暢飲的視頻片段更是被網友做成表情包在網上瘋狂流傳,另一則穿戴整齊跑去自助洗澡,被發現后凍得瑟瑟發抖的瑤一瑤,萌翻了無數互聯網“姨姨們”。
從賬號歸屬來看,當前瑤一瑤并未簽約MCN機構,主要由其父母在經營,其商業化變現路徑主要來自視頻廣告合作。此類品牌合作廣告視頻內容多為情節演繹,以劇本式拍攝手法將品牌植入其中。
早前其賬號櫥窗曾掛售有30余件物品,但在近期風波后,賬號火速清空了其櫥窗。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瑤一瑤的關聯的兩個賬號共計發布品牌廣告視頻達30個,品類包含母嬰、3C、美妝、新能源等,其中不乏飛鶴奶粉、名創優品、麥當勞、理想、OPPO、VIVO、空刻、亞朵星球、韓束等知名品牌。
據統計,2023年,“瑤一瑤小肉包”賬號曾發布26條視頻廣告,單則時長在2分鐘左右。第三方數據顯示,“瑤一瑤小肉包”賬號報價為1-20s廣告收費40萬,21-60s廣告收費50萬,60s以上廣告收費55萬,要遠高于同級別達人。若以一年30條廣告、每條收費55萬元來測算,該賬號每年廣告收入將超過165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瑤一瑤賬號的一部分收入還來自瑤一瑤媽媽不定期開播賺取的部分禮物打賞分成。雖然受限于平臺規則,未成年無法出現在直播間鏡頭下,但在直播間內通常可以聽到瑤一瑤的動靜。蟬媽媽數據顯示,“瑤一瑤小肉包”賬號在2025年前兩個月共計開播26場,近三十天場均觀看達到29.1萬。此外,瑤一瑤還涉足綜藝、MV 拍攝,日薪高達 6 位數,直播間帶貨分成占比也達到了 30% 。
年僅四歲就已年入千萬,在引發感嘆同時,也引來了諸多爭議。瑤一瑤一家的生活品質跟著好了起來,有網友發現瑤一瑤父母的座駕已經更換成了百萬級別豪車。一些人認為,瑤一瑤的父母過度消費孩子的童真,將她作為賺錢的工具,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長需求。無論是4歲還未上幼兒園,還是經常性的被劇本引導拍攝,都可能對孩子的正常成長造成影響。
作為未成年人,頻繁的商業活動可能會讓其過早接觸到成人世界的規則和壓力,對其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造成影響。瑤一瑤媽媽也曾在直播間分享稱,瑤一瑤會故意摔倒為的只是博取其開心,盡管事后對孩子進行了教導,但刻在日常里的鏡頭感和對周圍大人情緒的過度捕捉,已經潛移默化在4歲瑤一瑤心中刻下了烙印。
這絕非瑤一瑤一人的問題。因懵懂和天真而意外走紅的小孩在進行商業化變現過程中,勢必承擔對其年齡段來說過早也過重的“職能”。這場輿論風波,幾乎是每個萌娃網紅的必經之劫。
互聯網“兒女”成稀缺資源,
流量時代下的萌娃博主變現生意
縱觀互聯網萌娃網紅賽道,全網百萬、千萬級別以上的兒童博主不在少數,此類萌娃賬號沒有固定用戶圈層,起號快、流量池巨大是該賽道的優勢,可愛的“互聯網”兒女永遠是稀缺資源。
萌娃網紅有著相似的走紅路徑,不少靠著表情包火遍全網,例如瑤一瑤、SASA丸子妹、屁桃、小麥等,亦有一些古早海外萌娃博主,黃河溫(哈溫)、權律二、金雪、假笑男孩Gavin、宋民國等。
本著記錄孩子成長珍貴瞬間為目的,“曬娃”是很多家長創建賬號的初衷。但隨著賬號進入商業化變現進程,拍攝內容變得不再純粹,很多時候家長需要在鏡頭面前引導孩子進行劇情塑造,配合出片。
在小有流量之后,父母依據對孩子的了解,為孩子設定內容定位,找準定位后,從孩子日常穿搭到生活才藝分享展示等輸出五花八門的內容。
不過,為了呈現更好的內容效果,不少博主會在拍攝前進行情節設計,以方便萌娃網紅們展現出更生動有趣、好玩的一面。這類拍攝手法通常會在廣告植入視頻中展現的更為明顯。
盤點這些走紅的萌娃,他們多數是像瑤一瑤小肉包這樣靠著超萌外表和極強表現力的“小大人”。
一類是憑借“賣萌搞怪“出圈,在這類萌娃博主的視頻作品中,會記錄他們模仿大人說話、穿搭甚至是與人交談的日常。比如,瑤一瑤小肉包就經常在視頻中喊自己的媽媽為“A萍”,起因是她經常聽到家里長輩用方言呼叫其媽媽的小名。又如在抖音坐擁841.8萬粉絲的SASA丸子妹置頂的一條點贊超過300萬的視頻,就是丸子妹在以大人的口吻安撫互聯網姨姨們“不要太累,記得對自己好一點。”
同樣年僅四歲圈粉上千萬的萌娃網紅“小麥”,當前在抖音賬號粉絲達到1935.3萬,王小麥的視頻風格也是以搞笑日常分享為主,靠著腦回路異常的表現,且十分社牛的表達力,以及興趣愛好豐富的日常生活片段,王小麥也被不少網友視作“國民閨女”、“互聯網女兒”。
與瑤一瑤不同之處在于,小麥的視頻內容中,小麥媽媽的參與度要更高,多數搞笑視頻也是以母女互動為由頭展開,更偏向育兒方向。
另一類是“天才兒童”系列,例如憑借“我有一個帽衫”火遍全網的三歲萌娃“小牛”,當前其抖音賬號“寶力龜龜”已經坐擁609.7萬粉絲。年僅三歲卻擁有超于同齡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被不少網友稱為“小孩姐”,在“寶力龜龜”視頻中,展現出了一個精神撫養下長大的高智商天才兒童,條理清晰且詞匯量驚人的回答將其捧上了“互聯網導師”的高位,令不少成年人自愧不如。比如,在其一則視頻中,小牛在吐槽爸爸的時候甚至提到了“主客觀分離”概念,震撼了不少網友。
萌娃博主們的批量走紅,引領了一波“啃娃”風潮。從起號、養號到變現,以瑤一瑤為代表的網紅萌娃們,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廣告產業鏈。
不容小覷的是,這類萌娃博主的商業化變現能力都很強,小孩兒可愛單純的積極形象和家庭場景內豐富的植入空間讓這類博主的短視頻廣告頗受歡迎,品牌合作類型豐富,類似瑤一瑤一樣月入百萬的博主比比皆是。
同時,在萌娃走紅后,面對巨大的流量和批量化涌入尋求合作的品牌商家,不少萌娃父母會選擇站出來打造個人IP,進行直播帶貨等多元商業化變現。
以SASA丸子妹和寶力龜龜賬號為例,除了廣告視頻植入外,其父母均打造直播間進行帶貨。SASA丸子妹的商業變現直接轉交到了“我是丸子媽”的賬號中。同時據蟬媽媽數據顯示,寶力龜龜在近三十日內帶貨15場,累計銷售額達到了100萬-250萬,其帶貨品類主要以食品、珠寶飾品、廚衛家電等。以此為均值測算,僅帶貨側每年收入就有望超過300萬。
窺探到萌娃經濟的暴利,有不少專業MCN機構試圖批量打造“天才萌娃”,通過為一些家長提供腳本、劇本策劃的方式孵化萌娃IP。比如,營造出一種與年齡不相符的認知和優越感,例如“1歲能彈鋼琴,5歲博古通今、10歲掌握大學數學……”的人設,就曾在教育圈引發家長廣泛焦慮。
更有甚者利用萌娃網紅流量,通過低級趣味的擦邊形式在電商平臺引流,一些兒童服飾商品詳情頁中,會利用被裝扮成“辣妹”身著露臍裝、包臀裙的童模進無下限引流。
生二胎、轉童星、家長接捧流量,
萌娃家庭如何延續花期?
萌娃流量更迭背后,投射出“童年貨幣化“的殘酷現實世界,縱觀當前萌娃賬號來看,一部分萌娃會因為長大而過氣。
奔著“云養娃”而來的網友們,跟隨著互聯網女兒的長大和外形變化,很容易“移情別戀”,投奔新歡。網友永遠都在尋找“更小更萌”的新面孔。古早萌娃網紅哈溫、權律二、宋民國等隨著年齡的長大,已經被不少人淡忘,甚至被網友嫌棄“長歪了”。
年僅四歲的瑤一瑤,已經爆火了三年。頗為直觀的是,近年,為了維持瑤一瑤的萌感,其父母也會用“大臉特效”“短腿特效”來強化孩子的幼兒特質。
但孩子是否該進入新的生活階段這點卻難以掩蓋。瑤一瑤早兩年作品中,關于刻意擺拍的質疑聲并沒有產生較大的輿情,不過隨著瑤一瑤已經成長到了4歲,到了在大眾意義上已經進入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網友卻發現瑤一瑤還在田野之間肆意玩耍。近一年來,在其賬號評論區關于“瑤一瑤什么時候上學”的提問也變得多了起來。盡管瑤一瑤爸媽則回應稱,是因為周邊幼兒園環境不滿意,以及對瑤一瑤作為“網紅”身份可能會遭受不平等待遇的擔憂,打算搬到市區后為其找一所私立幼兒園。但網友們對這一說法似乎并不買賬,進一步加深了對其父母意圖利用萌娃網紅圈錢的質疑。
“拍短視頻不可能對孩子沒影響。孩子越來越大后就會懂你在干什么,她會和你提條件,要求如果配合拍攝就需要給買東西玩游戲等,這種習慣對成長是不好的。”某前母嬰賽道博主KK告訴剁椒Spicy,據她介紹,大量廣告拍攝需要帶著孩子到各地去的,頻繁飛來飛去,一工作動輒就是一整天,這樣的環境也不利于孩子成長。
由此可見,萌娃網紅的黃金時期普遍較短,且隨著年齡增長,內容和人設也要跟著轉型,這是一個不小難度。
早在2015年火爆全網的小馬云范小勤,起初因為與馬云長得很像,在網上爆火被成為“小馬云”,但隨著流量淡去,小馬云逐漸銷聲匿跡。再次回到大眾面前,小馬云換了個馬甲以“小馬云表哥”的賬號出現,當前其賬號粉絲達到了87萬由小馬云家里人代為運營。據了解,該賬號此前名為“老范竹木工”,團隊是小馬云的遠房親戚黃新龍和村里幾個人合伙經營。賬號內容也多以劇情演繹為主,不過長大后的“小馬云”儼然已經沒了當初的流量。
KK也在孩子長大后逐漸讓其淡出鏡頭,嘗試轉型做一個潮流博主,“但用戶還是很不一樣,奔著孩子來的很多粉絲會直接流失。說實話我家娃也是沒那么大的流量,真做成頂流,父母愛孩子歸愛孩子,但很難徹底放棄轉型。”
據KK介紹,很多走顏值向走紅的網絡萌娃,會嘗試向童星賽道發展。也不乏一些萌娃網紅的父母,選擇生二胎、三胎的方式,試圖孕育出下一個網紅。“甚至現在有一些MCN塑造出的是所謂網紅高顏值一家,從夫妻到孩子都是協議,都是簽約的,實際沒有什么親屬血緣關系。”
當前,“網紅兒童”這一身份仍然處于法律的灰色地帶。法律界人士建議,對未成年人參與網絡活動進行更為明確的界定,有關部門有權追究父母強迫未成年人“經營”或“牟利”行為的相應法律責任,削弱父母違背未成年人意愿牟利的動機。
當萌娃長大后,是繼續做網紅還是回歸正常的人生軌跡,他們的父母也未必有答案。
來源:剁椒Spicy 作者:亞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